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八十六章 或奴,或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宋美龄同样欣慰,不管新疆和甘肃走势最终如何,至少汉华军在新疆的大捷一旦传送而出对国府民意的抬升不言而喻,而深谐欧洲、美国等军事强国待人看物特质的宋美龄也深知汉华军在新疆的大捷对国民政府威望在国际的抬升。

    一切似乎并没有当初所设想的恶果!

    首先是苏联关闭了对军事委员会的物资援助但汉华军的枪械弹药远远不断补充到各战区,第八战区、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都身受好处,全部都是不参假的日式装备,军队也乐意接收日军装备,对于**各战区而言日军装备依旧是性能优良的代表而且还方便补给。

    再次是汉华军和苏军对战非但没有出现汉华军一边倒的局势反而在近两月时间内收复新疆击溃新疆苏军集团军,困死甘肃苏军集团军而华中日军则是坐虎观山斗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让各战区得以养精蓄锐,三十三集团军和二十九集团军在钟祥全歼日军一个整编制师团后两个集团军训兵方法迅速被各战区推广并且先后组建特种大队,难得的各战区赢得喘息布局时间。

    最后就是汉华军向新疆大规模移民,川陕数十万饥民入新疆甘肃两地不但解决了重庆国民政府负担而且取得民意的一片叫好声,没有所失但得名得利,一石二鸟。

    推来算去收获的都是好处!

    蒋介石甚至发现按照次轨迹,似乎不需要如若之前一样围剿延安自己都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11月24日,根据地按照高传辉和萧飞羽的规划大规模开始宣传新疆、甘肃军事大捷。

    《庐州日报》两版全刊报道了发生在甘肃和新疆的战事,两篇报道引人注目,一篇以新闻稿的形式报道了甘肃和新疆发生的汉华军同苏联军队战事,配合苏军俘虏士兵和战地画面罗列了汉华军歼敌人数、俘虏人数,文字言简意赅,数字令人兴奋、直入主题。

    而另一刊面文章则发人深思,文章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圆润的雕琢。三张照片配合以《守太平》文字为标题。

    一张照片以夕阳晚照下一名汉华军士兵持枪站立在玉门关烽燧为背景,黑白照片上红日和地面褐土共融一色。照片烽燧基座正方形,隧体向上收缩成棱柱形,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用圆木构架,烽燧早就没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严整,风沙斑驳了岁月,岁月厚重历史,历史遗忘了岁月中的刀光剑影冰河铁马号角连营。

    第二张照片则是以天山为背景汉华军作战部队行军影像,黑白底色照片中天山群峰以其横空出世、傲视苍穹的雄姿,襟冰披雪,耸立于乱雪纷飞的空中

    第三张照片则以阿尔泰山蒙古段为背景,照片通过航拍所得,举高俯瞰,群峰层叠,散落在雾霭中若隐若现。

    三张照片联袂以黑白双色缄默不语的色调搭配冲撞了所有人神经,照片配文;

    大好山河

    放在我心胸

    怎能容

    浪起风兴

    岁月风雨你我同肩共

    怎能容

    家园任飘零

    雄心四海把乾坤扭转来

    满怀柔情只能梦里才叮咛

    男儿生来已将身负使命

    顶天立地为人间守太平

    随军记者萧乾正篇文字描绘;

    ……玉门关,位于甘肃敦煌北境,史籍记载,汉武帝为抗御匈奴,联络西域各国,隔绝羌、胡,开辟东、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处玉门烽燧下,风沙和黄土湮没了军塞的棱角但军号清晰的是梦里刀剑戈戟铁器撞击,挽弓射箭弦弹矢飞,铠甲摩擦铿锵坚铁。瑟风的苍凉回荡着汉铁骑集结的马踏声,震天的呐喊声、击鼓鸣锣声、号角声、风沙吹卷军旗声,玉门关,古人赋诗壮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玉门关,古人赋诗思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今不拟古,但就在玉门关外,汉华军将士同悍然入侵的苏联军队、蒙古军队鏖战在黄沙戈壁,一腔热血捍卫国疆,誓守太平。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自玉门关而出汉华军将士披甲执锐对战苏联、哈萨克斯坦军在天山南北,将士一心,血染黄沙!今战场大捷,但战争没有结束,列强亡我之心犹在,我师迟一步,俄人进一步,我师迟一日,俄人进一日,我师退一步,俄人贪一丈,国家无寸土之余地,大好江山,怎能容日寇、俄人侵吞,西北失,中原不再是中原,江南亦不在是梦里水乡。俄人、倭寇南北合攻我等家园破碎土地丢失世代为奴,将军在前沿,士兵在战斗!同胞门!醒目吧!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地,有地才有安,为国存人安,支持我们的卫国战争,用战斗告诉倭人、俄人,龙之逆鳞,触着杀之,用行动告诉我们的后人,我,战斗过!我,在守太平”

    如果说第一次《庐州日报》关于‘蒙古’空军入侵哈密的报道激发了根据地和国人愤慨以及对汉华军反击的一致支持,眼前《庐州日报》关于蒙古军队、苏联军队和哈萨克斯坦军队对甘肃和新疆的入侵则彻底的唤起了无数人的深思。

    《庐州日报》对民意的引导巧联妙接,从蒙古引出苏联,从苏联引出日本,从日本占据的领地分析西北丢失后国家、民众面临的生存和危机!

    在国家存亡,性命来去之间,《庐州日报》白纸黑字同样给予了引导!

    或为奴,或龙咒!

    而汉华军同样给予了答案,我,在战斗!我,在守太平!

    文化历史积重的民族同样亦容易被文化引导,同样亦生于文化死于文化,而根据地的铁血观念,国家观念,疆土观念就这样循序渐进的激发了民意的觉醒。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