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辽东公孙度嘛?”
张涵呵呵笑了起来,在荒野里刮着北风,从车窗里横冲直撞地扑进来,他的笑声一出口,就被吹的支离破碎。戏志才翻了个白眼,很是不满。
“文臧,我不是笑你,只是,我也没有想好,看情况吧!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就打垮三郡乌桓,那”
“呵呵”
这回轮到戏志才在笑了。
“文臧!”
张涵恶狠狠地盯着戏志才,太不像话了,笑什么笑!
“主公,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乌桓加起来,人口也比上谷乌桓差一大截,也就是说,三郡乌桓不过七八万人口,算上奴隶兵力也不会超过四万,主公兴兵八万,加上幽州的七万兵马,何愁乌桓不平?”
戏志才所说的幽州七万兵马,是指常备军,并不包括新军的。去年幽州征兵一万二千余人,加上今年的一万三千人,幽州有兵马接近十 万。张涵当初想在幽州只保留五万常军,可惜,鲜卑人对胡乌桓大营的重建,很是不满,多次兴兵侵袭。背后又有十余万上谷乌桓,大营至少要保留两万兵马,方不虑有失。而辽西走廊的临渝,即山海关、秦皇岛一地,刘文标又建立了辽西大营。加之,卢龙塞这燕山一线各处隘口,以及幽州六郡国,张涵只好多留了两万兵马。好在,这样一来,效果显著。幽州六郡国平平安安过了一年,没有兵灾战乱。
“文臧,骄兵必败,战争尚未开始,谁敢说必胜无疑?”
张涵得意地手捻长须,却故作谦虚。
‘骄兵?得了,主公,我还希望你能大胆一点呢!’
戏志才回过头来,侧身问张涵:
“主公,东征三郡乌桓有两条路,不知您是想走卢龙塞,还是想走滨海道?”
卢龙塞是北路,就是后来曹操走的那条,出卢龙塞,翻山越岭,穿过燕山山脉,走白狼堆,到达柳城;滨海道是南路,从蓟县(北京)出发,经潞县、土垠(丰润),延临渝(山海关)取徒河(锦州)。这是取道滨海平原,即辽西走廊,直奔柳城。
“当然是走滨海道!”
这早都商量完的了。滨海道滨临大海,有海军的支持,即使夏天多雨,也无虑粮草。虽然没有了出奇不意的优势,可我军实力倍于敌军,稳打稳扎足以胜敌。张涵自然不会选择卢龙塞。那条道虽然能出奇不意,可后勤堪忧,一旦战败就会落得个全军覆没。张涵出动的兵力,只是起主力部队的三分之一强,并没有后顾之忧,慢慢打就是,自然不会轻率地冒险。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根本就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戏志才很随意的一挥手,继续说道:
“再说了,北地贫瘠,并非兵家必争之地。主公若是没有天大的好处,又怎么会弃南就北,不去进攻兖州中原之地,却来进攻辽 西?”
张涵咳嗽一声,强辩道:
“文臧,那可未必,两面受敌,乃是兵家大忌,正因为我要南下夺取天下,才先扫平北地,以去除后顾之忧!”
“”
戏志才但笑不语。这话可不能自圆其说,张涵此刻兵精粮足,北方又修缮营垒,踞险而守,七万人足够用了。
张涵心知自己说错了,却也不慌:
“我的忧虑,不在塞外,而燕山以西!”
张涵的意思是说,此去三郡乌桓不是重点,而是针对上谷乌桓去 的。
“”
戏志才还是不说话,摇头依然。上谷乌桓揪居塞内,汉化最为严 重,与大汉国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百多年来,劫掠的次数屈指可数。怎么也不会在张涵如日中天之际,图谋不轨。况且,如今上谷乌桓的生活大有改观,再有个三年五载,將其同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无论如何,上谷乌桓不能成为借口。
张涵也知瞒不过戏志才,迫不得已只得坦白了归根结底,他也无意隐瞒。不过,这话说出去不好,他才一直不说。于是,关上了车窗,將整齐的脚步隔绝在外,张涵压低了声音,小声对戏志才说:
“文臧,你知道:三韩,就是马韩、辰韩和 辰,共计七十九国,大者万余户,小者六七百家,一共有十七万户,八九十万人;濊有两万户,十万人;高句骊有三万余户,近二十万人;东沃沮人口少些,也有五千户,两三万人;夫余人口最多,有八万户,四十余万人;可惜的 是, 娄人太蛮横,只知道劫掠,没搞清楚他有多少人,不过,决不亚于东沃沮就是”
“”
戏志才听了半天,这回是真无语了。好么,难怪主公不愿意说,这心可真是够黑的
半天劲,戏志才从牙缝里挤出来句:
“主公,这能行吗?”
“这有什么不行的,高句骊这些北边的国家就不说了,难道濊和三韩,我们还搞不定吗?这可是小一百万人口?”
张涵说起这个来,那是心花怒放,可算逮着这一拨了。
“嗯,这倒也是!”
戏志才一想,也是这么个理。一个个小柄家,多的才一两万户,就算全民皆兵,一次面对的敌军,也就是三五万人顶天了,没有道理会搞不定的。
这一百万奴隶能顶多少事呀,徭役的事一下子就解决一小半了。再搂草打兔子捎带向北边发展一下,那真是做梦也会笑!
戏志才想到这里,马上就动心了:
“主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文臧,你尽管放心!”张涵伸手把车厢里的一个抽屉拉开,取出厚厚一摞地图来:“这三份是三韩的地图,这份是濊的地图,这份是东沃沮的地图,这是”
戏志才接过来一看,前几份地图都是一比五万的军用地图,每个国家还有一份一比五百的军用地图,连一条小路、一颗树都标的清清楚 楚。由此可以看出,张涵对这些地方,是觊觎已久了。
张涵很不情愿地发现,自己出生在大汉国的末期,战乱即將降临。不过,随着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张涵惊讶地意识到,大汉国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南蛮北狄东夷西戎,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一旦征服之,就能够將其同化,而朝鲜半岛分裂成七十九个国家,倭族三岛更分裂成大大小小上百个国家,皆是不堪一击。换句话说,只要有人推动一下,大汉国很容易便能够统一东亚,同化所有的异族,并將南海便成大汉国的内海
私下里,张涵多少次心潮澎湃,可时机未至,他从来没有对人提起过。今日说起这事,他不由得滔滔不绝,怎样进攻,怎样占领,怎样同化出于对劳动力的渴求,他的设想不可避免的向着黑暗化倾斜。
戏志才越听越惊诧,张涵显然花费了极大的心血在此处,可他从不觉得,这些蛮夷有什么重要的,值得下这么大工夫:
“主公,等等!不知主公何以如此重视这些蛮夷,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北地苦寒”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