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没多久,周遇吉、何镇东等两翼进攻的部队也随后赶到,对叛军进行了合围。
叛军王嘉胤、贺一龙、马守应、贺锦等部人马加起来足足有十三万人马,新辽军却只有三万多人,本来,这是一场兵力很不对等的大决战,叛军比官军多出了四倍的兵力。
但战争很多时候往往并不是取决于兵力的多少,叛军虽众,但却缺乏训练,战力低下,而且绝大多数人都被黑旗卫的残酷屠戮吓破了胆,一路只顾逃命,几乎没有人反抗,哪里会是新辽军的对手?
这时虽然和王嘉胤的叛军汇合了兵力上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但是大部分叛军都被新辽军的恐怖吓傻了,根本不会去思考如何凭借两军联合的兵力优势去对抗、甚至是击溃官军,仍然一味的想要逃命。
如果这些叛军全部都想着如何反抗、击溃新辽军的话,正所谓蚁多咬死象,新辽军再强大,只怕也难免会落败。
但是老回回马守应的叛军早就被黑旗卫吓破了胆,在他们的恐慌情绪的传播下,王嘉胤等人部下的叛军本来也被新辽军数次击败,也早就对新辽军望而生畏了,此刻在恐慌情绪的传染下,也是纷纷毫无斗志,只求逃命。
很快,叛军被杀得一片溃乱,到处都是四处乱窜的叛军。
日薄西山,残阳如血,白水河轻轻的流淌着,不时有倒毙的尸体跌落河中,被河水冲走。也有些叛军惊慌失措之下,不小心掉进河里了,冰冷的河水泡着,冷得他们浑身直发抖,赶紧慌乱地爬上岸来,又被新辽军斩杀或者俘虏。
更有些不会水的叛军,掉进河里就爬不起来了,在河水中胡乱拍打着双臂,载浮载沉,却总是爬不上岸,随着冰冷的河水随波逐流,直到冷死在河里。
一直杀到天开始黑,白水河南岸已是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白水河只怕从此要改名红水河了。
说来也是好笑,十几万叛军被三万多新辽军四面围住,死伤过半,王嘉胤、贺一龙、贺锦等人见天色已黑,却还是冲不出官军的包围不由得绝望了,于是决定向官军投降。
就在王嘉胤、贺一龙等人率领部下投降的时候,马守应却乘此机会带着部下强行自白水河渡河,冒着严寒的河水扑通扑通直冲入河里,与被官军追杀砍头相比,他们似乎已经不觉得河水冷了。
马守应的核心旧部下大多都是青海一带的回民,他们常年生活在高原寒冷地带,耐寒能力比一般人要强一些,没多久,竟然就有三四千人跟随马守应渡过了白水河。
新辽军大部分忙于追杀王嘉胤部叛军,后来又要接受叛军的投降,一时无暇顾及马守应的逃跑。实际上,新辽军非但人手不足,而且大部分人也无法像那些青海等地的老回回一样,忍受奇寒涉水而过。
一番大战,除了老回回马守应部逃脱了一万多人,另外还有小部分人乘乱趁黑逃脱外,其余的叛军尽数被俘,包括王嘉胤、贺一龙、贺锦等大寇在内。
近十万叛军纷纷放下武器,向新辽军投降。
暮色苍茫中,新辽军将士将四下散乱的叛军士兵赶到一起,集中看押,等候墨离的处置。到处都是垂头丧气的叛军,将双手抱在脑后,在一队队威风凛凛的新辽军士兵的喝令下,朝白水河南岸中间的开阔地带走去。
贺一龙被押过来了,贺锦也被押过来了,十几个叛军大小头目都耷拉着脑袋,被新辽军士兵押了过来。
墨离心下甚是满意,虽说跑了个马守应,让这次围剿留下了个不小的遗憾,也留下了一些隐患,要知道马守应可是逃脱了一万多人的,这一万多人跑到施州卫去,要是再让他跑到四川,只怕很快就又能拉起一支队伍来。
不过,以新辽军三万之众,几乎全歼叛军十三万人马,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胜利了,这样的大胜仗上报到御前,墨离的军功自是小不了的。加上有钱能使鬼推磨,上次在枣阳,墨离给卢汉章送了一大笔财富,卢汉章也很是干脆,在奏章里毫不吝啬对墨离的褒奖溢美之词。
再加上这次白水河大捷,墨离觉得自己这官应该还有上升的空间,就是不知道崇祯小儿舍不舍得、信不信任了。
马守应当然也还要继续追剿,但眼下要紧的是先处理好这**万的叛军俘虏再说。
墨离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贺一龙等人,回转头来,将目光投到另一边十来丈远的王嘉胤身上,忍不住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