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1 择妇寻姚问北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北海大姓,其族中也是出过如司空孙朗这样的三公的。

    孔融现辟用的功曹名叫孙邵,被孔融赞为“廊庙才”,也是出自孙氏,与孙乾同族。

    时人好评议人物,两个不同地方的人见面后,互相请问对方家乡有何名人更是司空见惯之事,出於给自己家乡扬名的目的,这个时候,往往就是彼此开始“吹嘘”的时刻。

    孙乾跟着郑玄学经多年,深受郑玄的影响,是个实在人,却是没有什么吹嘘之举,诚诚恳恳地说道:“吾师郑公,天下长者,刊改诸家,学者知所归,吾郡之德望也。”

    荀贞点头说道:“马扶风之后,论以儒业,尊师海内第一。”

    郑玄是第一个要说的,说过郑玄,孙乾接着说道:“朱虚邴根矩、管幼安,一龙腹,一龙尾,俱清规藐世,廉白侔古,吾郡之处士也。”

    邴原和管宁曾师事陈寔,与华歆一起去过许县,荀贞是见过的,当下说道:“此二君我尝於颍川见过,究以清德,确是州郡之表。”

    “营陵王叔治,忠孝重义,孔北海辟为主簿,出守高密,明赏罚,百姓称之,吾郡能臣也。”

    王叔治即王烈,他代理高密令时,高密孙氏,也即孙乾一族,因姓大势强,族人和族人的门客数次犯法,有一次,盗贼逃入他们族人家中,县吏不敢去抓,王烈带着吏民把孙族包围,孙族抗拒守之,吏民畏惮,没人敢靠近,王烈命令吏民:“敢不去攻打孙族的,和孙族同罪!”吏民这才上去围攻,孙族因此害了怕,把盗贼送了出去。

    此事固是王烈的政绩,可反面的例子却是孙氏,正是他们的豪强不法,才显出了王烈的“明赏罚”。孙乾却是并不给自己族中遮羞,虽没有细说此事,但对王烈仍是褒誉之词。

    孙乾又道:“鄙族孙邵,孔北海辟为功曹,赞以‘廊庙才’,鄙族之循臣也。”

    原本的历史中,这位孙邵后来去了东吴,孙权称吴王后,他是首位丞相。

    不过对这件事,孙乾自然不知,荀贞却也不知。

    所以尽管听了孙邵被孔融誉为廊庙才,荀贞料其或有真才,但也不过是听了就罢。

    荀贞问孙乾北海人物,却不仅仅是为了想知道他的家乡有什么名人,而是别有用意的。

    见孙乾的讲述告一段落,荀贞徐徐问道:“除郑公与此数君,可还有别才?”

    孙乾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余虽有之,不足为明公道也。”

    荀贞顿现失望之色。

    孙乾看到荀贞的神色,心中纳闷,问道:“明公问乾郡人物,可有何心意?”

    “实不相瞒,郑公为贵郡大儒,我料贵郡必多英杰,今徐方初定,正需俊才辅佐,故有意从贵郡延请三四,以明我政。”

    孙乾面现为难,说道:“王、孙二君,俱已为北海所辟,管、邴二君,现远赴辽东,此四君,明公恐都难用。”

    荀贞心道:“不需你说,我也知道!”

    孙乾忽面现喜色,说道:“是了,倒有一人,明经通义,道德高尚,明公如能辟而用之,必可稍得佐助。”

    “噢?此君是谁?”

    “汝南程德枢,乾之同窗,现亦在南城,从吾师左右。”

    荀贞没听说过“程德枢”这个名字,又听孙乾说他“明经通义,道德高尚”,只是讲其学问和道德,却是没提处政的才干,想来应只是个儒生,便是辟来也无实用,不过这个话头是由自己提起的,现下孙乾既然举荐了一人,却是不可不用,因故作喜色,说道:“既得从事举荐,此君必儒林名生,我今日即遣人去南城礼辟。”

    孙乾见荀贞接受了自己的举荐,很高兴,说道:“明公屈己下人,求贤如渴,徐方百姓幸甚!”

