p; 李元昊曾经在国子监待过一段时间,对道路十分熟悉,不一会儿便来到颐和轩,李秀策上课的地方。
颐和轩的课桌布置和普通私塾一般无二,李秀策虽然贵为小王爷,但是个子较高,也只能坐在中间靠后的地方。
李元昊一把推开房门,里面的教习先生和一个个明眸皓齿的达官子嗣齐刷刷望了过去。
“哥,你怎么来”李秀策脸蛋红扑扑的,一脸兴奋,顷刻意识到自己失态,改口道:“臣弟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教习先生和达官子嗣后知后觉,齐刷刷起身跪拜。
李元昊径自走到李秀策面前,将手中纸条啪了一声拍在李秀策面前,语气焦急的说道:“快把那个朝字加上。”
李秀策愣了愣,提起毛笔,轻巧的加上“朝”字,又补充上最后的标点符号。
李元昊长长呼出一口气,再看一眼纸条,浑身舒服,忍不住点头:“这样才对嘛,这样才顺眼。”
李秀策嘿嘿偷笑,李元昊伸手点了点小王爷的眉心:“你啊,净添乱!”
摸了摸眉心,李秀策解释道:“陛下这可愿望臣弟了,这张纸条是老祖宗让臣弟写的。”
李元昊微微一愣,然后释然,原来是老祖宗对自己“借刀杀人”的报复手段。
索性,李元昊也没有回军机处,而是坐在了李秀策一旁,听起了教习先生讲课,讲的是孔老夫子的《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提及孔家,李元昊陷入沉思,孔家是读书人的楷模,世袭衍圣公,自上古至新纪元,已经整整八百八十余年,孔家为书生定规矩方圆。大唐分裂,南梁和西楚自立,分割了土地,正统传承还在北魏,但是以这一代孔家家主孔末举族南迁,消弱了北魏正统形象。
孔家放弃中原尊贵,在孔末的带领下南下,吸引了大量的读书人,在大江以南建立起了圣人书院,奉南梁皇帝陈景琰为天命所归,并且在建康城下埋藏了大量黄金,抑制了金陵气运外泄,可谓是南梁的顶梁柱。
衣冠南渡对北魏打击之大不可估量,如今南北两朝的科举进第,南朝的科举更能吸引读书人,曾有传言,孔末看到南朝及第进士缀行而出,豪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老祖宗听闻怒极,悬赏黄金万两要了孔末的脑袋,可惜圣人书院有高手坐镇,防御不下于太安紫禁城,尤甚于南梁国度建康城,只能不了了之。
陷入沉思中的李元昊被一阵嘈杂吵醒,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研墨翻纸,不解的问道:“秀策,你们在干什么?”
李秀策压低声音:“先生让默写《论语礼乐篇》。”
“哦,给哥拿一张纸来。”李秀策递给李元昊一张纸,贴好。
国子监的纸张都是单丝路的上好熟宣,质地纯白细密,价格不菲,被国子监这一群混世小魔王使用,还真是有些糟蹋了。
李元昊捏起毛笔,提笔写下“何”字。
李秀策瞄了一眼,由衷赞叹道:“哥,你的字真漂亮!”
“默言静心,写字不语。”李元昊脸色严肃的教训道,一副为人师表的正经模样,心里却早就乐开了花,哈哈,朕的字的确漂亮。
李秀策哦了一声,低头写字。
李元昊继续写:“何乐如,仁不而人,何礼如,仁不而人。”
在南书房,南怀仁的“指导”下,李元昊读的最多的就是《论语》,而且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如今她便是倒着写的,目的很简单,等着李秀策发现,并且由衷的赞叹她一下,满足皇帝陛下小小的虚荣心。
但是李秀策好像听从了自家大哥“默言静心,写字不语”的警示良言,竟然认认真真低头书写,连头都不抬一下。
“咳,咳,咳”已经写得手臂发酸的皇帝陛下忍不住咳嗽两声,希冀吸引李秀策的注意力。
果不其然,李秀策抬起头,关心问道:“哥,你不舒服吗?需不需要去太医院?”
“不需要。”李元昊压制住语气中的激动,心里却有一个小小的皇帝陛下在不断喊道:“秀策,快看,快看,哥倒着默写《论语》呢。”
“哦,害我一阵担心。”李秀策低头继续写,没有发现。
“咳,咳,咳”皇帝陛下再咳嗽,心急如焚,秀策你怎么这么不上道呢。
李秀策停下毛笔,抬起头:“哥,你有病”
“需要治”三个字还没说出,他就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聪慧的小王爷只看了一眼,无需解释,就发现皇帝陛下竟然在倒写《论语》!
周围的孩童没有听到李秀策要说的“需要治”,只听到前四个字,顿时觉得小王爷霸气异常,不愧是国子监第一,众人顶礼膜拜的小王爷,竟然有胆子当面说皇帝陛下“有病”,纷纷侧目,投去佩服的眼光。
李秀策举起宣纸,啧啧称奇:“哥,你太牛了,竟然能够倒写《论语》???!!!”
众人大惊,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国子监其他学生包括教习先生都投来了惊讶敬佩的眼光,纷纷围了过来,定睛一看,确实是倒写《论语》,赞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特别是李秀策,简直自傲骄傲的不行不行的,比自己倒写《论语》都自傲。
而皇帝陛下坐在一群人中间,脸色平静的摆摆手,低调谦虚的说道:“雕虫小技,雕虫小技,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一旁的小太监余庆看到皇帝陛下脸色,心里暗暗说道,陛下您要绷住啊,千万别笑啊,否则一笑,嘴巴肯定裂到后脑勺,精心保持的谦虚姿态可就土崩瓦解了。
(有时候,想要惩罚一个强迫症,实在是很简。故意漏写一个“单”字,好玩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