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东成西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六十八章:东成西就

    位于印度河的东部的巴基斯坦城镇—米扬瓦利,长久以来都是一个不为人所注目的地方,这座人口仅不足30万的城市郊外,新近播种的棉花、小麦和大麦正在明媚的阳光下吐露着油绿的新穗,不时有早起的牧人骑着骆驼赶着自家肥硕的羊群,哼着不为人所熟知的小调走在这一片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之中。面对着如此醉人的风景,刚刚在伊斯兰堡经历过那万分凶险的不眠之夜的中国陆军快速反应部队的将士们多少有些宛如隔世的感觉。

    一辆辆满载着轻装步兵的92型轮式步兵战车沿着公路向集结地域飞驰着,随着试图刺杀穆沙拉夫的基比尼上将在总统府殉命,以其为首的巴基斯坦亲美派势力所发动的军事政变也自然而然的胎死腹中,在先行抵达伊斯兰堡的中国陆军第127轻型机械化步兵师的配合之下,在穆沙拉夫的亲密战友—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塔立克。马吉德上将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的纳迪姆。塔吉中将迅速对基比尼上将在陆军之中的嫡系军官实施了秘密逮捕。而面对众多军中元老以及他们身后的中国远征军,那些曾经深受基比尼上将鼓惑的巴基斯坦陆军少壮派军人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束手就擒。一夜之间,一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变便消弭无踪。

    曾经被作为叛军主力的巴基斯坦陆军第10集团军奉命撤出首都伊斯兰堡,返回拉瓦尔品第的营区,忠于穆沙拉夫的巴基斯坦内卫部队重新走上了街头。首都伊斯兰堡的紧急状态正逐渐解除。普通民众开始逐渐从各种媒体之上读到了更多关于前线的消息。在平定了内部的叛乱之后,穆沙拉夫政府不得不重新面对印度战场之上糟糕的战略态势。巴基斯坦陆军在这场战争之中投入了几近于倾国之兵,巴基斯坦陆军编制序列中的9个主力集团军,在印度西部的战线之上一次性投入了5个机械化程度最高、最为精锐的集团军。另有2个集团军进入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全国目前除了第5和第10这两支战略预备队之外,几乎已无兵可用。

    面对已经被战争拖垮的国家经济和国民意志,巴基斯坦政府无愿也不能向民众公开全部的事实—“战线处于胶滞状态”、“今日我军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已经成为了电视新闻之中的老生常谈。但是这种遮掩并不能持续多久,穆沙拉夫政府迫切需要来自中国的帮助。但经过了两个昼夜的全力空运,强大的中国陆军目前仍只有隶属于2个机械化步兵师的4个团级规模的先遣部队陆续抵达战场。即便这些多为以92型轮式步兵战车为主的轻装步兵也已经同样成为了穆沙拉夫政府的救命稻草。

    “基于目前伊斯兰堡的局势已经趋于稳定,我先遣各部队并无必要再继续驻扎于巴基斯坦首都地区。建议中央军委考虑更改原定计划,令第127轻型机械化步兵师提前进入米扬瓦利地区,以策应印巴主战场。”靠坐在北京军区司令部所提供的值班专机舒适的座椅之上,刚刚接受完中央军委任命为南亚战区司令的胡维风中将多少有些得意。他一边随意的翻看着兰州军区的情报部门近期整理出来的印度西部地区的战场情况通报,一边逐字逐句的斟酌着飞机起飞前向中央军委所提交的报告。

    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已经冲淡了前不久在虚拟对抗之中惨败于任令羽之手的抑郁。毕竟到目前为止,他依旧还是中国军界最为闪亮的新星。虽然任令羽在孟加拉的首都达卡的城下成功的上演了一幕21世纪的斯大林格勒。但东部战线归根结底不过是牵制而已,况且如果没有原成都军区司令张陵中将的巧妙布局,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和第52、第53山地步兵旅的突出奇兵,任令羽即便有再多的奇谋最终也将败在远强于孟加拉陆军的印度东部军区手中。“以正合,以奇胜。”这句出自中国最为著名的兵家—孙子口中的至理名言一直以来也是胡维风中将用兵的宗旨,没有强大的实力为后援,仅仅凭借指挥官的天赋奇才永远只能侥幸于一时。

