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初四那日傍晚,在得知温明朗离京前往江南后,顾黎就动身跟了过去。
他临行之际,听说段都管已经抓到了疑犯。
那个时候他一心扑在追上温寺卿上面,根本无暇顾及此事,便由张侍郎办了去。
张侍郎是个聪明人,升堂问审的时候发现这个疑犯口不能言耳不能听,连笔杆子都不会拿,跪在堂前一副懵然之状,戴上锁链的双手不停地胡乱比划着,谁也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
但正因为如此,张侍郎才留了个心眼,将他关押在最严密的死囚牢间,不管是何人都不可能接触到他。
如此一来,便免了他被人灭口的风险,亦算是保住了这条有可能“畏罪自杀”的命。
现下见到这名替罪者待在死牢里,倒也不足为怪。只是当顾黎说出他乃聋哑人之时,温明朗倒是切切实实地吃了一惊。
这样无辜之人,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正月十五,刑部都管主事段天胤因涉嫌一桩命案而被押至大理寺石牢,随后大理寺卿亲书圣上,圣上阅之,意欲让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同审此案犯,但齐国建国以来就未有惊动三司的大案发生,且三司会审一般关乎危及江山社稷之流,南郊旧宅一案虽耗时颇久,可终究是桩普通命案,不足以惊动三司。圣上闻言,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是如此,但刑部绝对不会让大理寺独审此案,毕竟嫌犯是从刑部出来的人才,于情于理顾黎都不该坐视不理。
次日晌午,大理寺开堂问审。
顾黎面圣完毕,刚出了永华门,便见大理寺的沈少卿在正道候着。见他过来,沈少卿笑脸相迎,随即将他引至备好的轿中,往大理寺行去。
此番圣上虽打消了三司会审的念头,但刑部尚书必是要参与此案之问审,温明朗即便是极不待见他,可圣上口谕在前,他也不得不依从,便着沈少卿前来相迎。
马车在大理寺前停住,顾黎随同沈少卿来到内院,正欲往左走去,却听得沈少卿在右侧的长廊口唤他,疑惑片刻,他自也跟了过去,穿过一条长长的甬道,终至一间石室。
这次问审没有在衙门,而是在审问密犯的石室里。
大理寺还真是怕犯人变成苍蝇飞走了呀,衙门是石头做的、大牢是石头做的,如今这间用作重大案件问审之地的密室亦是石砌而成,妙哉!
温明朗早已在上首坐定,顾尚书左右打量了一遭后,便在一旁陪审的桌案后入座。
南郊旧宅之案虽谈不上震惊四海,却也是名动京师了,如今大街小巷都知道了此事,偶有闲谈者议论此,各抒己见,好不闹腾。
顾黎在陪审座上安静下来,双目则开始巡视着四周,发现石室左右各有一桌一椅,皆是空空如也。
片刻后,太傅温端着官服款款而来,在右侧的那张桌案后落座。顾黎和温明朗起身与他见了个礼,正要坐下,晋王殿下也满面春风地从另一道门行来,接受了众人的参拜后,他便在左侧那张桌案后坐定。
晋王的身后跟了个小个子书童,一直半拉着头不敢与对面的太傅大人对视,顾黎眼尖,稍稍一歪身子就瞧见了她的模样。
是温家那四姑娘没假。
顾黎兴头正好,唇角微扬,小心翼翼地冲温明姝唤了声“丫头”,温明姝悄悄扭头,便迎来了他的一个媚眼,不由狠狠剜了他一记白眼。顾黎还想开口,余光恰好瞥见侧首的晋王,那双凤目幽幽地盯着他,堪堪的笑里藏刀。
吃上晋王的视线,顾黎顿觉双夹刺疼得紧,尴尬地收回脖子稳稳落座。
这时,一群侍卫有序地行至厅内,向眼下几人无声行礼,随即左右依次分列站开。
待到来人都入座后,温明朗适才肃然开口:“将罪犯段天胤押上来!”
太傅大人的目光被长子所言吸引,刻板的模样却并未因为这句话而色变。
齐国律法素来严谨,掌刑罚者,须得公正严明,勿枉私、勿滥法,在对案犯之称谓上亦是有讲究,“疑犯”和“罪犯”,其本质相差太多。疑犯者,尚未定其罪,或有之,或无之;罪犯者,律法所不容也,其罪实,不可洗。
此番他开口便是“罪犯”,若无十足的证据,则会落人口舌。
尤其是刑部尚书在此。
不出片刻,侍卫便将段天胤押了上来。
他仍是穿的那身大红喜袍,手腕扣上了枷锁,到厅中后对太傅大人和晋王殿下及顾尚书施了个礼,旋即望向堂上那人,拱手道:“下官见过温大人。”
锁链因他手上的动作而发出清脆的声响,一阵一阵,扣在温明姝的心头。
他口称“下官”,俨然一副毫不认罪的模样,眉目间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温明朗不喜废话,直接步入正题:“罪犯段天胤,你身负四条人命,本寺今日便将此案原委简略说出,若有疑问,你尽管指出。”
段天胤依旧是面不改色,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顾黎对此案可谓是云里雾里,虽然他协同寺卿大人带回了人证,可温寺卿却从未告知过他前因及后果,闻言不免精神振奋。
“数月前,南郊旧宅无故失火,宅院被焚之一空,随后不久,便有人无意间在那断梁横木中发现了一对烧焦的尸骨,经仵作验明,死者乃是一对母子。此虽则是个寻常的杀人放火案,可凶手作案十分严谨,借着暴雪天气行凶,未留任何痕迹,这便使得大理寺与刑部同时陷入了窘境。此案拖了足足半月有余,本寺正一头雾水之际,一出戏恰好点破了本寺。”
着喜服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