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清溪率领的起义军已壮大至近六万之众,他们一路势如破竹,直指皇城。
沿途所见,皆是昏君误国、奸臣当道的景象,百姓怨声载道。
起义军的口号“罢黜皇帝,天择明君,清溪为主”深入人心,连那些饱受欺凌的百姓也纷纷加入,使得起义军的力量愈发强大。
各地的守军人数有限,实力不足,难以阻挡这支声势浩大的军队。
更何况起义军中还有一位大武宗王刚,使得他们的进军之路尤为顺利。
五日后,起义军顺利与长青率领的数百人会合,士气高昂。
夜幕降临,长青、虞清溪、王刚等人商讨军情。
长青提出要在十五日内攻下皇城,众人深感时间紧迫,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晚,大军分配截获的物资,只用了一小半,剩下的大半物资不知去往何处,连同消失的还有近百人。
大军继续向皇城进发,三日后,雄伟的皇城轮廓已清晰可见。
队伍中的许多人都是农民出身,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城池,纷纷伸长脖子好奇地张望。
长青骑在马上,眺望远方,心中暗自思忖。
他知道皇城早已得知他们的动向并加强了戒备,必须先围困城池,再设法让混入城内的兵士打开城门。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那个内部人员的配合,只有他才能放倒守门的将士,趁机打开城门。
临近皇城时,城墙上已站满了守军,显然已经戒严。
飞鸽传书不太可能濒临寒冬,鸽子飞不了多远翅膀便会冻僵。
虞清溪不禁有些无奈,因为卧底在皇宫附近,在此处点燃烟火卧底也看不到,而且容易让守军升起戒备。
这时,长青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放心!交给我吧。”他抬头看了看天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却没有注意到虞清溪脸上那抹短暂的红润。
突然,城头上出现了一群朝官,为首的正是崔监国。
他身穿红衣官服,显得有些佝偻。
百官们对着下方的起义军指指点点,脸上带着嘲笑和不屑。他们似乎并没有将这些农民军放在眼里。
不知何处的一阵狂风,仿佛天堑,横隔在百官和起义军之间,如同两个世界,而那高高在上的神明,在嘲笑着蝼蚁的弱小。
虞清溪走上前,面对着百官,左右分别是长青和王刚,都集中精神注意着城墙上众人的动静,崔监国看着虞清溪身旁那白衣少年,瞳孔缩了缩,不过很快掩饰下来,
其中一位蓝衣大臣首先发难,说道:“长公主,你身为皇家之女,如此行径,大逆不道,现在赶紧束手就擒,说不定陛下会看在皇室亲情的份上,免你一死!”
长公主听到这位大臣的威胁,不禁冷笑一声道:
“哦?先生,你的言辞似乎认为本宫是这天下祸乱的罪首。本宫身为皇家之女,确实承担着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的重任,但你敢说这天下此番景象是本宫造成?”
长公主接着说道:
“是谁?不顾黎民百姓,执意发动一场无异议的战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