    “我终究是胜利者。”望着窗外逐渐清晰的兰州机场,胡维风中将在心中默漠的念着。他不会忘记不久之前,他一直视为竞争对手的任令羽也曾在这座城市留下过足迹,并成功的发动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特种攻击。“你从天山大漠动身前往了热带雨林,我却从热带雨林到来了这天山大漠。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交集,或许也是一种缘分吧。”注视着自己所乘坐的客机逐渐盘旋下降,胡维风中将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那场由任令羽主持的新时期热带地区局部战争研讨会结束后不久,由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李之龙中将坐东的夜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昔日一代雄主康熙大帝身边的近臣—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词写的虽然是男女之情,但是用来表诉宦海沉浮又有何不可。面对着难测的天威,胡维风对于谋略见识都远胜于任令羽的遭遇也曾有过出于妒忌的幸灾乐祸。但是有时回想,却又不禁生出几份怜悯之情,当然胡维风会在这些感触之后往往主观的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兔死狐悲而已。

    当这架崭新的arj21“翔凤”型涡扇支线客机缓缓的降落在兰州机场的跑道之上,早已在停机坪上等候多时的包括兰州军区司令杜国生中将在内迎接队伍立刻迎了上去。在简单的寒暄之后,胡维风及随行人员被兰州军区的车队接到了宁卧庄宾馆出席一个“简单”的招待宴会。凭心而论对于习惯了北京那种奢华场面的胡维风而言,兰州军区的这个招待宴会的确可以称的上是简单至极了。

    “战争年代一切从简吧!”端起手中的酒杯,杜国生中将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的冲胡维风笑了笑。看着这位比自己年长十岁的共和国军人,胡维风不禁有些动容。是啊!为了配合百年奥运的宣传,在中国国内政府和媒体一直在刻意减少着有关于战争的报道,以至于许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商人们已经开始在享受着马六甲战役所带来的“战争红利”早已启动的印度尼西亚联邦重建计划,加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政府采购市场的打开,战争在某些人的眼中已经成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生财之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丑陋现象更一度大行其道。毕竟对于远离战场的人们来说,饥饿和死亡似乎都已经成为了敌对国的专利。

    面对着身为自己自己前辈的杜国生中将的朴素情怀,胡维风微笑的点了点,一饮而尽自己的杯中醇酒。位于西北边陲的甘肃,这个拥有二千年酒文化的省份,在茅台、五粮液大行其道的今天却被认定没有名酒。但是今天酒桌之上的红川特曲却颠覆了胡维风的这一传统观念。这种状若清露,窖香浓郁的美酒入喉竟让人感觉味长回甜,尾净不涩。但是三巡之后,胡维风却不敢再喝了,毕竟他所要面对的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战略决战。从兰州到伊斯兰堡,漫长的道路之上依旧可以说是险阻重重。

    “米扬瓦利是巴基斯坦东部的交通枢纽,铁路和公路东连萨戈达,北至卡拉巴格,东南通木尔坦等地。胡维风提出第54集团军的第127轻型机械化步兵师驻扎于此,可以说是同时兼顾了伊斯兰堡与拉合尔这两个战略要点。”在位于北京总参谋部的办公室内,总参谋长助理林太平少将在简单阅读了总参谋长曹阳上将递给自己的报告之后,微笑着回答道。

    “看来前面那场胡维风对任令羽的虚拟对决还算是起到了一点的作用。经过了那一场挫折之后胡维风的用兵似乎显得更为成熟老练了。”曹阳上将微微点了点头,似乎认同了林太平少将的说法。“和穆沙拉夫这只已经出将入相的巴基斯坦政坛老狐狸相比,还停留在军人思维模式里的基比尼显然还嫩的多。即便没有我们的快速反应部队。凭借着掌握着核武器的马吉德和情报部门的塔吉这两秆老枪,穆沙拉夫也可以轻松的摆平对手。”站在林太平一旁的是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戚度大校。这个在“十三翼将”之中被称为“影傀”的男人,不仅在前不久的虚拟兵棋推演之中成功模拟了任令羽的战略令胡维风几乎一败涂地。最近更以指挥巴基斯坦陆军企图直捣新德里的基比尼上将为研究对象,为总参研究如何处理巴基斯坦政治危机上颇多出力。

    在戚度大校眼中,基比尼上将一直以来都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进行着这场夺权行动。当巴基斯坦陆军的指挥权在握,军中少壮派全力支持的情况下,基比尼上将却没有以一场陈桥兵变式的政变来摄取权力,而是选择了去从战争中捞取政治资本,不能不说是第一个致命的失误。而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才发动第10集团军进入伊斯兰堡,试图铤而走险。但是却不敢惊动民众,拖延了两天才动手,而且目标仅限于穆沙拉夫个人,则是失误之二。认定中国军队不会介入而疏于防范而是失误之三。

