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警掖内廷的龙虎班前和门枪直,都被换成了来自幕府的玄都卫士的服色、旗帜。
依照国朝例制,警哨随扈的部队,是按照大内、幕府和临时行在不等地点的需要,分为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具体编制,其中既有号称天子亲军的殿前军和纯粹由禁前军官组成的御龙直,亦有来自拱卫诸军之中的上四卫子弟。
此外,尚有来自公室各大领地内的世臣子弟,以及国朝勋旧后人,等名目构成的殿内诸班,其中有班、直、军、卫、队的各色名号,规模不等的仪卫武装。
日常则按照从仪前朝或是巡禁宫掖、或是宿卫内廷、或是随扈行驾、或是别守宫苑的需要,进行组合轮替而分守留驻大内、幕府诸地,而防止某一方格外专大进而威胁禁中的可能性。
因此,每次宫禁防要的变动,都代表着某种朝局变化的征兆或是结果。
这次会面则改在了行在里,更加宽敞而地势更高的凌波阁上,难掩神情有些疲倦的监国,几乎是迫不及待又仔仔细细的询问了,这段时间在御营军中的感想与所得种种。
期间,甚至还有专门的令史数名,从旁做着记录,看起来对此寄望甚高,让我也不觉得亚历山大起来,弄不我的好一言一行要入起居注和史载的。
当然,对于我来说只是觉得监国,在军中自然少不了相应的眼线和渠道,已经不会偏听偏信某一个方面的来源,而需要更多的参照。
因此,我只是从超然客观的全局概要上,提出一些专业性的看法,来有所拾遗补缺:
比如火器不能善用,而还是习惯上喜欢用肉搏;装备质量不齐,排射时常有打不响的情况,而造成杀伤力不足;
战术上手段单调而技巧不够娴熟,只会呆在原地被动防御;战阵前缺少战兵的掩护和衔接;接敌之后很容易就陷入乱战,而不复重整;
然后对追击散出去后,明显有些失控的军纪,微微表示了一下担忧,这好歹实在国朝已经巩固的地盘上。
但是明显监国并不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点头表示知道了。我也就没有必要再强作这个恶人和讨人嫌的角色了。
最后又当场赐给了我一大堆东西,说了些的勉励之言,就有点困乏的将我再次打发出来。
只是他突然最后追加一句,
“特准休假之期,好回广府探亲?”
这又是怎么回事。让我不由有些摸不着头脑,我还以为此述职陈清的间事了,差不多就可以打发我回到北边去了。
这上位者的心思与考量,果然是难以琢磨的,
当然,按负责照送我出来那位内使,比较客气婉转的说法,乃是这位君上考虑到我为国从征,离家有年,也该回去看看了。
只是,我七转八弯的回到半梅苑,却又得到另一个坏消息。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