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自押请罪,抓了几个坐地收购的粮贩子,正主一个都没有找到。而连夜出发的锦衣卫居然没有来得及抓到人,这消息走漏的也太快了吧,这朝堂重臣中就有对这些个事情一清二楚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崇祯的脑海中仿佛又出现了四个大字,欺君罔上,公然的欺君罔上。大华皇族,什么时候沦落到如此境地。想当年大华开国老祖宗想杀谁就杀谁,而现在自己想要惩办个什么人都要事出有因合乎律法,至少也要在重臣中寻找到支持者,可悲。自己禅精竭虑起早贪黑不可谓不勤勉,这么多年却连个吏治都整顿不好。此时,崇祯的心中再次感受到严重的危机感,就连看着这次的苦主,儿子生死不知的卓尹,都仿佛觉得他如此镇定自若是不是有什么目地和隐情。
叹了口气,崇祯无力的坐回金銮,掐着额角有气无力的说到:“都说说吧,你们对这事怎么看。”,本来粮食的事情是暗查,贩卖人口和玉石贡的事情是明查,如今,倒也没有瞒着的必要了。
朝堂上,右相周子津使了使眼色,那位曾经舌战吏部高手的刑部副司硬着头皮走出列班,躬身开口道:“微臣以为,此事性质恶劣干系重大,但有牵涉其中的人员官员自当严惩不贷,只是这案情尚未查明,先行处置地方有些不妥。”
却原来,崇祯想要先来个下马威,斩了难逃失察之责的代县县令王登举,从而希望能敲山震虎,即便不能挖出他们的根来,起码也表明朝廷这次非同寻常的态度,整顿吏治的决心。没成想,今日朝堂刚表露出这个意思,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这才如此气恼。崇祯倒是想杀别人多杀几个才好,但是,现在能抓到手里的就这一个县令,跑的跑逃的逃,想杀没地方杀去。
想到这里,崇祯不由得怒火翻涌,冷哼一声怒到:“即便此案未明,代县县令难逃失察之责,哼,朕要了他的脑袋不会冤枉了他。”,堂堂县令,对发生在他家门口的事情一无所知谁信呢,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那副司面色一整,凛然正气道:“禀皇上,这王登举虽难逃失察之责,但其反省及时,及时拘押嫌犯不至走脱有功,自押求罪忠诚可嘉,理当从轻发落。即便因为事关重大严查重办,不查之罪尚不致死,万望皇上三思。”
崇祯忽然平静下来,也不发话,拢起来龙袖眯着眼,其实,他的心中已经把这个家伙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尚不致死?朕凌迟了他一点都不冤枉,还有那卫部一干将尉,太原府府衙上下,甚至,还有那晋王、代王这些八竿子的亲戚,对了,还有福王那个自己同字辈的兄弟,这些年难为你了,是不是最近又有些蠢蠢欲动了呢。
如此这般,崇祯由一件事推演到无数的可能上去,这可能就是上位者的习惯,总能够将可能是一件平常事件人为拔升高度到另一个层面上去,这种习惯本来也很正常,可以理解为居安思危,善于从平常的事发掘出事物的本质。但是,崇祯却掌握不好这个度,通俗的说就是拔的太高了,高到弄得自己杯弓蛇影看谁谁有反骨的程度,偏生他还不能像自己的老祖宗那样大杀四方,那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没法办了。
大华天朝固然积重难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这匹濒死的骆驼没有迎来救命的甘泉却摊上了一根最后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