    “实际上穆沙拉夫真正担心的还是远渡重洋而来的美国航母,以及被巴基斯坦的入侵激发起爱国热情的印度人。穆沙拉夫清楚华盛顿的力量,也同样清楚自己手里的底牌。一旦美国人下定决心要推翻他的话。除非在自己的国土之上引爆核弹头,否则以巴基斯坦三军目前的力量,恐怕在美国海军第5舰队的第一个攻击波次之下就会面临全面崩溃。”和戚度的见解相同,林太平也同样认为穆沙拉夫一再通过秘密渠道恳求中国予以支援的真正用意并不仅仅在于对抗基比尼的政变。震慑强大的美国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和在巴厘岛的较量不同,这一次我们只是吓跑了美国人而已。”面对着中国人民国防军中的两位后起之秀。曹阳上将多少有些无奈的说道。虽然巴基斯坦这个战场对于中国而言具备距离上的优势。但是在交通运输能力能力上的差异却让中国军队在兵力投送上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压力。交通运输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是军队生存的命脉。它对于军队集结部署兵力、展开作战行动、保障战争需求乃至夺取战争胜利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交通运输动员是国家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组织和利用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设施和工具,进行的人员、物资、装备输送和通信网络的活动。

    “9。11”事件之后,五角大楼提出将力量部署由“前沿部署”与“快速增援”相结合转变为“前沿存在”和“力量投送”相结合,并且制定了美军新的战略机动计划:4天内可将1个轻型旅、5天内将1个轻型师、30天内应将由5个师组成的快反作战群投送到世界任何地区遂行作战任务。这样部署速度看起来并不可怕,但是当范围扩大全球的任何角落之时,却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其中海运是美军战略投送能力的核心力量,海运能力更是美国军队战略投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依靠力量。在近几场美军海外作战中,海上运输一直作为主要方式,为前线美军的预先集结部署和应变调运提供了主要运输保障渠道。在美军战略投送的任务区分中,人员通常空运至目的地,大多数装备和补给则要通过海运。

    美军如此规模的运输量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关键在于高效庞大的指挥机构—军事海运司令部。军事海运司令部设在华盛顿,由军事运输司令部直接指挥,负责组织协调美国本土与海外及海外各地区之间的海上运输,具有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权。其所辖主要运输舰船共计187艘,事先预置船和海上运输船是军事海运司令部的骨干,其在事先预置运输、大量快速海上运输和持续海上运输三个主要职能方面都可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国海运资源主要由军队和商业船队组成,总载重吨位高达1400万吨。这些运输船大体由三类组成,包括8艘快速海运船、19艘大型中速滚装船和72艘第一类后备役舰只。其中8艘快速海运船编为第1快速海运船队,直接承担着战争初期陆军师重装备紧急投送的任务,主要部署在美国东部和海湾海岸,是军事海运司令部的王牌。除军队船只外,还有192艘商船可用于军事用途,其中包括美国本国的和外籍的船只。美军使用的本国商船主要指海上联运自愿协定限定的船只。海上联运自愿协定是通过预先协商的应急合同,分阶段获得悬挂美国国旗舰船或系统的规划,以满足国防部的紧急海运要求。美国运输司令部将在国防部长批准后,分阶段启用海上联运自愿协定。外国的海运船只主要是指北约成员国政府业已同意向美国提供的海运支援,以满足美国的紧急海运需求。

    而空运是美军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支撑,在三维立体式的投送方式中,空运是美国军事机器作战能力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快捷、连贯的特点,在危机发生时,美军都是最先调用空运部队来投送兵力。空运主要输送人员、早期部署部队的部分装备以及时间性很强的补给品,是兵力投送手段中速度最快的方式,大约是陆上兵力输送速度的10倍、海上输送速度的20倍。而且空中兵力投送一般不受地球曲率的限制,能超越沾染区、破坏区、火灾区、泛滥区等各种障碍,执行兵力投送任务。同时,空中兵力投送的距离在单位时间内也较其他输送方式为远。现代大型运输机航程已达数千公里,经空中加油可实施全球投送。美国作为一个把军事战略建立在兵力投送基础上的超级大国,装备有大量中远程运输机,其空运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其美运资源同样包括建制空运部队和民用后备航空队两大部分。建制空运部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空中机动司令部管辖的所有驻美本土的空中机动部队。二是战区联合总部麾下担负战区空运任务的c—130型战术运输机、c—27型运输机以及提供战斗支援的c—12型和c—21型运输机。三是空军后备役部队司令部的空运力量。美空军后备役部队包括空军后备队和空军国民警卫队,均担负战略和战术空运任务。此外,还有其他建制的空运资源,包括编在各军种、军种组成司令部和各军种大司令部的空运部队,主要为所在单位提供空运支援。除使用军用运输机外,军队在兵力投送过程中还可视情征用民用飞机。此外,美国还经常动用非美国空运资源。非美国空运资源是指根据现有协议,可从外国航空公司获得的空运能力。但这类空运资源的使用必须符合美国防部政策,并经国防部长批准后方可使用。

