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以后双方所要形成的态势。”
韩行讲完后,张维翰紧接着说:“我非常支持韩参谋长的意见,这也是南征军的意见。至于你们51军怎么决定,那还得你们自己拿主意。”
于学忠倒是一个非常民主的人,这个时候,也想听听51军内部对这场战役的看法,于是说:“我们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说错了不要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各人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别到时候埋怨沒有给大家说话的机会。我们51军以后应该何去何从,各人都说说,”
第113师师长周光烈首先发言说:“我看今天的战场形势还是不错的吗,不要这么草木皆兵。有南征军的空军支持,别说再打上个三天五天,就是再打上个十天八天,我看也是有把握的。等打到实在是不能再打了,再退到大别山里也不迟。”
第114师师长牟中珩却不同意周光烈的看法,他说:“我倒是支持南征军韩参谋长的看法,别看日军现在沒有进攻行动,就是在昨天的进攻中,他们好像也沒有拿出真正的实力來,进攻只是试探性的。可别忘了他们是只恶狼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发疯了,一口咬下來,我们就吃大夸。与其在六安城和日军拼得鱼死网破,不如早做撤出六安的准备,我们就紧紧地背靠着大别山。他们进,我们就退,监视着他们,寻找着战机。如果他们避开我们往西迂回,我们就紧紧地粘住他们,不远不近地跟着,寻找着战机。我就不信,老虎沒有打盹的时候,只要他们打盹了,我们就狠狠地咬他们一口。”
韩行心话,别看这个牟中珩,倒是和自己的战术思想比较接近。
又有几个51军军官发了言,不外乎两种意见,一种是继续在六安城拼命防守,消耗着日军,另一种是积极防守,背靠大别山,步步为营,层层阻击。两种意见争论不下,谁也沒有说服谁。
时间紧张,会议不能无限制地讨论下去。于学忠看到火候已到,对大家摆了摆手,大家知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当家人要说话了。于是,都端正了姿势,在听从军长于学忠的指示。
于学忠说:“说实话吧,我们51军能坚持到现在,已属不易。我们还有多少人,能战的也就有5千多人,就是有南征军协助的话,也就有1万多人。而日军呢,势头正盛,前有第10师,后有第3师,如果日军全力进攻,我们的阵地转瞬就破,到时候,恐怕想退都來不及了。现在,我们就要做好撤退的准备,一但前面支撑不住,就要向大别山里撤退。当然在这里,我也要求,希望得到南征军的支持,如果沒有南征军的支持,往大别山里退的话,恐怕也沒有这么容易。”
韩行看了张维翰一眼,两个人通过眼神一沟通,心里已达成了共识。张维翰站起來说:“在这里我表个态,如果51军能咬住这支日军的第10师,我们就坚决支持51军,和51军共进退。”
于学忠多聪明啊,笑了笑,赶紧鼓起了掌。
于学忠一鼓掌,那些51军的军官们也跟着鼓起了掌。
于学忠心里明白,抗日,抗日,手里要是沒有了军队,什么也不是。南征军兵强马壮,还有空军,依靠着南征军,这也叫背靠大树好乘凉。
就在这个时候,作战参谋送來了一份电报。于学忠拿起來电报來急忙观看,只见电报上写道:“霍山前线于28日下午2时许,已被日军第13师团攻破。”
于学忠看完了这份电报,眉头紧锁了起來,又赶紧交给了周光烈和牟中珩观看。
周光烈看完了电报后,大嚷道:“沒想到啊,霍山的77军这么快就被日军第13师团攻破,我们六安已成了孤军奋战了。”
牟中珩镇静地说:“这么说來,日军第13师团得手后,很快就会从我右翼插过來,迂回包围我们,我们六安危险了。”
这时候,一个作战参谋又走了进來,递给了于学忠一份电报。于学忠一看,电报上写着:“命令:命你51军,退往河南固始一带,听从宋希濂的指挥,协同71军,77军共同防御固始一线。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会长兼武汉会战总指挥蒋中正”
看完了这个命令,于学忠“啪”地一下,一个立正,表示对蒋委员长的尊重。
就在这个时候,阵地前面又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虽然沒有重炮的轰鸣,虽然沒有航空炸弹的响声,但是重机枪、迫击炮的声音响成了一锅粥,隐隐地还传來了日军士兵冲锋的喊杀声。
于学忠竖起耳朵倾听着战场上的声音,从这响声里判断,日军再也不是一个大队,而是一个联队,或者是更多的敌人。
周光烈也好,牟中珩和所有的军官也好,也一齐歪过了脑袋,虽然坐在座位上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他们还是要从这个简单的军部工事里,想看到听到战场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