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分头行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间距今已经经过了六十年了,那说明档案卷宗被保留的希望几乎为零了!

    正当我绝望的时候,有位大姐告诉我,不如前去图书馆查一下,因为临海市图书馆曾经搜集了很多解放前的档案卷宗,而且前一阵国家推行的档案数字化试点工程的时候,图书馆档案馆很可能将很多资料都数字化了,需要的资料可能那里能有。

    不但如此,这位热心的大姐还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图书管理员的电话,让我可以向他咨询一下,于是我只好谢谢她之后前往凌海市档案图书馆。

    电话打给那个老图书管理员,对方叫做谢东林,听到我的要求之后给了我肯定的答复,这让我有点意外之喜,不过等我见到他之后却发现对方是一个五十多岁,略显猥琐的老头,常年的管理员工作让他两鬓斑白!

    老谢见到我之后看看而谈,他不但对图书档案的归类明细还有出处了如指掌,还对临海周边的县志和地理传说颇有研究,知道很多掌故和历史沿革!

    我委婉的提到了我的问题,老谢琢磨了一下告诉我,临海市好像真的有这方面的档案资料,记得自己曾经见过,好像从清末到民国那段时间对于无主尸骨的管理原来一般都是由义庄和寺庙共同来完成!

    义庄自古都是民间收拢无主尸骨的主要设施,他的资金来源有两块,一块来自于民间的慈善,一块来自于官府的拨款,义庄会将那些无主的尸骨装在一口薄皮棺材中集中埋葬,但战乱岁月中,很多义庄都因为经费和资金的问题而无人打理了,于是寺庙就成了这些无主尸骨的主要归宿了。

    我要查找的是六十年前的一桩轰动一时的灭门惨案,汪家之人除了主人失踪之外,死了六个人,事情过后尸骨无人认领,不能总是放在警察局后的太平间内,所以最后的埋骨处就非常的重要。

    六十年的时间,过去的档案浩如烟海,要想找到当年的资料,无疑是大海捞针,不过老谢告诉我,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针对就是几十年前的那些档案资料,对于我的要求老谢还是找来一个年轻的电子档案员小孙,让他帮我。

    小孙戴着一副眼镜,身体瘦削,但却是程序员出身,图书档案系统其中的关键部分其实就是他完成的编写的,所以他对系统的了解最深,让他帮我是最佳人选。

    小孙坐在电脑前面,按照我的要求设定了搜索条件,按下了确定,电脑开始检索数据库中海量的档案资料信息,随后很快给出了答案!那十几张影印件的图片,还有一些注解,但是当我看完这些所有的信息之后,我的心不禁又凉了!

    原来档案显示,解放初也就是六十年前的情况是这样,由于临海市区已经没有相关的义庄系统,所有的无主尸骨或者一些没有人认领的死刑犯的尸骨收敛全都是室内的龙华古寺和郊区的菩提寺进行收敛的!

    这就带来一个对我来讲非常不好的结果,要知道寺庙收敛尸骨,那全是要火化的,将骨灰装入骨坛之内进行超度,超度仪式完毕会请入佛塔浮屠之内供奉,一般都要供奉几年,或是等死者的家人前来认领,真正无人认领的则在几年之后集中埋葬!

    我所需要的是当年凶案尸骨的原样,也就是尸体被集中埋在那里,好让苏丽敏帮我分析一下,如果是骨灰的话,那就根本没必要了!等同于这条调查的方向根本行不通。

    我不死心,让小孙再帮我详细查一下,重点是汪家大宅灭门凶案这块的资料信息,电脑最后显示的结果并没有太多有用的信息,很多东西还不如我了解的多,但最后我却发现,汪家的六首尸体最后是被嘉义县的菩提寺收敛了!

    虽然很失望,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跑一趟菩提寺,告别了小孙和老谢之后,我立刻驱车前往嘉义县,中土我花了将近四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菩提寺!

    菩提寺曾经是凌海周边的一个大寺,早年间也是香火茂盛,但现在反而不如身处市区的龙华寺了,原因是龙华寺成了文物保护单位,且就在市区之内,对于日渐忙碌的都市人来讲,先要想拜拜佛的话,还不如就在家门口拜的好。

    对于菩提寺来讲,坐落在郊区人烟稀少之地,晨钟暮鼓之间反而很是清净,倒也吸引了极为佛家的高僧再次入住打单!由于是宗教管理委员下属的重要寺院,经费倒也不少,所以菩提寺的僧人有一百多位,这算真不少了。

    对于我的拜访,知客僧还是给主持打了电话,不一会通知我前往相见,菩提寺的主持释永济,年逾六旬,精神鼎烁,两道眉毛明显比一般人的要长,他一见到我就双手合十打讯道:“阿弥陀佛!李施主!我知道你要来的!”

    我大吃一惊道:“大……大师,你认识我?”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