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了学校,贺四海又把张青云领到了一家保健酒厂。
车子停在大门口,张青云看到,大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清溪县柳林保健酒厂”几个烫金的大字。
柳林保健酒厂是柳林乡最大的一家私人企业,年产值两千多万,产品畅销省内外,是柳林乡的第一纳税大户。老板是一个浙江人,姓倪。倪老板原来是做中药材批发的,六年前到过柳林乡,看中了这里的中药材和各种山珍,于是就萌发了搞一个保健酒厂的想法,和当地政府一接洽,得到柳林乡和清溪县政府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种手续很快就办好了,政府出面在柳林乡的边缘地带给他征了三十多亩地,倪老板投资八百多万,就建设了这个保健酒厂。
张青云下车后,就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从院子里急匆匆地走出来,一见张青云,连忙微笑着伸出手,说:“张书记您好!欢迎啊欢迎!”
旁边的贺四海介绍说:“张书记,这个就是倪老板,倪有福。”
张青云一听,笑着说:“你这个名字好。”
倪老板说:“都是爹妈起的,还不错,我是挺有福的。”
张青云听他的口音,感觉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于是就问他:“倪老板是哪里人?”
倪有福说:“浙江金华人。”
张青云问:“你什么时候到这里投资办厂的?”
倪有福说:“六年前吧,当时我到这里收购中药材,一看这里山清水秀的,中药材很丰富,还有很多种山珍,就萌发了搞一个酒厂的想法。”
张青云问:“你这个想法好,现代人都非常注重保健,你把传统的中医、中药文化和现代工业结合起来,搞出来一个市场前景很好的产品,这是你能够成功的关键。”
倪有福笑着说:“张书记说的非常对,我当初就是这样考虑的,中医、中药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现代人得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病,说实话,有些病是没办法治好的,我们中医讲究治未病,我就想了,从日常的饮食入手,开发出一种有保健功能的酒类产品,肯定是有销路的。投产第一年,我们的产品就做到了五百多万的销售额,在省内一下子就打响了。去年的销售额是两千六百万,今年我们有望突破三千三百万。”
张青云说:“好,你做得越来越大,这里的老百姓才能越受益啊!”
倪有福说:“我这个厂子,现在雇佣了当地的农民工有一百二十多人,现在他们每个月都有一千六百多块的收入,还有统一的宿舍、食堂,他们说,自从在我这里打工后,都不愿意出去到外地打工了,收入不稳定,离家还远。现在在家门口工作,还可以照顾家里,两口子也不两地分居了,感情也好了,小孩、老人也可以照顾了,非常好。”
贺四海插话说:“我们柳林乡要是像你这样的企业再有个七八家,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我这个乡党委书记,也威风起来了。”
乡长马宝军插话说:“张书记,去年老倪这个厂子,纳税是230多万,是我们柳林乡第一大户。你看,那上面有个牌子。”
张青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大门左边一块一尺多宽的铜牌上面写着“清溪县重点保护单位”。
马宝军说:“在我们这里,老倪这个厂子就是我们乡里的大熊猫啊!”
倪有福笑着说:“多谢贺书记、马乡长的关照了!”
众人陪着张青云往车间里走。
张青云看了看酿造车间、蒸馏车间和包装车间,只见参加生产的工人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带着帽子、口罩,管理还是挺规范的。生产线上一瓶瓶的酒出来后,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装箱,打包。叉车开进来,运到旁边的仓库里。仓库门口停了一辆大货车,搬运工人正在一箱一箱地往上面装生产出来的产品。
张青云问倪有福:“倪老板,你现在最希望政府为你做什么?”
倪有福想了想说:“修路。我们的产品运输成本太高了,我们的各种设备、包装箱、商标什么的,都是外面的工厂生产好后,送到柳林这里。我们的产品生产好后也要翻过两座大山,才能运出去。太麻烦了,什么时候县城到这里通了高速公路,那就方便了。现在进一趟县城,四十多公里,要走两个小时左右。碰上堵车,多长时间到,那更是没准了。我是商人,要和天南地北的人谈生意,时不时地就要进城,路不好走,就会耽误不少事。上一次一个广州的老板来这里谈合作的事情,一听进柳林这里看看厂子,来回要一天时间,人家就不干了,说耽误行程,飞机票已经订好了,还有其它的事情,于是就没有合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