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诗雨听后,笑着道:“我们不是都已经互通有无了嘛~~相邦有话便说,不用客套。”
“好!”吕不韦应了一声,随即脸色郑重起来,神情肃然,正色说道:“事关著书立说,有些事情不韦还是想听听公主的意见……”
“不韦当初欲举百家之力,著就一部古今第一奇书!不过重赏之下,反响奇高。如今相府名士如云,养客过千,其余慕名而来者更是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这么多人挤在咸阳无所事事,虽大力刺激了秦国文风盛行,但是短期内妄论四起,咸阳周遭民议诽诽,人心难安,士子之间隔阂难消,风气不统,长此以往,于国于己都不利。”
“这件事情无法处置,那不韦这个始作俑者终究难脱责难。著书立说,刻不容缓!”
听着吕不韦所言,赵诗雨认同地点了点头,并不急着张口。
见状,吕不韦接着说道:“著书乃文学大事,非文采沛然、见识卓绝者不可任之!而当今相府门下士子繁杂冗陈,良莠不齐,实在难以统归整用。故此,念及当下困境,不韦认为应当笼络其中名士,及各显学、学派大才,遣散其余,集中精要人才专心修录典籍,方可成事!”
吕不韦说完自己的想法,兴致高昂,神态间带有一丝得色,显然对这一规划甚是满意。
哪知,在听了这番话之后,赵诗雨却无言地摇了摇头,轻声辩驳道:“相邦著书立说,当真一心著就这千古奇书?还是只想名留青史,仅此而已?”
“……”吕不韦被问得一愣,一时思索不通,奇声问道:“这两者有何区别??”
赵诗雨晾了晾衣袖,端正坐姿,鬈首高扬,道:“著就千古奇书,不一定会青史留名、万古流芳,也有可能被旁人诽贬为糟糠之论。不过待到岁月流转、沧海桑田,这些诽谝、污蔑之语,终究会被历史潮流冲刷而下,独留金字玉言存于世间,真金当得火炼,时间沉淀真理!”
“而名留青史……”说着,赵诗雨嘴角扯过一抹轻妄的笑,语中隐晦地夹杂着讥嘲:“就像相邦这样,动用各家名士、大派才子,写一本冠冕堂皇的‘圣贤书’,自然闻名于世,记录入史简,受人瞻仰。”
“……”吕不韦倏时沉默了下来,望着嬴凰那双带有探究的眸子,忽然想起昨夜二人相谈的场景……
名留史册,名利尽收,高高在上地受人颂扬固然可喜可贺,但是撑起华夏文明脊梁的,却是先贤们独一无二的风骨!
或许他们有的已经不被人心所铭记,但是他们的风骨,早已与文明融为一体,不论过去多久,不论历经何等磨难,只消偶然间的片刻冥想,便能从中寻得那一抹饱经沧桑的风采。
到这时,吕不韦脸上的得意之色尽然消退,放下了心中的骄傲,双手上抬,拱手作揖礼,恭声道:“还望公主赐教!”
赵诗雨抿了抿唇角,舔舐下以保持湿润,张口便说道:“相邦欲以百家为本,成书立派,其首要便是厘清百家之根本。”
“庄子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虽是一句巧辩之言,但是却另辟蹊径,点明了诸子百家。”
“阴阳之术列四时之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墨家强本节用,兼爱平民,非攻不殆;儒门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教行人心仁善,天下纲纪;法家虽严明苛行,然正君臣上下之分,明分职属不得逾越,清恶性明治理,如天地运转,规则不可逆!”
“遑论儒法墨兵、纵横阴阳,虽论见迥异、主旨分明,但却有一点共通,那便是顺应天和,谋求治世安定之策!不论百家如何转变,不论诸子诡辩滔滔,百家之思想皆围绕这一点运转,不得偏颇。”
“池塘之上的庄子巧辩,极力争究‘人’与‘鱼’的立场,却影射出了二者共生于天地之内的事实!天地为框架,纳百川托千山,万事万物存系于规则之内,不论是‘人’或是‘鱼’,不论立场为何,本质又有何异?于天地而言,皆为一视同仁的刍狗!”
“百家各善其身,亦如争究立场的辩论,虽催生出绚丽不朽的文化高峰,却都在同一种土壤下生长,那便是‘天下大同’!百家依附于‘大同’的理念生存,追求于万世安定之法,道路千万,最终殊途同归。”
“在‘大同’的理念之下,百家虽异,其意趋同!可以说百家的追寻确立了‘大同’,亦可以说是‘大同’催生出了诸子百家。”
“如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化万物,万物皆为道法,则道法自然!”
