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翘脚躺在龙椅上琢磨怎么才有来钱法子。小德子蹑足走到光绪面前,光绪一瞥眼“朕烦着呢,你莫来讨打。”小德子哪里怕他,轻声赔笑道“皇上,盛宣怀求见。”光绪一拍脑门,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对啊!家中就有佛何必远烧香。要不是如今这个‘佛’自己送上门来献计献策,自己竟然都忘了这尊大佛。光绪拍着桌子叫道“叫他进来。”盛宣怀进门一打马蹄袖就要行礼,盛宣怀毕竟不像李鸿章那些熟稔大臣那般,他对皇帝还是有着深深的崇拜。光绪也就耐着性子等着他全礼,光绪知道盛宣怀既然今日来面见自己必然是有备而来,自己不必着急等着盛宣怀自己张口就是了。
果然这盛宣怀倒也不拖拉直奔主题“皇上,听闻我大清因起战事,需要筹备大量款项,而洋人银行却待价而沽?”他可不敢说是英国人和清国为难,毕竟他只是一个财务官员也没必要掺和上外交上的事儿。“自陛下登极以来便整顿金融,如今国势大好何不发行国债以度难关?据下官所知日本已发行国债达1亿日元,均已在美、英、法等购买武器。”盛宣怀怕光绪不懂国债,便不停顿开始解释什么是国债以免皇帝尴尬。“所谓国债便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
光绪后世并不是学金融的,否则定然老早就想到这来钱的办法,但光绪毕竟还是在拥有后世记忆他也大概知道是什么是国债。在光绪的理解里一般来说可没有平头老百姓购买国债的。一般是由外国,或者说本国的大财阀购买。于是光绪抬手打断盛宣怀的介绍问道“卿以为我清国发行国债会有购买的么?”在盛宣怀看来光绪如此一问不过是不懂而已,他却不知道,光绪是受到后世思想作祟,潜意识认为甲午战败,由于马关赔款。清国信誉瞬间下滑购买、偿还能力极度缺乏,不可能有人愿意购买国债。盛宣怀只好解释道“自陛下登极以来国事蒸蒸日上,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钱。现在莫说只是针对倭国战争所发放的国债,臣有信心便是面对欧洲强国,我们也能借着钱来!”这算是光绪这段时间以来所听见最好的消息,这便意味着所有人都看好清国,也算是他这些年所努力的最好回答。
很快一亿光绪币自发行日起还没到一周便被国内外购买一空,这对清国上至光绪,下至平头百姓来说可并不知道这个现象的意义。不过清国东边却有一位可清楚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并且羡慕的要死。要知道日本所发行的国债大都是被国内自己消化。可以说是被邪教式的统治所压榨出来的。另一部分则便是英国**所认购,毕竟现在的日本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远远不及它西边的巨人,谁愿意去做这个冤大头。而英国人想以日本牵制清国的发展,不得已认购一部分而已。于是在借给日本大笔的无偿贷款,以及军事上大力提携以外,同样认购了大量的日本国债。而反观清国所发行国债,那都是真正看好这场中日战争。都是人们在金钱的诱惑自发选择购买的,更讽刺的是购买最多的竟然是英国人商人们。当然这也很正常,因为清国是第一次发行国债人们并不了解这个新事物是如何运作,下手当然迟缓。而英国人了解清国也了解日本,当然他们更加了解国债,在他们看来稳赚 不赔的买卖当然下手快。这一对比之下,明治天皇悲哀的发现,日本至少现在可不被任何人所看好,这让明治天皇心里多少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日本可以说是调动了自己所有能调动的力量,不管来自自身还是外来的力量。相比之下清国可就逊色的太多太多。光绪当然也拼命的想调动大清国的力量,可这个时候才发现,这个陈旧帝国索然庞大、虽然强大,但是有太多的利益纠葛,有太多的感情纠葛,他的力量太难太难集中起来。光绪也是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后世的甲午竟然会败在当时怎么看都远远不及的清国的日本手上。虽然清国号称带甲百万,但所依仗的不过还是皇家陆海军。可实际上能与世界一流国家交手的军队不过皇家14个师而已,相对清国如此广袤的领土来说,实在是太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