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口取阔大,不取窄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每一种瓷墩造型,都是既美观又实用,足可见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严谨追求与打造。

    可惜动乱时期,作为旧物,瓷墩被弃之毁之无数。

    所以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比较出名的瓷墩,应该就是清广窑六角瓷墩。

    此物为清代文物,口径34.6cm,腹围112.5cm,高50.5cm,底径26.8cm。

    广窑为宋代瓷窑,在粤省肇庆阳江,胎质粗而色褐。

    现在这件瓷墩收藏于胡建民俗博物馆,此墩呈六面形,腹部鼓,底中空。

    墩体上下沿堆塑一周乳突状鼓钉以做装饰,坐面光滑平整,略突,以豆青釉为底色。

    墩体六面皆以三彩镂空雕海棠花形开光装饰,光内镂空雕花蝶纹饰。

    广窑为宋代瓷窑,在粤省,胎质粗而色褐。

    虽然按照现在的工艺来看,技术并不咋地,但是它总是宋窑,想要仿制宋窑的作品,普通人还真难以做到。

    但是这对于陈文哲来说,却一点难度都没有。

    只不过要做,陈文哲就肯定不会制作一件瓷墩。

    当然,他也不可能重复性的做一大批同样的瓷墩。

    那么他做什么呢?就是因为一个瓷墩,让陈文哲想起来了,房间里能够使用、陈设的所有瓷器。

    陶瓷,取于山野泥土,经烈火淬炼,成就“如诗的意蕴,类玉的风骨”。

    即便在灿烂辉煌的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亦不逊于它物。

    对于西方来说,陶瓷甚至就是我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我国古代陶瓷产量在明清时达到鼎盛,仅嘉靖年间,《明实录》就有记载“太监刘良奉旨,督造弘治,正德中未完瓷器三十余万”。

    而观历代外销瓷,其总量也数以亿计。

    惊人的生产量背后,是庞大的市场需求。

    而古人不仅精于陶瓷的生产制造,亦精于陶瓷的陈设使用。

    文人著作如《长物志》、《考槃馀事》中就屡屡提到居室布置中的各种陶瓷。

    而反映古人生活场景的古代绘画中,也无不都有陶瓷的倩影。

    那么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到底有那些?

    除了餐饮用瓷,古人居室中使用的陶瓷大概可分为四种类型:供奉用、陈设用、文房用具和陶瓷家具。

    供奉用瓷中又可分为两种:瓷造像和瓷造供奉用具。

    瓷造像无需赘言,佛道两教的瓷像实物至今流传。

    明嘉靖时的德化窑瓷塑大师何朝宗制作的观音、如来、达摩等像更是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尤富盛名。大风小说

    瓷供奉用具则以香炉、烛台为主,又以瓷质香炉为多,其造型颇为多样。

    简单的如筒式、钵式,其上往往还书写经文等;

    亦有仿古铜器的如鼎式、簋式、盖炉等等。

    此外,我国传统的插花文化,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佛教供花。

    南北朝时期的《南史·晋安王子·懋传》中就有“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的记载。

    而供花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瓶花,即以宝瓶插花供佛,宝瓶中最常用的便是玻璃器和瓷瓶,有光明清净之意。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也提到:案头以旧磁净瓶献花,净碗酌水。

    李渔也认为瓷瓶养花最佳:瓶以磁者为佳,养花之水清而难浊,且无铜腥气也。

    而古代文人还有一种文房雅趣名为“清供”。

    即以鲜花、清蔬、美器等作为供品陈设,以飨天地、诸神与祖先。

    袁宏道在《瓶史》中。就列举了一些清供之物。

    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觶、尊罍、方汉壶、素温壶、匾壶、窰器如纸槌、鹅颈、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

    而文震亨对于清供瓷瓶的选择,更为挑剔。

    磁器用官、哥、定窑古胆瓶,一枝瓶、小蓍草瓶、纸槌瓶,余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芦、细口、匾肚、瘦足、药坛及新铸铜瓶,建窑等瓶,俱不入清供。

    这一雅趣又可以岁朝清供为代表,即春节期间陈设各色雅物雅器。

    这些东西往往还带有一些吉祥寓意,比如瓶花指平安顺遂,石榴是多子多福,灵芝是长寿仙草.

    而瓷器本身造型优美,气韵雅致,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也是陶瓷成为一种基本陈设用品的重要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