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赵宗懿的事时间很短,就像是寿宴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主桌上的人都是城府极深的老狐狸,从他们的脸上看,就好像刚才事根本没发生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不过;无形的冲击波却在宾客们的心里反复的回荡,这是一场政治大地震,本来非常热闹的寿宴会场,马上就变得安静下来。
现在谁还有心思大吃大喝?
苏轼看到张修撰就不在像刚才似的吆喝大家吃菜喝酒,现在他反倒是像是在构思什么大作,嘴里还在念念有词。
苏轼心说,这家伙估计明天是要打死老虎,上折子弹劾赵宗懿,这样就能顺应皇帝的心意,说不定皇帝一高兴还有升官的可能。
左右看看,桌上除了他自己,其他几人看样子也是在构思弹劾的事。对面的钱翰林,看样子是个才思敏捷的人,他的右手像是在写字似的左右比划。
估计他的腹稿快要基本完成,已经在润色了。
苏轼心说,我是个新晋的官员,此事与我无关,我今天就是饱口福来的。又问送菜过来的丫鬟,胡不为做的菜还有吗?
当得到还有一道炒面一道菌菇汤。
菌菇汤不用介绍,苏轼也知道肯定是用味道鲜美的菌菇熬出来好汤。
可炒面是什么?
苏轼问丫鬟,结果她也一头雾水。
苏轼心说,那就等着吧,等菜端上来总会明白的。
等了好一会,炒面和菌菇汤都被被丫鬟端来了,苏轼首先就想知道炒面到底是什么。
结果一看,这不是汤饼吗,汤饼不是放在汤水里煮出来的吗,难道还能像炒菜一样炒着吃?
心说那就让我来尝尝味道。
左右看了看,一桌八个人就他一个人还在想着吃,其他七个都像是庙里的菩萨一动不动。
再往四周看看,结果低级官员大都如此,反倒是朝廷大员都像没事人似的在小声的交谈着。
“好极了,今天占了大便宜了,胡不为做的菜你们不吃我来吃”苏轼一个人在心里偷着乐。
把炒面往自己的面前一端,苏轼瞪大了眼睛看,这道菜以汤饼为主,配菜是牙白色的肉丝,洁白的豆芽,黑木耳,还有几根碧绿的小青菜。
苏轼自语,花花绿绿的颜色倒挺好看的,油水也足,香气嘛也也挺好闻的,待我尝尝味道。
挑起一筷子面条,苏轼看到今天的这个面条不同寻常,平常的面条都是扁的,而这回的面条却是圆的。
尝了一下,面条带着当年新鲜小麦所特有的清香味道,牙签粗细的面条大小一致,吃口非常劲道,还有些弹压的感觉,最妙的是面条上还带着浓浓的羊肉香味。
市面上面疙瘩似的汤饼,和今天的炒面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苏轼一口炒面,一口蔬菜,一下子,他就喜欢上了这种美妙的感觉。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语:“荤素搭配,肥而不腻,我喜欢。”
再看同时端过来的菌菇汤,非常清澈,一眼就能看到底。上部是淡黄色的汤,一点油水都没有,下半部是香菇蘑菇一类的各色菌菇。
苏轼心里嘀咕:“清汤寡水的味道能好喝吗?”
他很狐疑的舀了一调羹入口,心里就当是在喝白开水了。
哪知道他只喝了一点点,就觉得这汤的味道太鲜了,简直可以说是鲜的打耳光都不愿意罢手。
再舀了满满一勺子入口,鲜味愈加浓郁,刹那间,苏轼感觉喉舌得到了滋润,味蕾在尽情的绽放。
感觉这哪里是在喝汤,分明是在喝天庭的流传出来的琼浆玉液,全身上下都得到了润泽!
苏轼情不自禁的大声说道:“吃胡不为做的菜,真是享受啊!”
“咦”苏轼觉得背后有人在拍他,扭头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官员。
那人也说:“深有同感,说到某心里去了。”
其实苏轼哪里知道,为了这锅汤能吸引人,胡不为从大早上开始,已经精心熬制了**个小时。
烧高汤,没有鸡肉不香。没老鸭不鲜,没有带皮的不稠。先用大火,烧开后再改成小火慢慢的煨。
等汤炖好了,还要把汤水用绢布虑出,冷却后刮去上层冷冻的一层白油。然后继续把高汤加热,煮开,在倒进几个打散的鸡蛋清。
一边倒,一边搅,这样蛋清才能粘附住高汤里的杂质,等蛋清烧老凝结,捞起后废弃不用,这样才能得到一锅清清爽爽的,味道鲜美的高汤。
胡不为花了那么多功夫,那么好的食材,还做不出让人称赞的好汤,那他和宋朝的土著厨子还有什么区别,这不白瞎了一个穿越的名额。
后堂忽然有人起哄,“大厨来了。”
苏轼是新晋官员,为了表现他只能每天老老实实的待在翰林院,所以对胡不为是只闻其名,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