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京后十日说起。
是日夜,钦天监夜观天象,上禀天家:“无云缺月而星黯,九星连珠表大凶。贪狼中出逼紫薇,火出祝融救苍生。”
要知道,帝王自称天子,对于星象、卜算、箴言之类极其信奉。自夏朝建立国家以来,数千年来,各朝各代,凡国之大事、大决多问天问卜,衍生出周易之术,唯国之大学者潜心钻研。及至大明,钦天监更是成为国之决策的重要部门,前朝、后宫、立后、生子、春耕、秋祭,事无巨细都要观星问天。若遭天灾、战争、大兴土木,更是要隆重祭祀,得天意方成行。
因此,钦天监一语箴言,朝堂大惊失色。
此箴言,分明表示,帝星有难,国之将灾。贪狼乃是杀星,应在战事,表明战事不顺。目前,西南、西北边境相对平顺,唯有剿匪可算一战。
朝堂之上,众说纷纭。
有说豫饥灾匪乱,正应天劫,必需加急军令,命剿匪军火速破敌,不可贻误,免祸国体;
有说酋同儒非从军出身,无指挥才能,恐难当大任;
更有说自酋同儒入朝,巨兽乱京、清流之乱、帝后不和、皇嗣不保,总总之间,均与酋同儒有着枝节联系,就算不是他有意造成,也说明此人不详;
总之,大多数人都在质疑酋同儒,认定他德性或缺、命格不详、骄傲难驯、不堪重任,才引发大凶天象。甚至有人直接提出,将其阵前格杀,平息天怒。
皇帝心烦,斥之。
钦天监斗胆解释,星象显示虽有凶兆,但有福星护卫,化险为夷,应静观其变,等待福星显现。
果然,当夜,天降百颗流星,夜如亮昼,漫天火色。京城百姓均亲眼见天降异象,人人跪地祝祷,叩首不止。
皇帝连夜诏百官入宫,召钦天监。
钦天监监正刘东阳道:“陨星坠火,落于西北,火出祝融,福星北来!”
果然,及天亮时分,帝陵来报:夜降天火,松柏炙燃,幸天佑,扑救及时,未有大失。
皇帝还未有决断,太后听说泰陵着火,挂心先帝安宁,一定要亲身前往。
刘东阳亦奏:“‘火出’已应,‘祝融’将出。”
皇帝遂决定,与太后一道前往泰陵,视察火情,告慰先帝身后安宁。
御驾至泰陵,见火情轻微,却是蹊跷。独独正对陵墓的一棵千年柏树从中烧断,残枝断叶、满地焦黑。
当时,守陵卫兵已在打扫断树,见御驾来,均跪在地上。
皇帝嫌弃一地狼藉,略有犹豫。但太后已经迈步走近,她挂念先帝,一定要亲眼见到陵墓安好才肯放心。
皇帝无奈,只得跟随。
“柏树千年,业已有情,自是不敢冒犯先帝的。”刘东阳感叹。
见陵墓安好,太后放下心来,点头道:“可惜了它千年修行,咱们去瞧瞧吧。”
一行人踩着枯枝乱叶,去看烧断的千年柏树。
这一看,却令人大惊失色!
只见树干附近的断枝还未完全清理干净,透过缝隙,竟裸露出一些碳黑色弯弯曲曲的线条。
“天降箴言!”刘东阳激动大喊:“来人,将枯枝都移开!”
卫兵立即上前。
“慢些,不要破坏天启箴言!”
断枝清理干净后,显露在众人面前的竟是大大一字:忠。
刘东阳跪地高呼:“天命神启,天佑大明!”
刘东阳言之凿凿:
“忠乃中心,预示大明乃世界中心,天朝威严,四疆平定、八方来朝;
忠亦是忠臣,君明则臣忠。周文王得姜子牙为相,灭夏建商;始皇得李斯,灭六国,成帝王;刘邦西汉天下,太史公功冠群臣;唐太宗魏征为镜,胸怀浩荡。正应了星象,火出祝融,忠臣辅君!”
“这…难道是指那人……”跪地的卫兵不由小声议论着。
议论声传进皇帝耳中,皇帝不由道:“议论何事,大声说来。”
卫兵们犹豫片刻,其中一人胆怯上前:“回皇上,昨夜火起,臣等立即赶来灭火,当时此地已有一人,倒在断树之下。那人浑身焦黑,,手握树枝,犹做出扑火姿势,想来是此人见火起,赶来扑救,被断树压倒,烈火灼身。”
皇帝看向刘东阳。
刘东阳掐指暗算:“不错,天象应于此人!此人何在?”
“这……”卫兵支支吾吾:“我们来时,他已经没了声息,我们将他……抬至……山中……”
原来,众卫兵灭了火,见那人无声无息,谁也不愿麻烦救治,只当是死了,拖到山中丢弃。幸好,卫兵队长多生了心眼,怕追究失火责任,想着到时候就将这人推做替罪羊,于是只将此人就近丢弃。
找到时,那人躺在冻土之上,全无声息。
“你们……竟敢……”刘东阳气急,立即上前查看。
那人被火烧,又冻了一夜,竟然还有微弱气息。
“没死!”
皇帝立即下令,将此人全力救治,务必救活。
这人正是刘瑾。
刘瑾昏迷间,犹不停呼喊保护皇陵之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挣扎起身,向东叩拜,痛哭流涕,称未守好皇陵,自请死罪。
此举传到皇帝和太后耳中,十分好评。尤其是太后,她本就对刘瑾有忠义印象,再加上刘瑾誓死守护先帝陵墓,太后十分动容。
刘瑾救回命来,却因重木倾压加之火烧,周身皮肉焦熟,疤痕遍布,须得终身忍耐肌肤撕裂痛苦。
面目全非,换回了东山再起。
刘瑾重登政治舞台,从守陵罪犯摇身一变,成为天启箴言的破劫忠臣,封司礼监掌印。
自此,刘瑾正式踏入权利中心。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