    此外前线预置是美军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补充,所谓预置储备,即在靠近冲突地区的陆上或海上预先储备一定的军用补给品和装备,特别是运输飞机无法装运的超大型装备,当冲突爆发时迅速启封或向冲突地区运送,以保障空运抵达的作战人员及时与其装备会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在西南亚,美陆军在科威特和卡塔尔各储备了1个重型装甲旅使用的装备,这2套装备使美军具备向西南亚快速部署1个重型师的能力。

    而与拥有强大前沿部署能力的美国相比,中国陆军的兵力投送模式依旧显得较为单一。虽然包括中国陆军的两大铁拳第38、第54集团军通过中国国内的铁路网络从中国东部快速进入新疆地区展开部署。但是跨越中巴边境的群山却成为了中国陆军不得不深感头疼的问题。中国陆军的99a型主战坦克可以在地面战中不惧美国陆军的m1a2型主战坦克。但是99a型主战坦克60吨的总重量却大大限制了这种地面重武器的投放效率。在中国空军的装备序列之中还没有一种军用运输机可以运载这种武器,而与之相比美国陆军除了可以利用海运的优势之外,美国空军的c-5“银河”、c—17运输机“环球霸王”都可以轻松将m1a2型主战坦克运往战场,虽然每架只能运载1辆。

    第六十八章:东成西就

    从空中鸟瞰,绵延的河流自西南向北斜向贯穿这座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三面环山的城市,作为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美丽的乌鲁木齐此刻已经来到了胡维风中将的眼前。“沙漠中的绿洲向来是最为稳固的要塞,何况这座城市还有群山拱卫,难怪自汉以来一直都是西域的锁钥之地。”望着眼前的逐渐清晰的城市风光,胡维风中将不由得转过头来对身边的兰州军区司令杜国生中将说道。

    “是啊!据说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便在这里生息繁衍,不过这个地方正式出现在中国人的信史之中却是从汉代开始。当时的乌鲁木齐是姑师-车师国的领土。当时西汉交通西域最常走的路线就是出阳关、玉门关而西,沿阿尔金山北麓西进至罗布泊西南端的楼兰,或继续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进入南道诸国,或自楼兰北上姑师,沿孔雀河西进北道诸国。可以说是大汉帝国进入西域的必经要道之一啊!”杜国生中将微笑着回答道。在这位军中宿将的记忆里当然不会忘记大汉民族的先辈们为了维护这条通往西方的贸易要道所付出的艰辛。

    西汉初年,汉朝政府便设置了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而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又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将一带被设为轮台县。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便曾在轮台生活过三年,写下了“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轮台设置“静塞军”驻守这一战略要地。不过乌鲁木齐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最终使乌鲁木齐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而今天的乌鲁木齐更是集全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于一身的中心城市。

    胡维风中将所乘作的arj21“翔凤”型涡扇支线客机徐徐降落在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部的地窝堡国际机场的跑道之上,这座始建于1939年的机场,自1950年至今,历经数次扩建、续建,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枢纽机场之一,承担着新疆境内13个机场的中转任务,与国内53个城市通航,航线113条,其中国内航线99条,国际航线14条。不过自上周开始,这个军民两用机场已经进入了全面的军管状态。可同时停放18架大中型战机的东、西两个站坪之上,超过10架以上的俄制伊尔-76型和国产运-8s型军用运输机正停靠跑道的两侧,从自己专机的舷窗胡维风中将可以清楚的看到数以千计的中国陆军士兵正背着鼓鼓的行军背囊,有序的等待着登机。在他们的前方一辆辆绘着醒目的“八一”军徽的轮式装甲战车和牵引火炮正通过后舱门装载入机腹之中。

