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魔窟要塞苦难劳工 五人设计杀鬼逃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深秋的一天,一个衣着蓝褛的人来到德兴东门口,跟看门的老张说有口信要转告刘掌柜。老张马上告知老爷太太,二人听了很纳闷,想了片刻,不管谁捎的信总得听听才是:“请!”

    老张把捎口信的人让到客厅,老爷太太一看,不认识。此人大高个,把一顶破草帽扣在胸前,穿一身不合体的粗布裤褂,脚蹬靸鞋;瘦瘦的脸,眼窝凹陷,颧骨突出,唇干腮瘪,面色铁青;精疲神惫,站立不稳,头冒虛汗,无法猜岀他的年龄。刘掌柜边端详边道:“您请坐!”

    那人扑通坐在沙发上,人像瘫了一样。老爷一看像是饿的,马上让女仆李嫂沏来一碗浓浓的红糖水,那人很快把糖水喝干。

    “是饿得吧?”老爷说,“糖水解饿快,一会就好了。”

    那人微微点了点头,欲言未语。

    老爷又吩咐女仆给捎信人做些易消化的饭菜,李嫂听罢便拿碗下去了。老爷问来人:“我想问一下,是哪位托你捎得信?”

    那人挺挺腰,左右看了,但没开口。老爷看出此信定有避人之处。于是指着太太对捎信人道:“这是我的内人,有话只管讲。”

    捎信人压低声音:“我先打听一个人。”

    “谁?”

    “刘治国回来没有?”

    “啊?!治国?他沒回来呀!”老爷太太一听,觉得此事关系重大,急忙接着道,“先生,请到里屋讲话。”

    捎信人被让进里屋,尚未坐稳便低声道:“我叫赵百川,是赵家围子的,从治国那论我应称您二老叔婶。我也是孙大麻子骗去当劳工的。”

    老爷问:“那治国呢?”

    “我们从劳工队逃出来一共五人,都是孙大麻子送给日本人的,事先我们商量好了,不管谁逃出来都要给各家报个信。”

    老爷问:“这么说治国他们死活还不一定?”

    “是。不过他们手里有枪,我想他们会活着。”

    老爷真要打破砂锅纹(问)到底:“有枪!?哪来的?”

    接着赵百川讲述了被抓当劳工的前后经过……

    保长大麻子孙天俊在四个甲中(当时的村屯都很小,二、三十户的居多,每三十几户为一甲,一保可管十甲左右),骗五个青年交给日本人,得到日本人的嘉奖。五人中,除了刘治国是他别有用心之外,其他四人都是孙大麻子的眼中钉肉中剌,借此官报私仇。

    日本人把各地抓来的上百名劳工经过体检,只要没有传染病,一律装进闷罐车箱拉走。

    被抓的劳工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不知在什么地方车停了。下车后每个人的头罩上一个黑布口袋,只能从口袋的下沿看到脚前两米多远。接着换上汽车走了大半天,下车时才可以摘掉黑布口袋。此处四面环山,古木参天,雾蒙蒙蔭森森。原来,把他们运到这是给日本人开凿地下要塞的。

    劳工每天干多长时间的活,谁也不清楚,只知早晚不见日头。吃的是山野菜参棒子面的菜团子,让你吃饱,目的是让你拼命干活。拿枪的鬼子每隔几步就一个,用剌刀逼着劳工干活。

    有一次派赵百川同几个劳工坐上汽车,用黑布口袋罩上头,汽车左拐右拐行驶了几小时,才在一个大院里停下来。摘下黑布口袋才知道这是个粮库,在装粮时有一位搭肩的工人,塞给赵百川一个纸条。赵百川沒敢看,假装提鞋把纸条放进鞋壳里。回来后,他趁去厕所的功夫偷偷一看,头就嗡的一下,赶紧把纸条吞进肚子里。

    原来上面写着:日本人为保密,完工后,把劳工一律活埋灭口!看完吃掉!

    第二天,被大麻子骗的五个人领了中午饭,躲在山洞的一个角落吃菜团子,赵百川看四下没鬼子,抓紧对同来的四个人说了纸条的事,大家一听当即吓了一跳。这时鬼子端枪过来了:“快快吃的,说话的不要!”

    “是!”几个人大口地吃起来。等鬼子走远了,一个家住榆树屯叫张文义的忙问:“那咋办?”

    “走为上策。任可喂虎狼,也不等着活埋!”说话的人叫王勤,五家屯人,都叫他人精儿。

    张文义的侄子张宽是个磕巴,憨声憨气地问:“满……满山遍野,都……都是日……本人,能……能行吗?”

    “这工程一年半载完不了,咱们心中要有个数,只能等机会。”人精王勤边分析边道,“劳工队每天都抽人岀去采山野菜,不是抽五人就是十人,咱们五个是226到230号,不论派五还是派十,咱五人都能一块出去,这是逃跑的最好时机。如果轮到那一天,大家要穿一双好鞋,多套件衣服,准备长途跋涉。”

    没几天,机会果然来了,正像人精预料的那样,刚好派他们五人去采野菜。五人按计划准备好了一切,腰系一根梱菜用的绳子,由两个全副武装的鬼子在后面押着。几个人边走边打主意,心想死活就在此一举了!

    农历五月正是采山野菜的旺季,有勾勾菜、刺老芽、黄花菜、老桑芹、柳蒿芽……。近处的菜已被采光,只好往远处走,穿过一片密林,发现一大片葱绿的老桑芹。时已正晌,烈日当头,都出了满头大汗。鬼子出得更多,因为他们穿着军装,扎着皮带,顶着钢盔,端枪挎弹,汗水把军衣都溻透了。鬼子把钢盔往背后一推,解开领勾,松开武装带,头上冒着热气,气喘嘘嘘地冲五个人喊:“休息的,饭吃的!”鬼子下完命令,摘下水壶,咚咚咚一气喝个底朝天。

    刘治国为分散鬼子的注意力,口里嚼着干粮,碎渣直往外掉,冲鬼子说:“太君,嘴的大大的干,水的要喝!”

    两鬼子一边骂一边指着前面的跳石溏说:“八格!菜的采完,那边的水喝!”

    吃完饭,几个人一边采菜一边小声商量着,沒多大功夫每人都采了一大抱。把腰上的绳子解下来,捆好菜,又各自找来三尺多长两寸粗的树棍。鬼子见了问:“什么的干?!”

    这时人精把棍子往菜梱里一插,挑起菜梱担在肩上,手压着棍头,嘴里说:“太君,这样的干活,大大的得劲。”

    鬼子看明白了:“啊——!哟唏。你的猪脑子的不是。通通的那边水的喝,开路!”

    看来鬼子果然山路很熟,五人扛菜走在前面,鬼子在后面指着方向。

    当走到跳石溏时,发现两个卧牛石的夹缝,哗哗地淌出泉水。“水!”赵百川喊了一嗓子,五人放下菜,装着去抢水喝。

    鬼子大声骂道:“巴格!通通的不准喝!”

    原来这里只有簸箕大小的水坑,鬼子怕弄浑水,他两要先喝。五人一听赶忙向两侧闪出一条道,俩鬼子背着钢盔,夹着枪走到水坑旁,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