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临淄城外,百里乡。
飘扬着紫色的旌旗在田垄树立,几千人的精锐部队紧紧围着中间的几辆驷戎马车,踏踏的马蹄声和整齐的步脚声在这寂静的田间感觉有些异常。
随着御手的叫停,马车也停了下来。
“太傅和众位卿家,随寡人一同前来。”田建穿着素白的衣袍,对后面的群臣说道。
貂勃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跟随着田建的步伐,他感到有些奇怪,王上这是要干什么,将百官从朝堂叫到田间。
“看,这些乡野之民耕种的样子,可感觉有什么异同?”田建挥了挥袖袍,指向田间正在播撒种子的百姓。
“这?”毛遂眯了眯眼睛,细心观察了起来。
在前方有两户人家,一家用着锄头在慢慢的耕种,而另一家则用牛拉着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在经过之后,就留下了整整齐齐的深沟。
貂勃也观察到了这一点,细心的他走到田间,摸了把褐色的泥土,将手伸了进去这奇奇怪怪东西拉出来的陇,自语道:“不浅。”
然后又走了几步,到了旁边人耕种的土地,感受这两者的区别,说道:“王上,这奇奇怪怪的东西为何物,竟然可以拉出和人力差不多的勾陇,就是不知其速度如何,所费如何?”
”其物名为曲辕犁,速度是人力的二十倍以上,可以人拉,也可以牛拉,当然牛拉的时候会快很多,用牛拉梨的做法在魏国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奇妙之处在这曲辕犁上。”田建笑道。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是中国唐朝时发明的犁,根据唐朝人陆龟蒙的《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用木头或金属制作的部件组成。曲辕犁一直沿用至清朝,未作很大改进,其原理为机引铧式犁采用。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到长曲辕犁和“蔚犁”,但因记载不详,只能推测为短辕犁;唐代初期进一步出现了长曲辕犁。转动灵活的“蔚犁”的问世和长曲辕犁的出现为江东犁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短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
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