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张绍曾等人驻扎的,虽然不及孟恩远自己住的那间豪华宽敞,但好歹也是一处乡下地主的标准大宅了。只是他倒是没有料到,他才把这宅子让出一天不到,转眼就成为了被软禁于此的一名囚徒。
张绍曾固然客气的说要请各人喝茶,但他不过是将众人丢在了宅内的厅堂上,让蒋百里看守着这些人,自己则忙着起义的诸项事务去了。
厅内二、三十位人员中,以孟恩远、潘榘楹、袁金凯三人的地位最高,他们此时的心思也最为复杂。像其他军官既然决定投靠了革命党,干脆就该吃吃,该喝喝,等待一切尘埃落定了。而这三人的前途都在朝廷这边,完全不清楚他们投靠了革命党之后还有没有出头之日,自然就心神不宁了起来。
他们坐在厅内,其实心里很是纠结。他们既希望第二十镇的起义不要那么顺利,这就说明人心还是向着朝廷的;却又担心起义不顺时,自己会成为起义官兵发泄怒气的对象。
只是他们纠结的并不久,很快镇子外面就传来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这是第二混成协和第二十镇的起义将士们汇合后发出的欢呼。听到这外面传来的呼喊声,厅内的众人就知道起义不可能失败了。夹在中间的第二十三镇官兵,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什么自杀性行为的。
从袁金凯下火车开始,到张绍曾发动起义成功,此时不过才过去了一个小时40分钟而已。再过了一个半小时,从哈尔滨方向过来了一辆三节车厢的列车停靠在了蔡家沟站。张绍曾很快就把车上的人迎回了镇内的起义指挥部去,即原孟恩远占据的大宅中。
代表这哈尔滨革命委员会前来接洽起义军的,是前哈尔滨同盟会的梁廷栋和前同盟会辽东支部的鲍化南。张绍曾、蓝天蔚等人对于梁廷栋还不怎么熟悉,但是对于鲍化南却是见过几面的。因此在交谈了几句之后,谈话的气氛就很快活络了起来。
张绍曾很快就单刀直入的对着两名革命委员会的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光是我们起义的部队就已经达到了近2万之多,而在我们的身后,除了长春尚有两路巡防营总计不会超过8000人的兵力外,奉天、锦州可谓是一片空虚。
我认为眼下革命军应当和我们联手攻下长春,然后再继续南下光复奉天、锦州,直到山海关。则整个关外地区就可全部光复,而朝廷也就难以调集兵力出关了。”
对于眼下革命局势的剧烈变化,鲍化南也是真的有些兴奋过度了,他连连点头附和道:“张统制说的不错,只要我们以快击快,在清廷没有反应过来打下了长春、奉天、锦州,再占住了山海关,朝廷就算是想要调兵北上也未必来得及。封住了山海关后,我们再转头光复整个关外,整合了东三省的力量之后就能整军入关了…”
不过梁廷栋很快就打断了同伴的话语,看着张绍曾说道:“南下的计划现在还不着急谈起,根据革命委员会的作战方略,眼下夺取长春是可行的。
但是夺取了长春之后,究竟是立刻南下奉天、锦州,还是立足于长春先消化了吉林省这块地方,这还要再进行讨论。
吴主席和大部分同志都认为,眼下最为重要的,是把革命理念深入到群众中去,让他们成为革命的支持者,而不是急着扩大地盘。假设革命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那么我们和满清之间的作战就有可能沦为单纯的军事对抗,而以满清现在所掌握的军事力量和物质资源,革命军显然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此外,革命委员会虽然乐见革命力量的壮大,欢迎一切进步力量加入到革命中来,但是有一个问题还是应该先说清楚的。第二十镇、第二混成协、第二十三镇的起义官兵,究竟是否愿意接受革命委员会的领导,并服从于革命委员会颁发的军事条例?”
梁廷栋的问话顿时让屋内的人沉默了下去,站在张绍曾身后的一人突然发声道:“革命委员会虽然领导了黑龙江和吉林的革命行动。但是我们同盟会中部总会认为,中国革命还是应该统一在一个领导机构之下的。假如革命委员会愿意服从于同盟会中部总会的领导,那么我们愿意支持革命委员会成为关外革命的领导。”
有人在梁廷栋耳边说了几句,他才知道这位出声的乃是同盟会中部总会派出的代表邱丕振。梁廷栋思考了片刻后问道:“革命委员会是否服从同盟会中部总会的领导,这需要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们讨论决定,不是我可以回答的问题。不过我倒是很想请教这位邱代表,同盟会中部总会对于革命委员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持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