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罗马解决第一个问题靠的是运气,那么解决第二个问题靠的就是指挥。这就是为什么领导总喜欢让员工有事没事做一个头脑风暴,因为有时候真的能够横空出世一个绝佳的主意。
为了弥补罗马海军在海战上经验和素质上的不足,罗马人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在此期间请了不少优秀的教官来罗马教导和训练海军,甚至不惜重金去别的国家挖人。但是罗马满世界找金牌教练和选手的举动很快就被迦太基得知了。迦太基一方面用武力威胁地中海周围的城邦不许给罗马提供帮助,否则就开着战舰踏平你们;一方面又采用金钱外交和糖衣炮弹,用重金让那些准备去罗马的优秀航海人才主动倒戈。所以一番折腾下来,罗马不仅捞不到好,还白白赔进去不少钱,不仅耽误了训练海军的时间,也让对手加强了对自己的海洋技术封锁,可谓是迟力们了苦头,让称霸海洋的梦想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这个时期周边的城邦和国家一提起罗马,都是绕着走,生怕惹恼了海对岸那个海洋霸主。所以地中海流传着一句话:“不怕海盗劫货船,就怕罗马提海战。”罗马人在这个极其困难的时期,既然外面的力量靠不了,那么就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方面不断加强海战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素养,一方面不断想办法来克服自己海战的短板,缩小与强国之间的差距。罗马人心中都憋着一股气:“现在我让你们爱搭不理的,以后我要你们高攀不起。”
罗马人虽然不富裕,但是他们在当时是出了名地能学习,善思考,肯吃苦。在与周围强国的长期苦战中,罗马人想到根据不同的财产等级让贵族和平民来提供战时的百人队,让权利和义务得到高度的结合;在被高卢人血洗罗马城后,罗马人创造了经典的三线阵列来保证战士在激战中高效且持久的战斗力;在被不可一世的皮洛士用恐怖的战象践踏碾压的时候,罗马人总结出用标枪和火箭可以驱散象群,反败为胜。罗马人善于在逆境中探索,更善于在逆境中重生。而这一次罗马人也不负众望。
在不断地探索中,罗马人终于想出一种可以在未来的海战中击败强大对手的秘密武器——乌鸦吊桥。只是在刚想出来的时候,罗马人并不知道它的神奇之处和对海战所具有的颠覆性的意义,因为他们这一神奇的发明将改变未来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海洋格局,最终将不可一世的地中海第一强国迦太基,拖下了海洋霸主的神坛。
最初是一个在陆军中服役罗马人想到了这个主意。他从攻城时罗马军队常用的攻城塔的吊桥中得到灵感,他想攻城塔可以通过释放吊桥牢牢地搭上城墙,从而让己方步兵可以轻松越上敌方城头,将攻城战变得不再艰难,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在海战中也用吊桥勾住敌方战舰,从而让自己的士兵越过吊桥杀上敌舰,坚固的吊桥可以将摇晃的船只变得平稳,战士们在上面战斗如履平地,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罗马士兵陆战无敌的优势,将海战变成陆战。
想法的确很好,但是如何将吊桥准确搭上敌方的舰船,并且不会脱手,毕竟船在海上是活动的,不像城墙就在那死死地站着,在高速移动中想要完成这个事情可不简单。
其次吊桥的长度,宽度还有材质都需要琢磨。吊桥长了宽了,材料结实,虽然有利于士兵登船战斗,但是自身的重量也成倍提升,无疑增加了舰船地重量,降低了移动速度。在海战中和航行中,舰船速度是战斗的重要保证,所以一旦失去了速度优势,那么舰船很有可能在海战中吃亏。可是如果短了窄了,材质轻浮,又会难以够着敌方舰船,就算够到了人也上不去,说不定没走几步就掉进海里。
再次吊桥需要放在哪里合适,总不能放在船舱里等敌舰靠近在拿出来搭上去吧,估计那时候敌人早就跑了,或者失去最佳的战机。如果直接放在船外面,到时候需要搭上去的时候,又要合几人之力把它抬起来放上去,也非常费时费力。
以上三个问题是其中最主要的,其次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有了这个初步设想,罗马人开始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
比如第一个问题,罗马人就想到在吊桥下端装一个又硬又长的尖锐铁锥,就像乌鸦尖锐的喙,只要吊桥砸到敌船,这个铁锥就能深深凿穿甲板,把敌船牢牢地勾住,就像鱼钩一样,无论雨有多滑溜都休想逃走。
对于第二个问题,罗马人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出了一个合适的尺寸和材质。他们打造了长12—15米,宽1.2—1.5米的硬松木或者橡木做成的木板来作为吊桥,这样可以在保证牢固可靠的同时,尽可能减轻重量和对战舰的负载。
针对第三个问题,罗马人经过各种模拟演练总结出,将吊桥竖起来绑到战舰船头的桅杆处,并且提供可以360度转动的活动轮轴,可以在任何时刻快速地捕捉敌舰。
另外罗马人还完善了其他细节,比如在乌鸦吊桥外面使用防水的麻布或者帆布,这样可以起到伪装的作用;另外罗马人还安排多名士兵来控制乌鸦吊桥的起落和转向,同时还有专门的观察手来发号施令;再者罗马人让每艘船都增加50人的重步兵,这些士兵在平时可以躲在下层甲板中,等到吊桥结战后就冲上敌方舰船砍死那帮狗日的。
罗马人在经过长期地不断完善和实践中终于完成了乌鸦吊桥的设计,并最终形成了一套与它完美配合的海战技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马人就差一场真正的战斗来检验自己的秘密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