    荀贞谦虚几句,又和孙乾聊了些别的,送他出堂。

    看孙乾离去,荀贞回位中坐下。

    他翻了翻刚才看的案牍文册,随手又将之掩上,望向院外,心道:“本想通过孙公祐,能从青州辟得数士,於今看来,却是不行了。罢了,且再寻时机,布局青州吧。”

    遣姚昇还乡,以与吴郡名族结婚姻;召孙乾来,问北海名士,以布局青州,这便是荀贞要办的两件不太紧急、而事关日后发展的事。这两件事却是只办成了一件。

    却是说了,为何不遣孙乾回北海,也与北海大姓结婚姻?

    这是因为:联姻这种事情,一次联姻一地就足够了,不能同时联姻各地,否则,在别人看去,又是和吴郡大姓联姻,又是和北海大姓联姻,那么他到底是想干什么?图谋也太明显了。并且这两郡虽皆与徐州接壤,然却一南一北,分属两州,如是这么做,也未免显得太贪心了点。

    吴郡、青州之外,荀贞还想先在兖州落个子,但是苦於帐中没有兖州士人,与兖州却是搭不上线。他望了会儿院中的绿树、花苑,心道:“去年应劭把青州黄巾击退,驱赶他们入了豫北、兖中,如想落子兖州,借口剿灭黄巾是个好借口,只是一来兖州无人向我求助,二来,如击黄巾,便要动兵,可周昂迟迟没有南下,我这兵却也是动不得。”又心道,“想来也是怪哉,袁本初表周昂为豫州刺史已有旬月,周昂却怎么还在冀州,未有南渡?”

    想到这里,荀贞唤堂外的原中卿:“去问问,近日可有冀州的信来。”

    荀贞早年相继在赵国、魏国为长吏,在冀州的熟人不少,故吏也很多,比如现被袁绍委以重任,辟为治中从事的审配当时曾被荀贞辟为魏郡郡府的上计吏,今虽数年未见,远隔数千里,可两人还是时有书信来往,固然审配不会在信中故意泄露袁绍军中的军机密事,可他身在帷幄,每日接触的都是军政事,荀贞与袁绍又是一党,非为州敌,所以在写给荀贞的信中,他时而难免也会提上几句军政之事或冀州当前的形势,——这也正如荀贞在给他的回信中有时也会说上几句对徐州或青兖地域形势变化的分析与评价,而他信中透露出的这些“不是秘密”的军政与形势之言,对荀贞来说,对了解冀州局势的发展情况却自是大有裨益的。

    事实上,即便审配在信中对冀州形势、军政一言不写,荀贞也是能及时了解到冀州的情况的,别的不说,只说赵云、邯郸荣、卢广、陈仪、栾固、岑竦等等这些冀州本地人,他们在冀州的族人、亲友和他们也是常通书信的,较之审配,他们的这些族人、亲友们可没什么需要顾忌的,冀州形势发展的变化、袁绍在冀州都干了些什么事等等,多在给他们的信中提及。

    所以,荀贞虽身在徐州,对冀州的情况却能及时了解,此皆冀州诸多来信之功。

    原中卿去问过,回来复话:“没有。”

    “子龙,公宰他们也没有文书送来么?”

    赵云、邯郸荣他们知道荀贞对冀州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很关心,所以每有冀州的信件到,当看完后发现里边有提及冀州军政、形势变化等有关内容的,都会抄录出来,给荀贞送到府中。

    “小人问过了,也没有。”

    荀贞点了点头,不再多问,把适才合住的文册又拿将在手,低头阅览。

    原中卿退回门边侍卫。

    堂外脚步声响,荀贞抬头去看,见是荀彧来了,在他身后跟了两个小吏,各抱着一堆册簿。

    到了堂上,荀彧示意两个小吏把册簿放到荀贞面前的案上,然后叫他俩退出堂去,对荀贞说道:“君侯,各郡国的集簿送来了。”

    荀贞得徐后,以乐进等人为郡国守相,令他们到任后,立刻重新核查和统计本郡的户、口、田等诸项,等统计完,即刻送到州府。彭城薛礼那边,没叫他重新统计,但也叫他再送集簿至州。乐进等人各在本郡,经过这么些天的紧张工作,把集簿先后皆送来州府,到今日送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