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找寻生活的土壤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皖西北与豫东交界处有条“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涡河。2200年前,涡河北岸住着老子,涡河南岸住着庄子。两人都是对有文化的中国人颇有影响的大师级人物。

    我的父亲就生活在涡河之滨。父亲没有文化,他不知道“四书五经”也没有读过老子庄子。父亲自然谈不出道法自然、清净无为的“老庄”思想,可父亲却深受着道家思想的影响。

    父亲年轻时走南闯北,学会了做八公山豆腐和陕西凉皮的手艺。后来,父亲回到家乡办起了家庭作坊,夏天卖凉皮,冬天卖豆腐,生意挺好。我曾经问父亲:如果把卖凉皮和豆腐的季节颠倒过来,或者一年四季两者都卖,生意会不会更好?父亲告诉我,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他每天只能做一种食品。做哪种食品,取决于乡亲们的需求情况。热天,人们偏爱凉皮,因为凉皮吃起来方便,又能消暑降温;冷天,人们偏爱豆腐,因为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贮存时间长,不易变质变味。父亲的见解不一定科学,但很实用,很适合家乡的市场。

    读小学时,我给信仰基督教的母亲当了四年的“老师”那时,每到周末,我都要为母亲讲解新约全书系列中的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等书的内容。四年时间里,我的思想成熟了许多,文化功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的作文每次都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公开朗读,有一次,还在市里的作文竞赛中得了奖。到了中学,不知为何,我的作文总入不了语文老师的“法眼”为此,我埋怨老师的眼光不够敏锐。父亲知道后,安慰我:一块木材,在铁匠受里可能毫无用处,但到了木匠手里可能会中大用。在父亲的鼓励下,我挑了一篇自我感觉良好、老师却不看好的文章寄给了家庭教育编辑部。半个月后,那篇文章在文艺副刊版头条发表了。我很高兴,我为那篇文章找到了“木匠”

    从大学中文系毕业时,我很想去新闻单位当一名铁肩担道义的记者。经过一番笔试、面试,我被皖南一家晚报社留下来试用。试用期间,我每天马不停蹄般穿街走巷采写新闻。两个月下来,我虽然发表了不少作品,但由于不熟悉地理、听不懂方言等原因,我与其他试用者还是有较大差距。我在电话中把我的处境告诉了父亲,他劝导我:有些事情自己想做好,有些事情自己能做好,并不是想做好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好。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权衡利弊,找份做起来得心应手的工作。我惊讶于腹无诗书的父亲居然讲出如此有道理的话。我不知道这是生活的历练,还是乡土的氛围使然,抑或两者都有吧。

    而今,我在苏南的一所中学执教。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宽泛的文化素养,我的教学设计、教研论文频频发表或获奖,我成了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他们尊称我为“导游”老师、“才子”老师。我庆幸自己选择了三尺讲台,也因此有机会教育学生:不管考进高校深造,还是踏上社会工作,都是去寻找生活的土壤,年轻人就像树苗一样,只有找到合适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我还告诉他们:不要计较暂时长得粗壮还是纤细,要把目光看得长远,胸怀放得宽广,在时间的长河和社会的广角中,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人亦如木,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人生的光荣与梦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