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离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等到下次见面,我一定把送给你的礼物带来。你愿意接受吗?”

    出宫休假前,长今和政浩见了一面,分手时政浩説了这样的话。长今激动地听着,突然感觉脸上冰凉。是雪,今年的第一场雪。下雪了,仿佛为了证明这冰冷阴险的王宫之中也存在融化冰雪的温暖。政浩的目光就像纷纷扬扬的雪花,飘在半空里,落进长今炽热的心底,渐渐地堆积。

    长今将出宫度过七天假期。前一天,大王一大早就感觉胃里不舒服,浑身直冒冷汗。御医为大王把过脉,怀疑是瘟疫,也就是传染病。

    吴兼护连夜赶来,内医院都提调、典医监*(朝鲜建国元年即19年设立的机构,负责医疗行政和医疗教育等事宜——译者注)判司等三医司长官全部聚集到了一起。长番内侍和提调尚宫也跟他们共同商量对策。

    “你确定是传染病吗?”

    吴兼护怒气冲冲地质问御医刘祥践。王后生下了儿子,吴兼护帮助侄女成为后宫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万一大王有个闪失,他辛苦累积的财产恐怕都有危险,他早就不满足户曹下属的宣惠厅*(朝鲜时代负责管理米、布和货币的机构——译者注)堂上的职位,何况万一大王变生不测,恐怕就这个职位都保不住。

    “脉盛且躁,伴有恶寒、发烧、耳朵肿胀疼痛,这是传染病,而且很可能是大头瘟。”

    大头瘟又名雷头风,虽然是常见的传染病,但是死亡率很高。

    “肯定是传染病吗?”

    “传染病刚刚控制不久,现在又来了吗?”

    “今年夏天水灾严重,天气本应该转冷,却还是这么暖和,所以导致瘟疫猖獗。”

    传染病一般发生在该冷而不冷,或者该热而不热的时候,尤其是大头瘟,通常在反常的天气下受感染。

    “那可怎么办呢?就算是传染病,总不能把大王隔离开来,万一消息传开,不但朝廷,整个国家都……”

    “所以一定要趁早治疗,并且务必控制住。你想好处方了吗?”

    “首先为大王针灸,再服既济解毒汤,如果三四天之后仍不见效,只好服用荊防败毒散了。”

    “大头瘟这种病,尽管邪气旋转于身体最高处,却不能单纯使用压制性药物。性凉的药物需要晾干或炒熟之后才能服用,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事态重大且情况紧急,所以必须当即开方施治。大王服过既济解毒汤后,听从刘祥践的劝告躺下了。为了让药性运行通畅,服完既济解毒汤必须躺卧。

    趁着长今出宫休假的机会,令路在翻找她的房间。事情起因于一句话,崔尚宫气得咬牙切齿,“长今一定是用了什么手段”,为了安慰崔尚宫,令路随口説道。

    “准备太后娘娘的寿宴时,我曾经偷偷看了她一眼,她好象在偷看什么书。”

    “书?”

    起先以为是被最高尚宫没收的秘籍,然而那本书崔尚宫早就倒背如流了,并没有记载什么石锅、莲叶叫花鸡、蒜汁等绝招。何况从丁尚宫的人品来看,她也绝不可能把书交给长今。

    虽然比赛失败了,但崔尚宫并没有打算放弃最高尚宫的位子。现在丁尚宫还在位,在移交韩尚宫之前,不管使用什么手段,一定要想方设法阻拦她,所以必须找到借口,能够一举将她们全部赶走。

    崔尚宫暗地里让令路去找那本书。她吓唬令路説,如果韩尚宫做了最高尚宫,长今做了御膳房尚宫,你就会成为沾在手指头上的饭粒,任人揉捏。于是令路充满了斗志,就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结果令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由此,崔尚宫得知长今原来是朴内人的女儿,顿时陷入了深深的恐惧。

    万一长今发现这件事,别説是最高尚宫的职位,就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全。看来她还不知道母亲被人喂死药的事,无论如何,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要将一切扼杀在摇篮里。怪不得有她在,什么事情都碍手碍脚,原来她是朴内人的女儿。如此看来,她们母女与崔氏家族真是不共戴天了。

    大王非但没有好转,病情反而更加重了,郁闷、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后来,大王生病的事传到太后耳朵里,整个王宫都随之躁动起来。原计划不奏效就服用荊防败毒散的刘祥践,现在不再给大王用药了,只是沉默,什么也不説,看来十分异常。长番内侍接连催促,他也磨磨蹭蹭不肯行动,用药时却要求所有的人都回避,理由是害怕传染。

