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大臣劝告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很快便尝试到了自己任性的的恶果,和赵国一样,用人不善导致了极其严重的连锁反应,但赵国用错了赵括也仅仅是一次性输惨了,而朱允文用李景隆,强大的包容心,却让后世所有人都看不懂。
朱允炆跟他老爹一样,温文儒雅,他出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那时候明朝基本已经稳定了,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再加上他老爹朱标和哥哥朱雄英早早就死掉了,他没有竞争对手,朱元璋老爷子也对他疼爱有加。可以说是一个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皇三代,没有遇到过真正的艰难,朱允炆身边都是一些像方孝儒、黄子澄、齐泰的没有实践经验的儒学大师,他们一起交流都是一些理想主义。
可以想象,朱允炆从小就被儒家成功学洗脑,他的世界观太过理想,对危机把控也完全不达标,用人更是笑话,我们就来谈谈朱允炆是怎么用人的。
景隆第一次虐我,靖难之战时,由于耿炳文根本不是老油条朱棣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了,于是理想专家黄子澄举荐我们的男一号李景隆增兵五十万去攻打老油条朱棣,然而理想专家二号齐泰极力反对朱允炆这么做,我们不清楚他为什么反对,后来李景隆开门投降那一刻,我们才知道齐泰的反对是对的,可惜朱允炆听不进去,可能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人选了,武将都被朱元璋杀的差不多了留下的都是泛泛之辈。
另外一边,老油条朱棣得知朝廷派出的总指挥官是李景隆,他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啊,跟部下说这货跟赵括一样货色,我们必胜无疑。
果然,李景隆这位花花公子一到军队就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很多老将甩都不甩他,再加上李花公子关键时候犹豫不决,没有决断能力,成功导致他一败涂地。
李景隆率军围困北平,攻打北平九门。胖子朱高炽只是凭城坚守。期间,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却被花花公子李景隆所忌,只得撤回,以致功败垂成。
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击败都督陈晖所部,而后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东二十里)会战。花花公子李景隆大败,随后放弃物资退回德州。
景隆第二次虐我,建文二年(1400年),老油条朱棣攻打大同。花花公子李景隆率军援救,兵出紫荆关,却因燕军早已回师,无功而返。怀揣理想梦的建文帝这时做了一个滑稽而有不失幽默的判断,他人认为李景隆用兵不顺,是因李景隆权力不够大,便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李景隆在德州誓师北上,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结果再次被老油条朱棣击败,只得抛弃全部辎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济南。
我待景隆如初恋,同年十月,建文帝将李景隆召回南京,但却并未治罪。也许在朱允炆看来,能对李景隆这样的失败的加以宽容,这才是明君的作风。李景隆前后丧师数十万,使得攻守形势逆转,朝廷再也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等这些嘴皮子大王纷纷上疏,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黄子澄惭愤不已,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建文帝朱允炆对此一概不听。或许此时此刻他还以为只要无条件对一个人好,他就会有所回报。也或许,朱允炆对李景隆这位花花公子是真爱,才会顶着群臣压力,保下他的狗命。
万万没想到,景隆居然叛变
建文四年(1402年),老油条朱棣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建文帝忧惧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请求诛杀李景隆。建文帝朱允炆依旧不准(看来真的是真爱),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花花公子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
奇葩朱允炆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理想主义,毕竟,常年深受儒家理想主义教育,有这样的心态和思维也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仁义之君是他的人生信条,他终其一生在在实现这个理想,然而,一个人早期不经历一些艰难的锻炼,难免会变成呆板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成长环境太过顺利,以至于他错估了现实,错估了人性,也错估了自己。
虽然在政治上他施行仁政给他赚了许多荣誉,后世封建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很高,然而在用人上,他不但没有发觉李景隆没有能力领导三军,还反而觉得是给李景隆的权力不够大,因此成一个笑话。
所以,当我们不管是错估别人还是自己,现实还是理想,都要及时更正。不然也会落下笑话。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随着燕王朱棣率领大军直抵南京城下,已是到了关键的决战时刻,建文帝朱允炆一方虽然节节败退,但还有二十万守军,而且南京城高池深,是易守难攻,眼看又是一场激烈的大战。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南京被朱棣兵不血刃的拿下,因为负责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是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使得朱棣获得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
那么这二人下场如何呢,今天就来具体说说。
疑似卧底的李景隆,虽得善终但结局悲催。
李景隆可谓是标准的皇亲国戚,他是明朝开国第三功臣李文忠的儿子,而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曾经当过朱元璋养子,跟朱棣是表兄弟。
在靖难之役之前,李景隆可以说是一个很成功官二代,出身显赫,表现也很是优异,长得也很帅。因此史书记载他“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
但靖难之役开始以后,李景隆表现出他是高级绣花枕头的一面,建文帝朱允炆对他是寄予厚望,是“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并且给了他很大的自主权,是“令一切便宜行事”。
但李景隆的表现是让人大跌眼镜,是屡战屡败,可以说是燕王朱棣的运输大队长,每次战败,又是给其送兵马,又送物资的,是相当贴心,但即使这样,李景隆偏偏还没事,建文帝对他是一再宽容和保护,对他一直是信任有加,并且委以重任,结果等到朱棣到了南京城下以后,李景隆是打开金川门来“回报”建文帝朱允炆,使朱棣完成了最终一击。
靖难之后,朱棣登基为帝,也是投桃报李,授李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而且“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俨然是功臣之首的待遇,压根不是降臣的待遇,所以很可能李景隆就是一个高级卧底,当然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是不是,只能说是疑似、可能是个高级卧底。
当然不论李景隆到底是不是绣花枕头,还是高级卧底,不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