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竟然只有一个小小的“晓风书店”充当最具社会化、高层次的精神堡垒!
中国的书店不能尽如人意,中国的出版界似乎也不怎么样。据说当今中国的出版业一片繁荣,每年出版的报刊、杂志、书籍已达几十万种,名人出书和个人出书更是如火如荼,图书销售量也是有增无减。但是冷静一看,真正有思想、有助提升民族精神的书籍却在媚俗的繁荣下凄凉呻吟。
学术性、思想性的书籍印数在5000-10000册已是不俗的成绩,可在全中国的背景下,这5000-10000册的数量真是个微弱的数字,这个数目还不够全中国的大学图书馆收藏(假如全中国的大学都要收藏的话),更别论它的社会效应了。
以98年居非畅销书销售量榜首的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何清涟著)为例,它的印数是80001-100000册。10万册的绝对数字对于一般非畅销书籍的印数来说的确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可是如果将10万册放在13亿人口的大背景下参照观察,它立刻就变成涓涓细流了。――当年邹容革命军100万册的印量,可能是现在出版公司的老总们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商务印书馆从1981年起刊印了一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是当代中国水准最高、质量最优、思想内涵最为肥沃的一套丛书。(但装帧朴素,价格也算低廉)可就是这套丛书,在中国的民间奇怪又不奇怪地默默无名。
几年前,我在南平一家小书店看到一套我一直想买又买不着的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我以原价的7。5折购得此书。付钱时,书店老板的欣喜悄然显露。我猜想,这套好书肯定蒙尘经年,书店老板早就欲除之而后快了。
岳麓书社曾用“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的口号打造它的品牌,立志出版古典名著的普及本。岳麓书社的书籍编辑和装帧水平并不是最好的,但它最大、最动人的优势在于它的低廉价格。可叹时至今日,岳麓书社宏伟志向的前景仿佛也难光辉灿烂。
今天中国的一切已日趋市场化,图书出版也概不能免。虽然图书出版的政治垄断性依旧明显,但市场导向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市场化促进了繁荣和快捷,可市场化也衍生出中国特色的副产品,即在某些局部方面的质量会大不如前。君不见这十多年的图书市场充斥着各种只图快速赚钱而不惜粗制滥造的书籍?甚至各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也可轻易找到错别字、装订错误及其他缺陷。
就中国古典著作来说,我绝对偏爱阅读改革开放前和80年代初出版的书籍。尽管此类书籍解说的观点落后过时,装帧呆板、纸质相对粗糙,但是它们编辑工整、注释完备,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就外国移译的小说来讲,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尚能保持较高质量,其他出版社总会出现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缺憾。
中国出版界的悲哀也就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悲哀,因为在市场化条件下,有什么样的读者群必然培养出什么样的出版模式。学术性、思想性图书在中国民间横遭冷落,反应了中国人民的整体知识水准和精神世界的能力;中国图书质量的局部下滑,恰恰迎合了中国人、中国社会的浮躁。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本文关于图书的议论只局限在县级城市以上的环境。我们不能忘记,县级以上的城市只是中国这座雄伟高山接近峰尖的上半部,构成这座雄伟高山的坚实基础则是广大的农村。可就我有限的经验看,中国农村的图书市场极为令人担忧,有的地方似乎根本不存在常态的图书市场。
我居住的县城以下的乡镇,在集体的供销社系统仍存在时,集体商店还有零星的图书出售。待到承包私营之后,我能看到的所谓图书,除了极具实用的养殖、种树、老黄历等书籍外,剩下的精神产品只能用迷信、暴力、色情等等词语来概括了。
农民是中国最大量、最主要但又最涣散的民众,象毛泽东当年判断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一样,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和根本点也是农民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终究是个无望的虚词。而现代化远不止是外在物质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现代化。
那拯救中国图书是否也要首先从农民做起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的问题恐怕就是:我们该如何拯救中国图书?
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