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看着鲁妙子的眼神透露出玩味的色彩,表面上依旧一副古井不波的模样,令人看不出他的心中所想。
祝玉妍一脸焦急的看着鲁妙子,但是她知道现在这个情况下,沉默才是最好的选择。
祝玉妍强忍着焦急一言不发,不断用眼神示意鲁妙子快点离开。
鲁妙子无视祝玉妍的眼神示意,目光直直的盯着董仲舒,等待着他的回答。
“黄口小儿,说话真是有趣。吾乃董仲舒,天下间有什么我不敢做的”
董仲舒傲然的笑,神情中透露着对天地的睥睨。
“因为你是儒家弟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鲁妙子斩钉截铁的说道。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是出自《孟子.万章》中的一句话。愿意是指,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正当理由来欺骗,后来引申出的意思,君子可以用道理去约束他。
鲁妙子的话也许别人没有听懂,但是董仲舒却是闻弦歌而知雅意。
“哦,有意思的小家伙。那就让我听听你的道理,看看你能不能欺我”
董仲舒看着鲁妙子笑了起来,将手中的祝玉妍放了下来。
“你是儒家弟子,儒家弟子都有着礼法的约束,你的一言一行必须合乎礼法。如果你的行为破坏了礼法,就会损伤你的道心。哪怕境界高深如你,道心被毁,你也只能任人鱼肉了。”
鲁妙子开始,论述他的判断。
“说的对,小家伙虽然你武功不高,但是对于境界的领悟确实,难能可贵。大宗师以上的强者,道心必定坚定。如果他的行为,与自己的道心相违背。那么,只有死路一条。不过,这些和我不能杀掉这个小姑娘,有什么关系吗?”
董仲舒,似乎不想鲁妙子轻易过关,故意为难道
“因为,不教而诛谓之虐。”
鲁妙子的话让董仲舒眼前一亮。
鲁妙子说的没错,‘不教而诛’是儒家观点中罪大恶极的一种。
儒家讲究教化众生,儒家的规则要求儒家弟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教化他人为第一目的。
教育在先,惩戒在后。惩戒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而不应当仅仅以惩戒为最根本的目的。
为罚款而罚款,为处罚而处罚。这样只会导致,掌权者为了张扬权威而肆意妄为,欺凌弱小,横行街里。
受罚的人因为恐惧暴力而收敛,但是这种收敛只是暂时的。当暴力,再也无法带来恐惧的时候,那么恐惧就会返回施暴者身上。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孔子为了避免自己的弟子,因为执掌权力,而肆意妄为。特意在儒家的根本规则中加入了,这一点:不教而诛谓之虐。
董仲舒想要杀掉祝玉妍,就一定要,让她明白自己的过错。只要祝玉妍承认了过错,那么董仲舒教化的目的就达到了。惩戒就可以使用了。
鲁妙子将这句话告诉董仲舒。就是为了告诉董仲舒,自己已经明白了他的行事规则。
“小家伙,你说的不准啊。刚才那个匈奴人,我可没有教化他呀”
董仲舒,又一次提出了难题。
按照鲁妙子的观点,那么,董仲舒应该先审判毕伽罗,然后在出手杀掉他。可是董仲舒并没有给毕伽罗接受教化的机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