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红格尔敖包的传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苍狼白鹿戍敖包,

    一生戎马骨气傲。

    扬鞭挥指腾格里,

    盟誓还它绿迢迢。

    话说另一头,当蒙克骑着马赶到红格尔敖包时,放眼望去早已是人山人海。敖包山的山上与山脚下人流攒动,人们身上都穿着盛装,骑着心爱的骏马,从四面八方的遥远地方向敖包山赶来的。

    他们按部就班的排成一队,次序井然的按顺时针方向绕行敖包三圈,把带来的石块加在敖包上,在敖包正前的方形香案或佛龛前叩拜以后,又用哈达、彩带、禄马旗将敖包装饰一新,敖包立刻焕发了生机。

    然后,把带来的贡品摆放供奉在敖包前的祭案上。供奉的大体都是:全羊、鲜乳、哈达、奶酪、黄油、圣饼、白酒、什绵粥、砖茶等物品。

    接下来就到了诵经环节。

    只见一个身着紫红色僧裙,长齐脚面;上身穿一件背心(坎肩),外披一张足有身长两倍的紫红色披单的喇嘛出现在人群中。

    众人对他好似特别的崇敬和爱戴。所到之处的人们都无比谦逊弯腰施礼问候。那个喇嘛也慈祥和目的微笑还礼。并用手掌摸一下弯腰施礼的人们的头顶,俗称:摸顶!

    受人顶礼膜拜的这个喇嘛正是修行于乌素召的多吉林活佛。从他的一身着装上镶的绸缎和僧裙的用料上可以看出他的地位是德高望重的。他是草原上的智者,也是草原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济农”,跟这一代的“亚门特”继承人索多师出同门。

    蒙克第一次见多吉林活佛,其实在他出生后还不到满月里,爷爷索多曾邀请活佛给他做过“摸顶”仪式。只是那时候的他实在太小根本不记得有这么一档子事。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喇嘛。他有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睿智有神;他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那张晒得干黑的脸上,短短的花白胡子却显得格外精神。然而,鱼鹰终究是鱼鹰,即便看起来有些消瘦,但那一对如同鱼鹰尖利明亮的眼睛却是洞悉万物的炯炯有神。

    索多将多吉林活佛请上蒲团。多吉林活佛盘腿席地而坐后,将自己上身的披单掀开袒露出右肩(按藏传佛教的习俗讲: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为‘通肩’一词之相对语。即披着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以从事拂床、洒扫等工作,故偏袒右肩即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亦即以偏袒为敬礼之标帜。)双手合十开始诵读《无垢经》,使这些食品变得更加圣洁。

    索多开始燃放柏叶香火,进行烟祭,这时钹鼓、号管齐响、法铃齐鸣、香客不论僧俗尊卑,大襟铺地,向着敖包三拜九叩,祈祷“风调雨顺,五畜骤增,无灾无病,禄马飞腾”。继而将马奶、醇酒、柏枝等泼散在敖包上,诵读《敖包祭祀苍》,“苍”就是祝赞词。而后众人群起,围绕敖包顺时针再度转行三圈。

    祭祀大约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这样的祭祀不会有姗姗来迟的人,只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因为大家心里清楚祭祀的时间,所以即便是路途遥远的牧民,他们也会在几天前甚至是十几天前便开始启程掐算时日的如期前往祭祀地点。

    祭完敖包之后大家不忙着往家赶,而是聚在一起,畅饮美酒享用美食,因为接下来将有一场小型的那达慕举行,借着这敖包盛会进行男子三艺的比拼,祈愿“长生天”福佑草原人畜兴旺。

    你见过身着“昭德格”(摔跤服)跳着鹰舞的“布赫沁”(摔跤手)吗?你想了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百步穿杨”吗?你有过几十匹蒙古马在身边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而过的感受吗?如果没有,那就来参加一次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吧,它定会令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那达慕”是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是mgz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mgz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一般“男子三艺”是那达慕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项目。

    “男子三艺”即摔跤、骑马、射箭。

    大会一般由几名有威望的长者主持进行。

    在希拉穆伦草原上论威望排辈份当属索多和多吉林活佛最有威望。只是多吉林活佛释家出身不适合担当这样的职位,所以主持人一般也都是索多代劳。

    茫茫的草原上,彩旗舞动,人山人海。

    索多带领摔跤健儿举行入场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