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杜猛林回京的时,要比张培贤好上许多,两位大将军一前一后回长安,也意味着军中将帅的更换代正在进行。
景兴年间的将领们,正在逐渐老去,一直延续景兴一朝的将帅回京养老的规矩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张培贤不论,了杜猛林这里就能看的出来了。
杜猛林回京,朝廷必定礼遇有加,但想要像之前一般,在枢密院或者兵部履任要职却不太可能了。
这个规矩一旦发生了变化,会产生很多意想不的后果。
将帅们会不会握紧兵权,更加不愿放手,或者说了年纪,会不会愿意回京接受朝廷安置,若是不愿意,朝廷又该如何区处,不让有功之臣寒心,都需要好好思量。
像这样的事情,以往会是中之责,枢密院就算参与,话语权也不会太大。
但现在不同,却需要枢密院来操心了,权力意味着责任,这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这次杜猛林回京,赵石这里想不上心都不成。
一位大将军该怎么养老?就算赵石已经有了些打算,也不能不为之头疼。
而入宫面圣时,他也会直面这个问题,事先想好那些底妥不妥当,其实不在于他赵石,而在于皇帝陛下的意思和杜山虎满不满意。
又需要上许多唇舌了,赵石摸了摸下巴,心里恶意的想着,杜山虎回京之后定会缩起脑袋,他要时不时的去敲敲其人的乌龟壳,让其不得安宁。。。。。。。。
既然想了可能要在近日入宫面圣,他也就不能在国武监多呆了。
回国武监后面的小楼,赵石便将杜瞬卿等人招了过来。
本来,像国武监这样教育人的地方,职位应该很是清闲,但说实话,这几年国武监上上下下都没闲着。
增设的科目越来越多,无论监规还是科目也越来越细致,加上国武监操典的编纂,这都少不了国武监众人的努力。
像是现在,国武监又逢将变未变之时,谁都不敢放松,连国武监祭酒杜瞬卿也完全撂下了去户部任职的那点念想,整日里都在国武监坐镇,就不用说其他人了。
杜瞬卿很快就出现在了赵石面前。
施礼已毕,赵石看着瘦了一圈的杜瞬卿,“辛苦你了,坐吧。”
杜瞬卿入座,看了看赵石的脸色,他自然知道今日赵石去做了什么,火药这东西,他也很上心,当然,只要经历过灵州之战的人,对火药的运用,都不会掉以轻心就是了。
和赵石得出的结论差不多,杜瞬卿也认为,火药的制作和运用,现在只能算得上是差强人意。
灵州之战那样的战事,恐怕在他有生之年,再无法重现了。
因为怕是再没有西夏那样的对手,可以让你放手施为,倾尽全力,为之一战,再多的死伤,也不用怎么顾忌后果。
不论其他,若是在征伐后周南唐的战事当中,有人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抛投火药,用大火焚城也结束一场战役,天下人的唾沫星子恐怕就能将人淹死。
所以他瞧了瞧赵石的脸色,觉得赵石心情还算不错,便也知道,今日那些匠人们的展示,就算得赵石心意,怕也有限。
所以,之后闲谈式的话题,便不会以匠人们研制出来的玩意为主了,他说的是朝廷的封赏。
封赏陆续已经了国武监,但可以商榷的地方有很多。
在此事上,没有一定之规,换句话说,完全是国武监自己在争取,朝廷中反对的声音绝对不少。
没人敢跟晋国公赵石呲牙,但他这个国武监祭酒却不会那么轻松。
国武监操典成册之后,对国武监的攻讦一直没停,朝中固守旧规者不在少数,对匠人等身份低贱之人,厚加赏赐,从上下,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所以,在颁发赏赐上,也波折频出,让他这位国武监祭酒很是有些焦头烂额之感。
这还是在赵石在的情形之下,若是没有赵石一力支持,不定有多少人会扑上来撕咬呢。
和心事重重,满怀忧虑的杜瞬卿比起来,赵石就要轻松太多了。
在他看来,这些你来我往的小动作,上不得台面,而且,现在很多人在此事上做文,多数不是意识了将来会如何如何,而是嫉妒之心作祟罢了。
寒窗苦,而得官位俸禄,自以为高人一等,如今他们眼中的粗鄙之徒,却也能稍微占得一席之地,在有些人看来,这就是不公。
等将来他们恍然之时,差不多木已成舟了,当下这样的小打小闹,不过是给人添点恶心罢了,算不得什么。
赵石这里随口安慰了杜瞬卿几句,说话间,人们已经陆续来。
(阿草回来了,跟大家说声对不起,阿草会继续努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