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的土著一样,死伤一半是最好的估算了。
这将是中华民族的有一场灾难啊!
自己等人实在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军事才能,可说没有军事将帅的人才,来指挥反清作战,光有志气是不够的,就像杜兴武骂的一样“志大才疏”。
其二是自己等人,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发展商业,以获得大量资金,没有经济实力,军饷和军火从何而来呢?难道像洪秀全那样去抢掠吗?
其三是自己等人没有想过拥有军械制造能力,以及发展军事重工业。
至于其他的却是在推翻满清时时才敢考虑的问题,而这些中国台北政府却都坐在前面,自己这些人什么都没有有准备计划周详,就不管不顾的去行动了,都三十的人了,跟东南亚土著一样,愚昧透顶了,没有抓住国家遭受半殖民事实的关键问题,没有军事重工业和强大的军师团队,什么都是虚妄,在洋人的军舰大炮下,甚至比满清皇室和贵族都不如。
一个道理,自己等人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长时间的在国防军中战斗,以及学习各种知识,陆皓东觉得自己以前的思想,太想当然了。
这段时间和以前兴中会四大寇之一陈少白经常讨论这些问题,是陆皓东以上的感触,也是和四大寇之一的陈少白等人讨论分析的结果。
1890年陈少白赴香港前,经广州传教士区鱼鱼的介绍,认识了当时正在香港西医书院(雅丽氏医院)读书的孙中山,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契。后经孙中山介绍,并得西医书院教务长康德黎批准,陈少白由广州格致书院转到香港的中医书院就读。从此,他们便朝夕相处,结为知交。与此同时,他们又认识了尢烈(顺德县人)和杨鹤龄(中山县人),彼此志趣相同,抱负一致,立誓“驱除满人,实行大同、四人一心、复国是从、至死不渝、务求成功”。当时清廷称他们为“四大寇”。
1892年,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到广州开设东西药局,一面挂牌行医,一面进行革命活动。这时,陈少白急不可待,未毕业便辍学,随孙中山来往广州与香港之间,协助孙中山宣传革命思想。从这时候起,他为自己改名陈少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二年,孙中山返香港与陈少白等建立了兴中会总机关,在省港澳地区秘密串连发动革命志士,为武装起义做准备工作。孙中山与陈少白曾到外海荼庵寺,以民族大义说服曾是洪秀全部下的慧真和尚加人兴中会。
可以说陈少白是一个舌灿莲花的雄辩人物,能把能说会道的和尚说服,足见其辩才了。怎么说呢,陈少白就是一个有文采的人才,也是同一批兴中会能被调到台北工作的原因之一吧。
在东南亚战死的除外啊。
可以说陈少白,是陆皓东不多的可以谈天说地之交好友之一。
这次对日登陆作战,陆皓东和陈少白都报名参战了,国防军参谋部也通告了对日作战的困难。
自从美国人打开日本国防之后,日本人又经历过对英国的抗战,其本岛常备军队大约有五个常设师团,是比欧美军队,战斗意志强悍的多的守土作战,很是不容易对付,各种困难,不是在东南亚地区可以比拟的。
陆皓东很自信,就是作为通讯兵,自己还是有不错的战斗力的,以前不知道日本,和大清在朝鲜爆发甲午战争是什么战略意图,那么在军中学习了两年的战略战术课的陆皓东,再不明白倭人的战略意图,那就是白痴了。
现在的南方学子和军人,没有人不知道倭人狼子野心的了,都对日本人狠之入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