    “空军方面这几个月以来实际上已经是不堪重负了。试想一下2个重装集团军的装备和兵员要从共和国的中原腹地要被迅速的部署到西北边陲,虽然有完备的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的支持。但是空军方面仍有每天3百个架次以上的运输任务。现在又要驰援巴基斯坦,空军的3个运输师和4个独立运输机团即便全力以赴,仍是杯水车薪啊!”看着一旁依旧人头攒动的新候机楼,杜国生中将的脸上不由得掠过了一丝阴云。毕竟即便不计算重型装备和弹药补给,光是需要运往巴基斯坦的指战员,第38和第54集团军总计便有超过15万之众。

    没有大型运输机,一直是中国空军的切肤之痛。由此而导致的运力限制,使中国空降部队一次空降突击的能力始终不能超越师级编制。尽管中国很早就依照安-12运输机仿制成功了运-8中型运输机,但是该种飞机一次只能携带96名伞兵或20吨装备。而除了运-8中型运输机之外中国空军的军用运输机领域依旧是俄国制造的天下。目前解放军列装最大的运输机是俄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这种最大起飞重量170吨,最大载重量52吨,巡航时速800公里,最远航程7800公里。从纸面上看是满足了中国空军在国内各地投送兵力和物资的需求。但是作为一种前苏联伊留申设计局在70年代设计的一种军用运输机,俄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依旧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诸如结构效率低,飞机结构重量大;巡航效率低,耗油量大;运载效率低;驾驶舱布置杂乱,航电设备落后,发动机油耗高等。而使用寿命短,出勤率低,更成为了伊尔-76型运输机难以逾越的死穴。

    但即便如此迫切,对于迫切需要提升战略空运能力的中国空军而言。伊尔-76型运输机仍是中国空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主力空运机种。目前中国空军装备超过了36架的伊尔-76型运输机,并已向俄罗斯定购了38架伊尔-76改进型和2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但是在战前由于俄罗斯方面的问题,交货时间被一再拖延。主要原因是,负责组装伊尔-76型运输机和伊尔-78型空中加油机的,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由于该厂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已没有人力资源大批生产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

    “听说陕飞集团的生产线上正在加紧生产新型的运—9中型运输机。希望能赶上我们的这场‘战场春运’。”坐在杜国生中将身后的兰州军区作战部副部长邱庆东中校不由得附和道。“运—9型运输机也不过是一种中型运输机,还是无法运送我们包括99系列主战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杜国生中将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陕飞集团目前正在全力制造运-9型中型运输机的情况,中国军方的高层的确有所耳闻。但是作为一种载重20吨级的新型中型中程军民用运输机。运-9型运输机的定位更多的时候是被作为一种可一次运送重伤人员72人和医务工作人员3人或轻伤员98人的医疗运输机。或可装载武装直升机等大尺寸武器装备;可实施单件空投或连续空投,最大单投重量8。2吨,最大一次空投重量13。2吨;一次空投13个1米货台或者3个4米货台或者2个6米货台;或空降武装伞兵98人的中型运输机。即便陕飞集团

    的生产线全力开动,对于目前大量停靠在各部队集结地域的数千辆99系列主战坦克及其他重型装备,中国空军依旧无能为力。

    “台湾特别行政区空军也来助拳了?”当自己乘坐的专机缓缓的停靠在停机坪上之际,一架墨绿色的美制c-130h型“大力神”军用运输机赫然出现在了胡维风中将的眼前。两岸和平统一之前,台湾地区空军的战略机动空运能力在东亚地区也算是“小强”之一。台湾地区空军共拥有58架各型运输机,其战略空运增援的基地设在屏东南部机场。这个机场可容纳中型运输机90架,是台空军最重要的运输机基地,负责战略运输。战时,该基地主要负责提供对海、空军的运输保障,并对陆军空降作战进行运输支援。在两岸关系紧张时期,台湾空军甚至计划利用空中机动运输支援将在攻方登陆部队的侧背实施空降以构成战术威胁。在两岸和平统一之后,台湾空军的这支运输机队又担负起了向南沙地区实施空中运输的任务。台湾空军的第10运输机大队的c-130h型“大力神”军用运输机频繁降落在南沙的太平岛和西沙的永兴岛机场之上,向驻守祖国南方群岛的战士们提供了充足而快捷的补给。

    “没错,作为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必要组成部分,台湾特别行政区空军的力量自然不能被排除在外。不过虽然派来的都是经营,但习惯了南海地区之后飞行员和战机目前还不能适应西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目前只能执行一些短距离的空运任务而已。”面对着胡维风中将关切的询问,杜国生中将微笑着回答道。“据说不仅是台湾特别行政区的空军,中央军委目前正在筹划联合东盟各国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组建一个国际合作战略空运合作框架。”邱庆东中校忍不主再次插嘴道。