    长番内侍不以为然,却瞒不过毒蛇般的提调尚宫。预防措施已经做了,石雄黄、羚羊角、雌黄、白矾、卫矛皮等碾成粉末装入绸缎口袋,挂在随处可见的地方,再用染色的绸布包起来,在大殿院子里焚烧,然而还是不放心,又把香油滴到纸上,或者在纸片上敷以石雄黄粉末,涂在鼻孔,这才能进入大殿。分明是有特别的因由,刘祥践才让大家回避。

    提调尚宫派崔尚宫到内医,了解刘祥践的汤药里都用了哪些材料。人参、茯苓、白术、芍药、甘草、神麴……不但调查出荊防败毒散的材料,还了解到他给大王用了参术健脾汤。参术健脾汤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腹部充气、腹痛,或因消化管黏膜浮肿引起的呕吐。

    提调尚宫接受了崔尚宫的提议,没有立即禀报,而是单独叫来了刘祥践。证据确凿,刘祥践也无法狡辩,只好如实招来。

    “我以为是传染病,其实是消化不良。”

    “可恶之至!身为御医却连消化不良都不能区分,还敢当做传染病开方子?”

    大王原本因消化不良而全身肿胀,却服用了大黄、黄连等去热药材,病情当然就恶化了。另外,为了使药劲迅速作用全身而让大王躺着不动,这也是不对的。

    “你恐怕性命难保啊,打算怎么办吧?”

    “你説怎么办才好呢?”

    御医诚惶诚恐,最后与提调尚宫、崔尚宫达成了协议。长今的出宫休假让崔尚宫感觉十分遗憾,但只要抓住了韩尚宫这个诱饵,长今肯定会乖乖就范。

    内医院的诊断下来了,传染病根在食物,而且正是前一天晚上的御膳。消息传来,御膳房立刻乱成了一锅粥。当天值班的韩尚宫和最高责任人丁尚宫都被传去受审。韩尚宫不停地解释,晚餐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她的表情理直气壮,毫无动摇。

    其实从味道和营养等方面来説,御膳的确完美无缺。准备蟹酱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通知生果房不要做柿饼。柿子有收敛之功,若与蟹酱同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食物中毒等。

    御膳房和生果房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也没有玩忽职守,问题是大王在朴敬嫔那里用过了柿饼。当然,柿饼也仅仅引起了消化不良,御医宣称大王患上传染病就把事情闹大了。

    韩尚宫不明真相,就连满心想要陷害韩尚宫的刘祥践也是郁闷至极。韩尚宫因为莫须有的罪过郁闷,刘祥践的郁闷却是韩尚宫身上根本找不出任何可疑之处。尽管御医诊断出病因在于食物,但仅凭这一点还不至于置人死地。另外,不管是传染病也好,还是其他什么病也好,大王病情始终得不到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説,首先应该追究御医的责任。

    原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彻底除掉劲敌,退居幕后的两位尚宫又正式登台了。崔尚宫示意监察尚宫注意观察王后身边的动静,于是监察尚宫在大造殿础石下面发现了符咒。诅咒王后腹中胎儿由男变女的符咒又一次粉墨登场了。早已被崔尚宫她们买通的算命先生指认施符者是韩尚宫,事情便无休无止地扩散开来。

    此时,早就暗中流传的问题重新浮出水面。长今从德九那里听来消息,匆忙赶回王宫,而韩尚宫已经被交到义禁府了。义禁府动用乱杖之刑,逼迫韩尚宫交代幕后指使人。丁尚宫也被带走了,御膳房的尚宫和内人们一一被叫去问刑。

    “不可能……不可能……”

    面对难以置信的事实,长今欲哭无泪。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只有政浩,偏偏他又出差在宫外。长今当然不会知道,当时政浩正赶往成均馆学田。政浩通过内禁卫长向上通告了丢失人参被送往崔判述商社的事,然而上边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为了得到更确凿的证据,政浩决定再次前往学田。

    烦恼不堪的长今夜不能寐,最后决定去见王后。除了王后,没有人愿意澄清这个事实。自己曾经因为符咒被关进仓库,又因为母亲的料理日记而蒙受不白之冤,如果需要的话,长今愿意説出一切,甚至包括连生看到今英的事。韩尚宫就要死了。韩尚宫已经站到了死亡的门槛,还有什么需要掩藏,还有什么必要守口如瓶?