一语既出,却让旁侧的公孙适和甘罗面露迷茫之色,不明所以。
行之而不思焉,习之而不察,终其一生而不知其道者,是众矣。
吕不韦默然沉思了良久,似有所悟,才缓缓抬头看向嬴凰,但目中深沉仍有几分困顿,问道:“以公主之见,后事当如何去做?”
赵诗雨不作拖沓,接下道:“古者为天下之王,仰则观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相合,近取其身,远取其物,故始为八卦,以通神之德,通万物之情。”
“天地包囊万物万法,故能成其大!!若敝履自见,只求所谓高才,不通上下不接凡俗,一心维系于形势,何异于作茧自缚?”
听到这里,吕不韦身形一震,猛地神光显明,恍然大悟,满脸的懊悔,向赵诗雨连连告罪道:“不韦真是愚钝!愚钝啊!!”
嬴凰谈及百家之根本,以道家思想做类比,旨在说明百家思想形异而意同!所有的学说目的皆是追寻‘大同’,寻求万世治安之法,其本质上又何来的高下卑贱?百家又何必分什么显学隐学、大派小门??!
古代的天下之王,抬头观察天空,低头俯瞰大地,通察各类杂思异想,得坤地宽厚仁德之性,兼收并蓄,通晓世间万物运转之理,方能心念通神!
而今你吕不韦著书立说,却想着拉拢上等的名士,以及大学派之中的才子,对那些声微的学术不理不会,没有包含万物的心,又如何能像天下之王那样心性通神呢?
天地包囊万物万法,故能成其大!想要修著千古治世奇书,却没有包含寰宇的度量,这样作出来的书籍,究竟是追求‘大同’的治世之道,还是空谈高论的繁文琐碎?
终于明白此番言论意义的公孙适,适时露出震撼莫名的神情,看向嬴凰的眼里抑不住的钦佩。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吕不韦顿时对赵诗雨感激涕零,神态间愈发恭谨:“多亏公主出言点醒,让不韦得以及时回头,重新审度自身,查漏补缺。公主……真是不韦的良师益友!”
“相邦客气了!”赵诗雨见状,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几分,客气地道:“既然已经答应了相邦,那嬴凰定然会全力协助相邦著书立说,修著出真正的治世之法!”
吕不韦看着首位谈笑自若的嬴凰,当即趁热打铁,询问道:“公主有这般见解,想来对此已有思忖,还望公主不吝指教!”
说完,又是深深一礼,吕不韦今日的姿态极低,虚心求贤,以求真解。
在彼此了解过后,赵诗雨对吕不韦这个人并不反感,反而有种相惜的感觉,自然也就在著书一事上多废了心思,当下见吕不韦请教,便将苦心思索的所得和盘托出,不作任意保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一位士子都对学术有着迥异于旁人的独一见解,相邦当收集所有人的言论,博采众家。以道家为本,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等诸家学说而贯通,辅以天下士子之学术文才润色,真正意义上做到兼儒墨、合名法,糅杂百家凝一,开创万世治国之道!”
说着,赵诗雨小手紧握,拳头一挥,小脸晕红一片,看上去也颇为激动。
“兼儒墨,合名法,糅杂百家凝一,开创万世之道!”吕不韦嘴角嚅动,将赵诗雨的话缓缓重复了遍,当即拍板道:“好!公主所见,当为我等行事之准!既然著书立说,我们自当另立一家学派,承载百家之愿!”
说着,不待赵诗雨反应,吕不韦嘴里嘟囔了下,立马敲定道:“此书糅杂百家学术,便以公主品鉴之语中取一字:杂!我杂家取百家治世之精义,创治国之道,声名必将显赫于诸子之林!”
“我嘞个乖乖……”听了吕不韦这番话,赵诗雨暗中咂舌不已,没想到极具特色的杂家居然在今日之场合就这样被创立了下来,这可真是历史性的一刻。
“公主??”
“嗯?”
正胡思乱想着,赵诗雨就被吕不韦的呼唤声召回了魂,就见到吕不韦的脸上满是渴望,正色问道:“公主可愿入我杂家?”
面对这个问题,赵诗雨没有停顿很久,很快便郑重回道:“治国之道,亦当有此杂家之说;君王之治,则为百家之道。”
“嬴凰,愿入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