    “这是一种效法欧盟的作法。欧盟各国为了在北约框架内克服空运能力不足的问题,正在建立了一个战略空运组织机构。”胡维风中将微一沉吟后答道。实际上在战略空运的问题上,欧盟与中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冷战的结束。欧洲各国的作战范围不再限于欧洲中部地区,欧洲以外的部署已经成为新的动向,包括向欧洲以外派遣多国维和部队。因此,欧洲武装部队面临如何迅速把大量物资运往海外的需求。以前,欧洲一般采用铁路或海上运输的方式。战略空运或至少部分战略空运能力比较欠缺,而这种能力正是今后欧洲联合军事行动所必需的。这些逐渐增加的需求,使得战术运输机越来越不能满足军方的要求。

    “还是远水解不开近火啊!”随着登机梯缓缓的靠上胡维风中将所乘坐的专机。这位掌握着可以说是中国陆军最强地面突击力量的将军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论共和国的高层在尽多少努力,大多数的地面部队仍然不得不通过地面机动的形式开赴战场。“快看!那是什么?”突然身边正要提示各位首长可以离开座位的空乘服务小姐突然花容失色起来。因为在她的眼线之中,一个巨大无朋的怪物正逐渐遮挡住了窗外阳光。

    “这不可能!是俄罗斯的安-124‘鲁斯兰’型重型军用运输机。”转头望去,胡维风中将同样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作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安-124型军用运输机的性能全面领先于美国空军运载能力最大的c-5“银河”型运输机。150吨的运载能力,使得它甚至在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担任了为美国空军被扣留的ep-3型电子侦察机收尸的工作。如果通过这种重型军用运输机进行运输的话,每架安-124型军用运输机至少可以搭载2辆中国陆军的99型主战坦克。

    “只要提供足够的美圆,俄罗斯人可以用安-124飞机帮五角大楼运送防地雷伏击车辆到伊拉克去。所以租借给我们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国防军的总参谋部内,林太平正拿着花宁平刚刚与俄罗斯多家公司的飞机租借合同,向总参谋长曹阳上将汇报道。由于俄罗斯政府财政拨款问题,安-124型军用运输机的批量生产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收缩,目前共建造了56架该型机,其中有10架属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所有,6架属俄“飞行”公司所有,另有7架属“安东诺夫航线”公司所有,其它则归俄罗斯运输航空兵所有。为了获取这些安-124型军用运输机的使用权,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部利用花宁平以非军方的身份向俄罗斯的3家民用航空公司订立了价值12亿美元的租借合同,合同的内容即要求这些俄罗斯公司每天提供10架左右的安-124型军用运输机往返于中国国内的主要机场到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堡等地,提供“重型机械设备”的运输服务。

    “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是12亿美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关键还是我们自己的‘大飞机’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展翅。我们才这样处处受制于人。”

    曹阳上将说道此处,多少有些无奈。除了向俄罗斯企业租借安-124型军用运输机之外,在这次向巴基斯坦空运部队的代号为“星月快车”的行动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还与国际上的多家航空运输公司订立了飞机租借或转运合同。其花费之巨绝对可以称的上令人瞠目结舌。

    实际上围绕着中国自建大飞机的争论已经持续了20多年,所谓大型飞机,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中国目前仍然没有自行研制的大型运输机投入使用。而曾经的运—10项目更成为了中国航空业的一个深深的隐痛。而现代战争具有突发性强、节奏快、强度大等诸多特点,特别是物资耗费巨大、时效性要求极高,远非传统战争可比。因此,武装力量的快速部署,武器装备的快速投送对夺取战争主动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从某种角度上说,战略空中运输力量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就在曹阳上将的办公桌上,一架装有4台涡扇喷气发动机的大型军用运输机的3d模型效果图正呼之欲出。

    “这下重型装备的空运问题是解决了。但是2个快反集团军数十万之众毕竟不能全部通过空中运输。特别是后勤补给的问题,我们毕竟还没有美国人那样的财大气粗。不知道沿线兵站的建设情况进行的如何?”一边注意着跑道上正利用自身有如小型载重汽车般的起落架缓缓滑行的安-124型军用运输机,一边走下自己专机的胡维风中将不禁问道。