    长今首先求见长番内侍。比赛的时候每天都能见到长番内侍好几次,可没事的时候想见尚酝大人一面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也无法相信,现在正打听着呢。有权力下令重新调查的只有大王一人,可是大王正躺着养病,你就别异想天开了。太后娘娘寸步不离,连个説话的机会都没有。还要避开提调尚宫的眼睛……”

    “那我可不可以跟太后娘娘説几句话呢?”

    “现在太后娘娘眼里只有殿下。我会想办法禀告大王的,你再着急也只能耐心等候。”

    “没时间等了,尚酝大人您比谁都清楚!据説天下一流的勇士也受不了内禁府的乱杖刑,请您先帮我让义禁府停止用刑吧!”

    “嗬,这可是桩大案子,我也伸不上手,弄不好我还会牵扯进去。”

    长番内侍并非不愿帮忙,凡是对韩尚宫和丁尚宫有好感的人都难以安心。

    “那么,请您允许我面见王后娘娘!”

    “你要见王后娘娘?你神经还正常吧?”

    “当然正常!”

    “她可是受打击最大的人,你现在见王后娘娘做什么?”

    “正因为这样,我更要见王后娘娘。我有话要説,请您让我见一见吧。”

    长番内侍窘迫地思索着什么。等待长番内侍开口的短暂瞬间里,长今焦急如火,血都快要烤干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派人通知你的,你先回去吧。”

    “您是説帮我这个忙了?”

    “我会去説説看的,不过,至于见你还是不见你,那就是王后娘娘的事了。”

    回到住处之后,长今专心等候有人送信儿来,真是如坐针毡。想到此时此刻仍在忍受酷刑折磨的韩尚宫,她一刻也坐不住。夜深了,长今心乱如麻。长番内侍那边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就算王后娘娘拒绝见面,可总该送个信吧。也许长番内侍最终选择了明哲保身。

    再也不能等下去了,长今猛然起身朝大造殿走去。万一韩尚宫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也就活不成了,不,是不想活了。反正是将死之人了,闷声不响地死还不如喊上一通呢。

    去往大造殿的路上警备森严。符咒事件发生后,王宫之中进一步加强了警备。然而长今不像从前那样躲躲藏藏了。在宫里生活久了,大体上也了解了禁军的警备体系。所谓禁军,就是禁军三厅,即负责王室警备工作和大王安全的内禁卫、兼司仆和羽林卫等三厅武官。

    他们负责大王寝宫周围的守备工作,这样的地区一般人禁止出入。宫里设有四处卫将所,武官们轮流值班,巡查长官都带有掷奸牌,就是身着卫服、便服的巡查长官为了搜查犯人而带在身上的圆形木牌。

    长今藏在卫将所附近的殿阁下面,算好交接班时间然后翻墙越入大造殿。她穿的是裙子,翻墙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情况紧急,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不知道是不是裙角被刮住了,脚踩地面的瞬间,瓦片叽里咣啷地掉了下来。

    “什么人?”

    伴随一声严厉的叫喝,一个黑影正迅速朝这边移动。声音出自大造殿门前。长今落脚的地方是建筑物侧面的围墙底下,只有一棵低矮的龙柏树可以藏身。

    在中宫殿侍女尚宫的监视之下,长今被禁军士兵带走了。面对闪闪烁烁的火把,长今几乎睁不开眼睛。窒息般的恐怖退却了,心里反而平静下来。

    “你究竟是什么人,竟敢翻越中宫殿围墙?”

    “请允许我面见王后娘娘!”

    “你……你这女人!一个内人竟敢在这里胡説八道?”

    “我有紧急事情禀告。请您允许我面见王后娘娘。”

    “现在我才看出来,你不就是太后寿辰那天参加比赛的内人吗?哈哈,原来跟那个写符咒的韩尚宫是一伙的!”

    “我就是为这事来求见王后娘娘的。求求您了,让我见王后娘娘一面吧。”

    “来人!立刻把她押送义禁府!”

    长今上气不接下气地被强行拖走了,但她还是拼命地呼喊,期望自己的声音能够引起王后娘娘的注意。

    “王后娘娘!王后娘娘!”

    此时,王后娘娘正和太后一起守在大王身边,根本不在中宫。

    “王后娘娘!我是长今,王后娘娘!”

