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曾经多次提到一个人,就是王龁。关于他,让人很不好做评价。每次他的出场,都被白起的光芒所掩盖。如果你说他生不逢时,可是白起死后,他倒也没有作出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
王龁的表现又很难代表他的能力,能够历经秦国四代而不衰,光靠运气恐怕太牵强了?对王龁还有一种解释,这个人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才能工作没别人忙,活的比别人长。
王龁虽然称不上什么名将,但却绝对是一位宿将。
公元前247年,独自统领大军攻打韩国的王龁,攻占了韩国上党地区的一系列城池,在这里建立了太原郡。这本来是他摆脱白起阴影,继续建立功勋的好时候,但秦庄襄王下令把他招回来了。
王龁当然不是受了秦庄襄王的猜忌,而是国内形势有变,要他带兵回来救场。
蒙骜去年攻打魏国的事情,给秦国惹来了祸端。魏安釐王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从蒙骜罢兵后,他就密谋了一个针对秦国的军事打击行动。
为了保证这次行动取得胜利,魏安釐王特意派人去请,移民赵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赵国邯郸之围的时候,信陵君曾经窃符救赵。因为怕被魏安釐王杀头,就一直留在了赵国。收到魏安釐王请他回国的消息,信陵君并没有马上答应。他为救赵国假传王令,是为不忠,又杀了晋鄙,是为不义,实在是没有脸面回国。
信陵君有两个门客薛公、毛公,用国家大义对他进行了说服教育工作。“如果秦国攻破了魏都大梁,祖宗的宗庙都被夷平了,那时候要脸面还有用么?”
信陵君放下了思想包袱,归国效力。魏安釐王授命信陵君为上将军,统筹讨秦的一切事宜。
信陵君做魏军统帅的好处,就体现在他的国际影响力上。信陵君登高一呼,各国纷纷响应。楚、韩、燕、赵四国都出兵来援,比周天子有号召力多了。
秦国也组织起了以蒙骜为主帅,王龁为副帅的阵容,迎击五国联军。
也许是从心眼里瞧不起五国联军这样的乌合之众,蒙骜率兵攻打郏州,王龁率兵攻打华州。两地间隔500余里,准备从两条路线打入敌后,迫使五国联军也要分兵救援两地。
蒙骜这样的战术思想,看起来没有纰漏,而且很符合兵法“前后攻之,彼首尾不可兼顾”的道理。实际上又如何呢?
信陵君派魏、楚两国之兵筑起连营,打着信陵君的旗号,与郏州的蒙骜相拒,却不溺战。他亲自率领赵、燕、韩三国之兵星夜赶往华州,与王龁决战。
一定有人对信陵君的作战手法感到了眼熟,这简直是燕赵之战的翻版,当年廉颇就是用这一招,击败了燕国的两路大军。
智者千虑,必有一疏。蒙骜最大的错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