    “早在战役开始之前,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分区以及建设兵团已经完成了从乌鲁木齐经奎屯和库尔勒到喀什沿线的兵站建设。部队沿途行进的油料和补给都已经安排到位。”杜国生中将显然胸有成竹。“看来还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啊!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还是您老理解的透彻。”今天似乎得到了战神眷顾的胡维风中将显然有些乐不可支了,毕竟如果将部队通过内线公路网络机动到喀什再进行空中和地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推行,效率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那里,这还是我们兰州军区的前任副司令员—任令羽中将提出来的建议呢!不过当时计划入巴参战的只有我们兰州军区的第21和第47集团军,想不到这次来了全军皇牌的快速反应部队。当然建设兵团的存在也令我们的兵站建设事半功倍。”

    杜国生中将一边微笑着一边将兰州军区所进行的前期准备和盘托出。

    新疆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远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代2000余年,相袭至今。而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分布在东起东经

    9534-,西到东经7550-,南起北纬3530-,北至北纬

    4834-的广大地区,负责着所辖边境垦区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计有2019公里国境线的安全。

    这是一支由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延安保卫战、解放大西北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的第二军、第六军、原新疆三区革命中的民族军和由陶峙岳将军率领的原国民党新疆驻军起义官兵组成的部队。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军垦战士忠实地履行着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屯垦戍边神圣使命,以党、政、军、企合一的形式承担着“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三大任务,成为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复员的特殊部队。为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兵团成立后,迅速摆开了大规模屯垦的新战场,广大军垦战士,一手持枪,一手拿锄,向着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宣战。战士们风餐露宿,开渠引水,垦荒造田,建成了一片片绿洲,一个个农场,一座座水库,一条条渠道林带。一大批军垦新城镇在荒无人烟的处女地上诞生了。在过去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上兴建了众多新兴城镇,而这些新兴城镇在这次中国陆军向南亚的进军之中都担任着重要的补给据点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新疆建设兵团始终坚持着“寓兵于民”的特点,现拥有民兵14万余人,其中基干民兵7万余人,编为4个齐装满员的预备役师,146个营,706个连,分布于天山南北各个农牧团场、工矿企业、边境要地和战略通道。这些兵团民兵充分继承并发扬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在兵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新疆军区和兵团军事部的直接指挥下,现已成为维护新疆地区社会局势稳定、保卫中国西北领土完整的重要力量。在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兵团在原有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两圈一线”的部署模式。其中“两圈”分别指北疆环库尔班通古特沙漠部署的兵团团场,南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部署的兵团团场;“一线”则是指为了防备苏联而在塔城至伊犁沿原中苏两国边境一线展开部署的兵团边境团场。这一部属的完成基本奠定了兵团的分驻新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的基本格局。南疆地区:农一师驻阿克苏垦区,农二师驻库尔勒垦区,农三师驻喀什垦区;北疆地区:农四师驻伊犁垦区,农五师驻博乐垦区,农六师驻昌吉垦区,农七师驻奎屯垦区,农八师驻石河子垦区,农九师驻塔城垦区,农十师驻阿尔泰垦区。同时,还有农十一师驻乌鲁木齐垦区,农十二师驻哈密垦区,农十三师驻和田垦区。以及作为预备队工程建筑第一、二、三师。因此在任令羽的提议之下,新疆建设兵团早在数个月前便完成了动员工作,中国陆军各部队的沿途兵站建设完全可以得到建设兵团的全力配合。大量建设兵团所储备的粮食和副食品均已进入兵站系统,即便是油料和部分弹药也可以由建设兵团先行预制。

    “想不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的高瞻远瞩在今天竟令我们如此受用。”胡维风中将嘴上赞叹着共和国奠基者们的睿智,心头却不由得再一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六十八章:东成西就上

    由于深处欧亚大陆的腹地,新疆的春天总是要来得总是要比共和国的大多数省份迟一些。虽然已经是4月上旬,但天地之间却依旧还是灰蒙蒙的一片,由于迟迟没有降雨在沿着铁路线两侧的山丘之上仍然看不到些许的绿意,相反由于干旱卷着无数黄沙的大风却始终没有间断过。在敞开着车门的军列之中,一张张年轻的脸傍之上满是黄黑色的沙土,但是他们依据迎着风沙,眯着双眼注视着车外那不停移动着的景物,因为这便是他们即将远离的祖国。

    随着列车的行驶速度慢慢变缓,年轻的战士开始条件反射般的收拾自己的行囊。因为这几个月以来几乎不间断的铁路机动已经让他们形成了习惯,在他们的前方,或许便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当然所谓的终点,或许也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已。