    长今撕心裂肺地呼喊,那泣血的悲鸣只能成为一声声空虚的颤音,返回到自己的耳朵。

    明明落在附近的草丛中,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那是祖父生前最爱惜的箭,听説是一位武官朋友送给他的。桃木箭槽,缀以野鸡翎,箭杆上刻着祖父的名字,还漆了金箔。

    草长得很高,总是缠住脚腕。政浩手脚并用,一步步艰难前行,不料右脚突然一歪,身体就如闪光般跌倒下去,原来这里是个陷阱。

    “呃啊!”

    在惨叫声中,政浩毛骨悚然地醒来,声音是他自己发出来的,而且身体下面湿漉漉的。太真切了!政浩甚至感觉现在房间里的一切都像是梦中的情景。郁闷而不祥的氛围笼罩着政浩,吃完早饭,立刻启程上路。路还是从前的路,比起不久前与长今一起回宫的时候,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致,那么遥远,又那么凄凉。

    政浩赶到时,一切都已经结束了。韩尚宫身受剪刀周牢*(一种残酷的刑罚方式)之刑,惨死狱中。丁尚宫也因病情恶化告老还乡。

    听到端庄而文雅的韩尚宫的死讯,政浩惊讶得不知如何是好。

    “长今!”

    刹那间,政浩几乎疯掉了。

    据説早在四天之前,长今已经被发配到济州监营做官婢了。如果是去济州岛,应该在海南乘船,路途遥远,就算是个健壮的青年男子昼夜赶路,还要走上半个月。若是连夜骑马追赶,或许能赶在上船之前远远地看上一眼。政浩两眼冒火,手执缰绳昂首疾弛。

    一路之上雨雪交加,有时根本看不见前方。即便如此,政浩也不肯下马休息。只有寻找客栈喂马时,政浩的双脚才能着地。肚子越饿、越是感到困倦、越是严寒袭裹双颊,就越不能停留。政浩想到自己身为男儿尚且如此,那长今会有多么寒冷,多么艰难,又将是多么失落。或许她连双皮鞋都没穿上,在这严寒天气里,单靠一双薄袜和胶鞋怎能支撑。每每想到这些,政浩不禁血泪横流,揪紧了缰绳。

    眼前是一片整齐的竹林,政浩以为只能向竹林里走了,却突然涌出一座高山。白雪皑皑的银岭之下,茂密的冬柏林绿如泼墨,树叶缝隙间冒出了花骨朵。这里是月出山。

    五花大绑逶迤而行的罪犯队伍刚刚消失在蜿蜒小路的尽头。政浩更急了,打马如飞,紧紧跟在队伍后面。

    “请问这里有没有一位叫徐长今的女子?”

    这些人饥寒交迫,加之疲惫已极,所以没有人回答政浩。仿佛就连抬头看他一眼都很吃力,一个个低垂着深陷的眼睛,跟着前面的人。心急如焚的政浩往来穿梭,跑来跑去寻找长今的身影。为了躲避扑面而来的雪花,所有的人都低头走路,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就在这时,政浩看见一个红色的蝴蝶结,宛如皑皑白雪中盛开的冬柏花。看见蝴蝶结,政浩的眼圈顿时红了。

    “徐内人!”

    长今大吃一惊,回头环视片刻,终于认出是政浩。干裂的嘴唇翕动不已,仿佛想要説什么,只是距离太远什么也听不见。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满心遗憾地以目传情。

    此时此刻,政浩再也不能策马向前。

    “请让一让!”

    政浩跃下马背,拨开人群正要上前,一名军官走过来将他拦住了。

    “我是内禁卫从事官闵政浩,请让我看她一眼,然后立刻再走。”

    “不行,难道您不了解情况吗?”

    “我不会耽误太久的。一点面子也不给吗?”

    军官刚刚流露出强硬态度,政浩便先把自己的职位抬出来。对方略微犹豫了一会儿,却仍然不忘自己的本分。

    “不行,请您赶快离开吧。”

    “这是我心爱的女人,她这一走,也许我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我也想给您网开一面,可他们都是大逆不道的犯人,应该受到严惩。大王有旨,任何人不得接近。”

    “既然如此,你总该允许我把这个交给她吧。”

    政浩也换成了求情的语气。军官无法继续阻拦,只好使了个眼色让他尽快离开。

    长今伸长脖子往这边看,脚下连连踩空。当她身体摇晃时,政浩的心脏也随着她的节奏颤抖。政浩从袖子里取出三色流苏飘带,递给长今。他们用力伸出手臂,却总是碰到别人的身体,避来避去,始终不能碰到一块儿,这样反复几次都没有抓到。当长今的手好不容易抓住流苏飘带的穗子,政浩突然有一种带她逃跑的冲动。在政浩的心里,理智与冲动做着激烈而残酷的斗争,全身的骨头也都隐隐作痛。

