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很得意,听闻传言说理国公赵方献关降敌,乃至太子那里便迫不及待的对赵氏一族动了手,他却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理国公赵方会是那种不忠不义之人,心中自然暗骂奸臣小人误国。
他这人是个倔强脾气,想到便做,不亲眼见到理国公赵方他却是不愿相信这传言是真的,于是连夜启程,赶往剑门,于是乎,这投火的飞蛾在秦军探骑面前被逮了个正着,不过幸好,此时赵方随于秦军军中,将他的性命保了下来。
但赵方此时满门被戮,也没心思见他,便遣人将他送往剑门看押,这么一来,到是和李凤景两个人作了伴儿。
直到剑门生变的那天晚上,后蜀降兵攻入剑门,当夜纷乱之极,若只是他们两个,估计就算是逃出牢笼,也会死在乱军手里,不过还好的是,看守两人的秦军到也都很聪明,当机立断换上了蜀军的衣服,趁乱护着他们两个出了剑门。
这一行人栖栖遑遑逃出,尽捡山中小路行走,说起来,这十余个秦军却也是蜀中降卒的身份,打头的一个年纪已经不小,过了不惑之年的,曾是利州西县的捕快,名叫刘昌,而他率领的这一群人,都是西县子弟,当初秦军还未到西县,西县县主,以及主簿,县尉等人却都逃了个干净,这些人舍不得家乡父老,却又疏散不及之下,不得已拿起刀枪以拒秦军。
就他们这些人,面对秦军自然是螳臂当车一般,一场算不得多激烈的厮杀下来,多数人都战死在西县城头,只留下这几个被秦军俘获。
不过秦军过了栈道之后,却是有了转机,大小漫天寨能须臾之间便被秦军攻破却是少不了他们的功劳,放他们回家是不可能了,不过他们也算是立下了功劳,于是最终,这些家伙也就在秦军中当兵吃粮了。
说到底,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利州人,对于利州地形十分熟悉,走起山间小路来也不愁迷路,于是一群人逃出剑门之后,便即朝着西县方向而去,至于这场仗是秦军能赢,还是蜀人得胜,他们真是不想再掺和了,只想着回到家乡,当个老实本分的百姓便罢的,至于带上他们两个,不过是领头的刘昌知道这两人都是大人物来的,如果一旦又被人捉住,也好有个由头能留条活命下来,说句难听的话,这两个人就是他们的护身符而已。
要说他们也都是蜀中降卒,剑门生变时不必仓皇出逃,但刘昌这人看上去很是憨厚,但却到底是个聪明人,想的极为清楚,不说别的,只说众人帮助秦军骗开小漫天寨的寨门,又在秦军中呆了那么久,没准就会被人指认出来,留在剑门实在凶险,还不如兵乱之机逃出去呢……
到得临近西县之时,众人也就松了一口气下来,毕竟是回到了土生土长的地方,这条命看样子也算是捡回来了,这心里也就难免有些急切。
正好这个时候李凤景实在是受不得这种奔波之苦了,建议大伙儿不如走大路,行程也能快些,众人本来就有些心急火燎的,也不知家乡父老怎么样了,如此一来,也就没人出来反对,一群人下得山来,走了大路。
这下可好,正好被赵石这一行人马碰上,一个没落,又都成了俘虏。
本来这些人逃出剑门时便极为惊慌仓促,再加上在山林中熬了十余日,一个个蓬头垢面,连兵器都扔了个干净,谁也看不出他们的来历的,赵石一行人一心赶路,遇到这等来历不明之人,也不再像来时一般仔细甄别,只是放了了事,如果有人诚心跟踪他们,他们确实也不可能隐藏住行迹的,只是要留意别被大队人马突袭便也罢了。
但坏就坏在这些人心中有鬼,一见秦军拦路,还没等人问话的,带头的刘昌已经将自己等人的身份以及李凤景,孙文通两人招了出来,说辞流利,显然准备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么一来,这一行队伍中也就多了十余个垂头丧气的家伙,还有两个整日斗嘴的蜀中文人……
这只是行程中的一个插曲,李凤景,孙文通两个人自也不会知道有怎样的际遇在等着他们,此时的两人,只不过是赵石顺路俘获的囚徒罢了。
这一日午时,汉水终于遥遥在望,一趟川中之行,起伏跌宕,却又转回了金州起点,虽说有些凶险,但还好的是,损伤不多,多数之人都平平安安,只要跨过汉水,也就真正安稳了的,但就在此时,却是突变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