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刘宝瑞相声专区之官场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咱们先不说这三位王爷跟和申,怎么呢?反正在书房里锁着哪,一时半会儿跑不了,哎,先让他们那儿忍着吧!

    再说刘墉,骑着穿朝马——啊,太后亲赐,用紫色的缰绳,这在清代是最高的恩赏啦——进了东华门,来到“箭亭”把马一拴,奔朝房了。

    那位问了,刘墉不是找乾隆吗,干嘛奔朝房啊?

    啊,是这么着。虽说刘墉有“穿朝马”能直接骑马进宫,可也得到朝候旨,等太监传旨,随旨进殿。也不能直接往金殿里随便溜跶。

    刘墉上了台阶,刚要撩帘子,正巧,听见俩太监在那儿说闲话儿。前边儿我不已经说过了吗,刘墉有个毛病。什么呀?爱听“贼话儿”谁背后一说什么,他准得听听。

    这俩太监,一个姓“佟”一个姓“丰”合到一块儿是:佟丰(通风)!得,就等着报信儿哪。还别说,寸劲儿,哎,他俩还真给刘墉能风报信儿啦!

    怎么呢?他俩说的这闲话,有用!哎,正让刘墉听见。这个太监就说了:

    “哎,佟老爷。”

    “啊,什么事儿啊?丰老爷。”

    在封建时代,太监之间,互相称呼老爷。佟老爷,丰老爷,都是老(姥)爷,哎,就是没姥姥!

    “哎,佟老爷,您说咱们这俩中堂,是刘中堂有能耐呀,还是和中堂有能耐呀?”

    “嗨!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刘中堂啦,人家两榜进士出身,有真才实学。和中堂算什么呀,不就仗着圣上宠爱嘛,小人得志,谁不知道他是打气死风灯的,外号儿——蜡头儿啊!”哎,得!连老底儿全给抖出来了!

    “再说,刘中堂不但学问好,人品也好啊,多仁义呀。上月我妈死了,没钱送,刘中堂赏我五十两银子,瞧瞧”

    那个姓丰的太监说:

    “对,刘中堂是咱大清国的栋梁啊。嗯,我也光彩呀!”

    “哎,哎,有你什么呀?”

    “怎么啦?我跟刘中堂是亲戚!”

    嗯?刘墉心说:怎么这儿又冒出一门子亲戚来呀?!

    就听佟太监问了:

    “亲戚?你别往脸上贴金啦。人家姓‘刘’,你姓‘丰’,怎么会是亲戚呢?”

    “啊,这个表亲!”

    “怎么个表亲呢?”

    “啊,刘中堂是我堂叔伯两姨姑舅哥哥他丈母娘内侄女儿婆家二叔把兄弟的三表大爷!”

    嗨!这叫什么亲戚呀?

    丰太监还挺得意:

    “是亲戚吧?论起来还不算远!”

    “啊?还不远呢!”

    “甭管怎么说,我们沾亲。有这样的亲戚,跟着露脸,啊,你行吗?”

    这么一叫劲哪,佟太监挂不住啦。怎么?忠臣人人敬呀,都想往上靠。就说了:

    “照这么说呀,你跟刘中堂不是亲戚吗,我跟刘中堂还是邻居呢。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哎,我比你还近乎哪!”

    “别,别逗啦!邻居?刘中堂往东四牌楼礼士胡同。你呢?内务府敬事房。怎么是邻居呢?”

    “哎,您绕住了不是。刘中堂什么官儿啊?头品ap。大员,每天上朝,在品级台最前边儿。我不正在那儿站班哪吗。我们俩紧挨着。哎,这不邻居嘛!”

    “噢,这么个邻居呀?!”

    刘墉在外边儿一听,也乐啦。进去吧,正想迈步哎,里边儿又聊上啦!

    刘墉一琢磨,嗯,今儿倒挺热闹,这么会儿,我来个邻居,又多门子亲戚!得了,再等会儿吧。

    丰太监说:

    “哎,佟老爷,天到这时候啦,怎么还不退班哪?”

    “嗐!主子等三位王爷跟和申呢,他们给刘中堂送银子去啦。”

    “什么银子?”

    “刚才刘中堂不是上殿把皇上给参了吗?”

    “啊,我听说了。”

    “刘中堂走后呢。和申上殿了,给万岁爷出了个主意,让圣上赏刘墉三万路费银,旨意上写三万,实际由户部提四万。”

    “哎,那好哇。”

    “好什么呀?!和申说了,这叫‘明三暗四,栽赃一万’!您想,刘墉收万岁赏的银子,还能当面儿约吗?不约!马马虎虎就收下了,等他回山东的时候,和申派人在城门口儿搜查。一查,多一万银子,哪儿来的?贪赃过万,哎,这就把刘中堂杀啦!”

    刘墉吓一激凌啊。心说,多亏来一趟,不然的话,还真叫悬哪!

    “哎,刘中堂外号儿‘刘罗锅儿’。罗锅儿一动,就一主意。那人多机灵啊。他呀,准不要!”

    “什么,不要?不要,那是抗旨不遵。当时就杀喽。哎,也得玩儿完!”

    “哎呀!这个噢,这么说,这银子是要脑袋的呀?!”

    “可不是嘛,想起这事儿来着急呀!要是能给刘中堂送个信儿去,让他知道这事儿就好办了。”

    刘墉一听,嗯,这我就全知道啦!

    稳住了神,一听里边儿住了话头儿。心说,行了,你们别聊了,我也甭等啦。“嗯哼!”咳嗽一声,撩帘子进朝房了。

    俩太监一看,呦!刘墉来了。抢上前请安:

    “给中堂请安。”

    “给中堂请安。”

    “得了,得了,别中堂啦。啊,快给我往上回一声吧。”

    “噢,啊我跟您老回这个银子银子要脑袋”

    刘墉呢,赶紧拿话拦他。怎么呢?这事儿得装不知道。一知道,麻烦啦。让太监一琢磨,合着这么大中堂,门外头听贼话儿。哎,他他不象话呀!

    就说了:

    “哎,哎,跟我回什么呀。上殿跟皇上回。啊,就说,我走亲戚来了。没事儿串个门儿,瞧瞧我大哥!”

    “啊?好嘛!上金銮殿串门儿来啦?这个怎么给您往上奏啊。奴才不敢说呀。”

    刘墉一看,把刚才那碴儿岔过去啦。说:

    “那,好吧,你说,草民刘墉求见。”

    太监来到金殿:

    “启奏万岁,刘墉求见,候旨。”

    乾隆纳闷儿啦。嗯?怎么送银子的没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