    “挟翰海之雄风,携天山之灵秀。”站在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第一编组站”的奎屯火车站的月台之上,中国陆军第7装甲师政委吴酬勤少将望着远方书写着大漠豪情的广告站牌,耳边到处充斥有些嘈杂的铁马金戈。“抓紧时间下车,大家不要拉下什么东西。”在班长的催促时中,早已在这空气浑浊的军列之中待的有些头脑发木的战士们匆忙的背起各自的行囊和武器,从车厢内跃下月台在口令声中整队。而在月台的另一边众多和战士们一同奔袭千里的重型装备也正通过各种途径被卸下军列,然后被开往指定的集结地域。所有的军列都必须尽快的卸完,因为每天都会有无数车皮的人员和装备通过铁路干线从甘肃省内的预定地域开来。

    作为中国陆军铁路机动的终点站,被称为“戈壁明珠”的奎屯市是一座崛起在中国西北部的新兴工商业城市。它位于新疆西北部,地处天山北麓和准噶尔盆地西南缘。西距乌鲁木齐市253公里,石油重镇克拉玛依以南,东与塔城地区沙湾县相连,西与塔城地区乌苏市相邻。毗邻的国家级石化基地独山子和自治区农牧业生产基地乌苏市,形成了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带。近年来,以其超常规加速度发展,一跃而成为新疆北部交通、商贸、邮电、金融、信息和娱乐休闲区域中心。

    “谁又能想到我们这座如此现代化的城市才刚过而立之年?”面对着一路风尘仆仆的中国人民国防军陆军第7装甲师师长赵琅和政委吴酬勤,前来迎接的新疆建设兵团农7师师长王德龙大校及政委谢明瑞大校有些激动的握着两位战友的手说道。的确在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之中,奎屯长期以来都不过是一块牧民们逐水草而居时栖息的牧场而已。直到清代不过是乌鲁木齐至伊犁的一个小小驿站而已。如果不是数十万建设兵团的到来,这里恐怕至今依旧还是一片水泽而已。

    当由昔日野战部队第25师改编为了新疆农业建设第7师,并将师部迁驻在了奎屯之后。随着垦区不断扩大,团场不断增多。老一代的兵团人开荒造田,兴水利、排盐碱,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将一片片的荒原开垦成了良田。而新一代的兵团人又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兴建工厂,培育市场,最终让一个建市不过33年的行政区划成为了成为具有时代气息、文化发达、功能齐全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这次中央军委用兵西北,我们第7装甲师奉命在这里集结,恐怕难免要惊扰贵方了。”面对着这两位献身边疆的前辈,吴酬勤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是那里的话啊!咱们建设兵团的职工现在虽然大多已经不是现役军人,但是这么多年来与天斗、与地斗、偶尔还要和一些披着人皮的豺狼斗,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阵仗了,谈的上什么惊扰啊!”农7师师长王德龙大校哈哈一笑,便领着第7装甲师指挥部的众人驱车前往了设在奎屯市中心的师部所在地。

    中国陆军此次驰援巴基斯坦的2个快反集团军除第54集团军的第127轻型机械化步兵师和第38集团军的第113机械化步兵师已采用空中运输的方式由乌鲁木齐、库尔勒、喀什等地的机场飞往伊斯兰堡之外,其余地面部队均以地面公路开进的方式前往战区。其中第38集团军的第6装甲师、第112机械化步兵师及集团军直属防空旅、炮兵旅、工兵团、通讯团、防化团从玉门地区登车,经铁路机动至吐鲁番到乌鲁木齐一线下车,全军转为摩托化进行,经库尔勒抵达喀什。而第54集团军的第11装甲师、第160、第162机械化步兵师则由张掖、酒泉一线登车,经铁路机动到奎屯、昌吉一线下车,转为摩托化开进,经217、314国道直达喀什。而被总参谋长曹阳上将亲点,作为本次南亚战区总预备队的中国陆军第7装甲师则被“特别优待”足足在张掖等待了3个昼夜才最终赶上了西行的列车,由在列车上颠簸了36个小时才最终抵达了制定集结地域—奎屯。

    很多美国人所谓的社会精英在那场最终埋葬印度的战争之后向五角大楼的军官们追究过责任,特别是代表着美国国内传统强硬派、国会右翼势力、重工和军火行业的财阀的共和党议员们更在数年之后掀起了一场堪比“麦卡锡主义”的“中国间谍门”事件。共和党的议员整理出了长达4万页的报告,指责美国国防部在多起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