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小诸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疆局势很微妙,三方都在蓄力但都没有轻易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原因何在?影响太大,在各自遭遇到危机自身局势未明朗之前不敢试水。乔巴山事件、卡廷事件、挪威事件之后莫斯科遭受欧洲政治、军事层面双重压力,而汉华军又屯兵外蒙和苏联边境线一带,这种恶化的局面下莫斯科会将日本牢牢的捆绑在自身国家利益中。日本面临同样问题,所以莫斯科和日本的共同进退已经无需深入分析,一旦双方核心区域遭受到汉华军反击莫斯科和日本必定会倾尽全力一战。苏联遭受到德国攻击不假,日本在华中失势也客观存在,但两国毕竟是有近千万武装部队、有强大海军舰队、有过万架战斗机和庞大装甲坦克的军事强国,苏联在欧洲方向不管如何阶段性的失利过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纵深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漫长的战线让莫斯科总会有喘息之际。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却环伺海域,而日本恰恰又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战争并未影响到日本国内,台湾、朝鲜半岛同样因为海峡的阻隔和东北的间隔不受影响。感受到国家存亡或者核心利益威胁时绝对不能忽视苏联、日本战略反击。苏联在遭受德国攻击之时在外蒙采取防御作战策略不代表莫斯科没有调集数个方面军两线作战的能力,事实而言,莫斯科远东集团军就压境在边境线。

    东北、华北、平津军事委员会情报系统被日军破坏殆尽,这也是日本在东北、华北、平津控制力加强的先兆。唇亡齿寒,一旦莫斯科自外蒙、日本自内蒙方向重兵出击国内局势会恶化到何等程度。汉华军至少需要近百万的作战部队和数千架战机以及规模化的装甲部队才能抵御莫斯科、日本联手反击。东北、内蒙方向日军出兵没有任何后勤压力以及腹背受敌的短板,而汉华军对垒日军却要承受莫斯科外蒙、新疆方向反击的压力。日本不会坐视汉华军集中兵力攻击向西伯利亚,莫斯科也不会置之不理与汉华军自外蒙出击向东北、华北。这个战略眼光日本和莫斯科都是有的。之所以日本和苏联都选择了按兵不动,是因为各自遭遇到战略重心转移的问题,这是主次矛盾的关系,如果次要矛盾短期内能演绎到主要矛盾威胁程度,杀伐果断、狂暴出击这是可以判断的。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更需要日本东北、华北区域的生活物资出口。所以莫斯科不会坐视失去日本东北、华北的生产基地。汉华军在将主力部队投送在山东半岛作战前提下又如何面对外蒙局势突变,所以外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此种格局之下汉华军又如何能调动兵力向广西三线作战。我们需要明白汉华军虽然强势,但毕竟无法调动整个国家资源参与战争。

    再次就是西藏,西藏目前而言没有太多军事压力,但看看汉华军以往的战术安排,都是提前布局先下手为强,汉华军绝对不会坐视到日本在东南亚、印度势力壮大根基牢固之后出兵作战,汉华军一定在筹备印度、新疆方向可能产生的危急,这就注定了汉华军必须要要保持相当规模的兵力和情报力量在新疆、西藏区域。

    所以从国内格局分析,汉华军战略防御环境在改善但战略进攻承受的风险却不断加剧。基于这种推断,能分析出汉华军为何在河南之战结束之后没有长时间的休整而一鼓作气发动山东半岛战争。首先是汉华军需要全面改善以往四处防守不利局面,为大战筹备;其次是汉华军需要出海口,需要深水港,需要开辟出一条国际海运航线。汉华军需要物资输入”

    言落白崇禧面部绽出一种神往之色:“山东半岛之战结束,汉华军大兵团作战能力和士兵个体战斗能力完美糅合,虽然不知道汉华军出兵华北的时间,但可以肯定一旦战事爆发必定是波澜壮阔的合成化大兵团作战,绝对会有不逊色苏德战场的兵力规模和技术力量”

    白崇禧的分析纵横开阖、内外关联、整体个体入微令军事委员会参谋长何应钦望尘莫及,但白崇禧的无心之言却触动了陈绍宽心思。

    “汉华军夺取山东半岛是需要出海口和深水港以及开辟远洋路线,海军呢?汉华军可是没有海军部队”陈绍宽疑惑。

    陈诚沉声:“芜湖战事之前,汉华军也是没有空军,其结果空军惊艳亮相”

    陈绍宽反驳:“空军战机可以订购,日本、德国、美国都具备一日数十架上百架的产量,可以自用亦可以出口,但海军舰船不能,都是半年、一年周期性一艘的产量,一名航空人员一周培训就可以操控苏式、美式霍克战斗机升空作战,海军舰艇需要成千上百人的协调分工适才能发挥舰船最高水准的战斗力,没有长久的训练就不具备作战能力。飞机场可以设置在任何工业发达区域,造船厂选址却有限,汉华军绝对没有建造舰船的能力和可支配作战的海军人员,不具备条件又如何拥有近海作战能力和远洋护航能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