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出不去 回不来(0050)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的过着,生活毫无波澜。山椿觉得自己拖字的要领快要掌握了,也有了一些油滑气了。

    自从有了‘甜簿脆’那事儿,山椿一直就在脑子里挥不去了,最近总在思考办这们一个厂要多少起动资金,技术从哪来?设备从哪来?还有就是怎样去说服乡上那些领导们接受自己的建议。

    “山椿,来,给你说个好消息。”刘姐叫住了正要出去的山椿。

    “啥好消息,涨工资了?刘姐。”山椿进了刘雪梅办公室。

    “比涨工资还要好。”刘雪梅说。

    “哦,要给我升官了?”山椿想不到有什么比涨工资和升官还好。

    “你就只晓得升官和发财,还有不有点其他的?”刘姐看着山椿。

    “有啊,整个城市户口,讨个城市婆娘,以后祖祖辈辈就是城里人了,就是吃国家粮的了,就再也不是农民,不是  农二哥了。”山椿嘻皮笑脸的和刘姐扯淡。

    “那就满足你。”刘姐甩出一份文件。

    “啊,真的可以变城里人了?”山椿惊愕一下。迅速拿起文件来看。

    “哦,自理口粮户口?”原来国务院为适应当前农民进城经商的实际困难,采取了一种“转人不转粮”的临时性户口政策。

    自理口粮户口是介于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一种户口类型。农业户有地,非农业户有粮本,自理口粮是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没有粮油供应本本,却有城市户口。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

    “这不是一只脚踏进了城,一只脚还陷在泥地里,嘴巴还得靠自己去搞定吗?”山椿看了文件,心里想。

    “怎么?不值得高兴?”刘姐问。

    “有啥高兴的?”山椿没有喜悦的心情。

    “你这就是人心不足了。”刘姐批评着山椿,政策在松动,一步一步的向好,不要老想着一步就能跳农门,农民不是常说一锄头挖不出一个金娃娃吗?

    “说白了这自理口粮户口终究还是个农民,有啥高兴的?还有,这是国务院为解决进城经商的农民的问题,给他们出的政策,与我们又有何关?”山椿看文件的理解还是到位的。

    “虽然还是农民,但总有一只脚踏进来了嘛。国务院是为经商的人出的政策,可区公所打电话说的可以适当放宽,把你们这些长期不在农村搞生产的人也纳入进来一并解决。这不你们就符合了哈。”刘姐进一步的解释。

    “哦。”山椿依然兴致不高。

    “凡事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刘姐说。

    “哦,好的。”山椿弱弱的答应。

    “那你办不呢。”刘姐看山椿这态度,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这娃心思多,不表态,难道是不想办?

    “办,反正又不用饭味它。”山椿说,话虽然这么说,可这也是一个好讯号啊,总算要高农村人半个篾块了,山椿心里还是有些小窃喜。

    “老樊,也办一个吧。”在文化站里,山椿翻看着杂誌,对樊韵说。

    “有好大个用?”樊韵问。

    “管球他有好大个用,办一个,又不用拿饭去味它。”山椿的想法到是简单直接。

    “这个到是,办。一会我去找刘姐。”樊韵也觉得这上无关痛痒。

    “喂,蒋毅,自理口粮户口晓得不?”山椿电话里找到了蒋毅。

    “晓得了哦,这几天都在说这个话题。”蒋毅说。

    “那办没有?”山椿想看一看大家的心态。

    “还没有,也不忙,早办晚办都是办。我们这批招聘干部,都在议论,也在打电话问。”蒋毅这不急着办也是有道理的,政策出来了,早点晚点也就无所谓了。

    “大家的意思是什么?”山椿打电话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大家的态度,这蒋毅到是和大家交流了。

    “大家的意思是没意思。办个自理口粮,还不是个农民。”蒋毅的声音听起来也没多大热情。

    “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没什么意思,但也是个进步,是一个好迅息,办一个又不用饭去味它。”山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哦,这倒是,不用拿饭味它,无关紧要。办。”蒋毅听了山椿的话,觉得有道理。

    过后的几天里,电话里山椿重复了无数次不用拿饭喂他这句话。所有的招聘干部都听进了这句话,都办了这自理口粮户口,自此,大家心中把地位悄悄的比农民提升了那么一小点点,就农村人说的半篾块的高度,不过这半篾块的高度也是来之不易,也给人一种荣光和自豪。

    “人啦,没有自理口粮一说的时候,整天都想着哪天有所变化,哪怕那么一丁点的变化提升都行,可真的有了,又觉得比自己追求的城市户口差距太大,心里不自觉不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慢慢来吧。”山椿安慰自己。

    这天,政府二楼会议室,乡镇企业领导小组成员列席党委会议。

    “目前,抬杠厂的生意红火,销路旺盛。我们办厂的那个村委,也很支持,各方面都提供方便。他们也提出要求让我们添置设备,扩大生产。我的建议是,乡上再支援些资金,再上一套设备,把规模翻一番。”龙甲由汇报了抬杠厂的工作并建议扩大生产。

    “我是一直在联系着那边厂里的,对老龙说这个情况是清楚的,扩大生产很有必要,也是能见  更大效益的。”袁家兴补充一句。

    “前几天我也去了一趟贵州,看了看这个厂,确实在当地是受欢印的,生产也是正规的,销路也特别的好,扩大生产规模确实很有必要。”朱万山也说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的意见呢。”黎书记问。

    见经办人和联系人还有朱乡长都说如此的好,大家就没有什么说的。

    “山椿,你有什么看法?”不知黎书记为何点山椿的名。

    “我不是党委领导,也不了解具体情况,也没什么说的。不过,我有个担心,不知有道理没有。”山椿字斟句酌的说。

    “有什么担心?你说。”朱万山看着山椿问,心想你又有什么名堂。

    “就是,这抬杠厂吧,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当地原材料也丰富,销路也是在他们那里,为什么他们不自己办厂?”山椿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他们哪有那钱来办厂?说我们穷,他们是比我们穷得太多了。他们缺资金。”龙甲由去了贵州那边,看到了那边的经济状况,心中还是很自豪的。

    “哦,我只是这么在思考,怕的是我们借他的鸡生蛋,到时是成了他们把我们的鸡扣下不还了。”山椿觉得这种可能性有,还很大。

    “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我们和他们村里的合同订得清楚明白,一切合同说话。不怕他。”龙甲由一幅成竹在胸的口气,还带有对山椿问题的不屑。

    “这当然不用我担心  ,我也不担心,有你们些领导和老革命在,我担心什么?我只是人年轻,好奇,就这么一问。”山椿听出了龙甲由的口吻不太友好。

    “山椿还真是爱思考的人。”袁家兴其实也一直有隐约的担心,只是没想清楚会在什么坏节会出现问题,他也是尽最大的力把各方面的情况都想透了,都做了防范,袁乡长在心里赞了山椿一下。

    “这个年轻人缺了点闯劲。”朱万山心里在想。

    “我觉得山椿说的还是有些道理,扩大生产,要谨慎。”蒋部长说。

    “怕什么哦,有朱乡长坐镇,袁乡攻把关,龙公安亲自办理,能出啥子事?”曾正贵觉得有这么几个精干的人在做这抬杠厂,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