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司的都督陈乾轮已经去翰林院找过我了,说是受了你的意,亲自登门致歉,如果我不原谅他,殿下不会放过他。”
唐昕笑着说道,脸上满是感激。还从没有一个正三品的大员向他一个小小的教习那么卑躬屈膝的。
“以你的性子,肯定没等他说完就原谅了他。”
李芙摇着头说道。
“被殿下猜中了,的确如此,当时真的令小弟诚惶诚恐,没想到连堂堂的都城兵马司督督都得看我的眼色行事。”
唐昕苦笑着说道。
“那是因为他犯了错,如果不是,他也不会那么放低自己的身段,我是谁啊?只不过是个储君。如果没有陛下,谁又会多看我一眼?”
李芙着自嘲道。
听了李芙的话,唐昕愣了一下,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李芙这么真实的一面。
“总之,多谢殿下了。”
唐昕拱了拱手,再次道了一声谢。
虽然他是唐羽的独子。
可是他向来不善与人交好,身边也没什么朋友。
所以自从那日之后,便将李芙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甚至他内心还有一种不可告人的想法。
“再谢我就要生气了,举手之劳而已,再说了,我李芙的朋友,不是什么人都能随意欺负的。”
李芙笑了笑,认真的说道。
唐昕心里一暖,不再言谢,但是双眼之中却充满感激。
从此之后,二人时常相见,有时李芙还会请唐昕来东宫饮酒吃饭。
弄得每次去了都是面红耳赤,只顾饮酒,不敢多看。
有些事,非人力所及,奈何天意如此。
但有些事,却努力就能找到破绽。
很多都以为这事情就这样了。
包括李佑也以为如此。
六月的一天。
“咚...咚...”
正在君臣百官在一如往常的时候,突然一阵鼓声隐隐约约的传进了大殿之中。
“嗯?什么动静?”
李佑露出了疑惑,张望着问道。
“陛下,好像是从皇宫外城传来的响动。”
陈海燕站在一侧,仔细听了一下,缓缓答道。
“好像东门方向...”
“登闻鼓!?”
唐羽也转过了身,侧耳倾听着不停传来的响动,微微皱着眉头,紧接着突然惊讶的喊道。
听到唐羽的话,李佑的脸色突变。
“陛下...”
陈海燕面露惊恐,有些慌乱的看向了朱元璋。
“派人去看看,何人鸣冤击鼓!?”
李佑面色凝重,沉声说道。
“是。”
一个女官急忙答应了一声,快步向外走去。
登闻鼓,还有一个名字,称为鸣冤鼓,形成于汉朝,李佑称帝之后,效仿宋朝,在皇宫东门处设了此鼓,形象工程嘛。
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爱民之心。
说是为的就是让那些蒙冤之人击鼓告御状。
但是这么多年了,也没人敲过。
登闻鼓响之后,禁军立刻出动,将击鼓之人拿下,经过审问之后,立刻带着审问结果来到了大殿。
“何人击鼓鸣冤!?”
李佑沉着脸,瞪着前来奏报的官员沉声问道。
御前鸣冤,在历朝历代之中都是大事,他无法忍受在自己的治国之下居然会有如此大的冤屈会逼着人击响登闻鼓,这说明朝中一定有人贪赃枉法,而他却浑然不知。
“回禀陛下,是从琼州来的几名百姓,他们状告兵马司都督陈乾轮曾在琼州征收赋税之时手段毒辣,异常苛刻,甚至还有用烙铁烧人之事,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无处申冤。”
这位叫罗浩的御史看了一眼李佑,低声回禀道。
“什么?!”
“竟有此等事?!”
李佑一听,瞪大了双眼,厉声喝道。
“根据这些人的诉状,的确如此。”
“只是现在此事到底是真是假还未可知,或许还需详查。”
罗浩迟疑着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毕竟牵扯到三品兵马司都督。
“我记得陈乾轮在琼州当都督已经十多年,此事距离如今已经过去那么久,他们为何现在才想起鸣冤?!”
李佑迟疑着问道。
事情一出,李佑就知道这应该是李芙的安排。
但是自己作为老子又不能戳穿女儿,只好继续问一下。
有意思。
“据他们所说,当时也有人向当地县衙上报过,可是当地县衙只是询问了事,此后便没有了下文...”
罗浩迟疑着答道,说完便低下了头,因为他看到了李佑因为憋笑而憋红了的脸庞。
“简直岂有此理!竟然知情不报,包庇纵容!难道要反了不成?!”
李佑一听,配合着拍案而起。
“陛下,息怒...”
一旁的唐羽看到如此愤怒的李佑,急忙安慰。
罗浩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传那几个百姓入宫觐见,朕要亲自问问他们!”
李李佑饶有兴趣沉声说道。
罗浩答应了一声,急忙匆匆离开,回去提人。
“丞相。传朕旨意,召御史大夫陈宁进宫!”
李佑紧接着扭头看向了唐羽道。
“是,陛下。”
唐羽答应了一声,立刻命人去传旨去了。
另一边,御史大夫孟晨突然收到了一封手书,打开看过之,打开看过之后,脸色大变,急忙命府中仆人备好了马车,火速赶往皇宫...
皇宫。
几名穿着破旧,身形瘦弱的百姓此时正胆战心惊的跪在大殿之中,一个个深深将头埋于地上,不敢直起身子。
“朕听说尔等要状告陈乾轮手段残暴,虐待无辜百姓?!”
李佑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几名百姓,沉声问道。
几名百姓听闻皇帝的问话,身形一震,谁都不敢率先回话。
“朕在问你们话呢。不用担心,抬起头来说话。”
李佑一看,连忙语气变温柔起来。
“陛下要听你们亲口说,有什么话现在可以当着陛下当面奏报了,不必担忧。”
罗浩扭头看着几名百姓,低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