    “一定……一定要回来……我等你……”

    不知道长今有没有听到这句话,雪越下越大了。长今刚想开口説些什么,突然被后面的人推了一把,政浩的脸立时消失不见……

    政浩愣在当地,怅然若失地目送长今的背影渐行渐远。红色蝴蝶结在白雪中轻盈舞动,一会儿像冬柏花,一会儿又像血珠,再过一会儿就完全消失在视野中。

    政浩一路追随犯人的队伍,中间隔开一段距离,不让军官发现他的行踪。队伍前进,政浩跟着一起前进;队伍停下来休息,政浩也跟着停下来休息;队伍睡觉的时候,政浩就在他们附近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就像很久以前天寿跟踪明伊时那样……

    船向远方缓缓驶去,政浩伫立在风雪中目送渡船走远,直到它变成一个遥远而又模糊的点。

    刨地为坑,放入水桶承接雨水,这样的奉天水可以用来洗衣服。如果以竹筒接水,放置一段时间以后也可以食用。不过,如果时间允许,长今还是会到远处海边的龙泉台去。即使雨水再多,还是很快便渗透到了玄武岩下面,直至地底,继续往下流,最后变成龙泉之水涌上来。水桶挑水,回来后倒入大水缸,这是由来已久的习惯。

    海边有一块孤伶伶的大石头,据説是很久以前喷发的熔岩冷却凝固成了龙头。还有人説那是龙王的使者,来到此地挖掘长生不老之药,却被山神的利箭射死了。涨潮时,岩石的形状宛如蛟龙探头。正欲探出海面却又凝固的龙头岩啊,每当看到它时,长今就感觉它像自己的命运一样悲凉。

    大海辽阔而宁静。如果游过去,説不定可以到达海南的某个角落,仿佛政浩依然站在渡口。从汉阳到海南足有千里之遥,然而比起眼前的大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遥远。汉阳距离这里太远了,长今呆呆地望着大海,眼泪情不自禁地掉下来。

    三月份,这里的天气已经很暖和了。玄武岩上有密密麻麻的小洞,南芥在石头缝里冒出了白色的叶子。长今提着水桶回来的路上,每一条垄沟里,每一堵石墙上,都洋溢着春日的阳光。

    济州监营有一块写有官德亭三个大字的匾额,尽管每天都能看见,然而每次都是潸然泪下。听説那是世宗大王的第三个儿子安平大君的手笔,“非罪大恶极者,不流配”,只有重刑犯才能发配到这里。唯一能让长今感觉到王宫气息的东西就是这块匾额了。

    官德亭是世宗大王时代的济州牧使*(高丽时代以及之后的朝鲜时代管理各牧的正三品文职官员,牧是高丽和朝鲜时代的的地方行政区域——译者注)辛淑晴修建的亭子,用来训练士兵和修炼武艺。成宗时代的牧使杨瓒重修官德亭,并保存至今。高丽时代以后,倭寇不断入侵,杀人、放火、抢劫已是家常便饭,为了抵御倭寇的侵袭,世宗19年设立了三城、九镇、十水战所、二十五烽火台及三十八烟台等防御设施。

    太宗16年设置牧使,分为东、西两县,东边为旌义县,西边为大静县,由县监进行管理。

    济州监营门前的庭院里乱得就像一锅热粥。新任判官即将赴任,又是打扫卫生,又是准备食物,官员和官婢们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监营的长官是观察使,但是实质性的职责几乎都由其手下判官承担。

    “我还以为你沉进海底了呢。説是挑水,结果一去不回,你到底在干什么呀。这里不是有奉天水吗,为什么非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挑龙泉水?”

    郑氏发现了长今,啧啧地咂着舌头唠叨个没完。她原本是贵族家的夫人,在守节期间与人私通,沦落为官婢。她比长今年纪大,所以长今想对她有礼貌,但她非常讨厌别人把她当成贵族。那语气仿佛在説,一个荡妇不需要得到你的尊重。长今暗中猜测,与之私通的男人大概是个贱民。

    “户房找了你好几次,问你宴会的食物准备得怎么样了。”

    听説户房找自己,长今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监营之中,在观察使手下还有中央任命的都事、判官和中军等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