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有意延宕,还是李世民心情过于迫切,总之李世民整整派出了四批使者,才把这个布衣马周请进了宫。
两仪殿内,李世民与马周相谈甚欢。
“马周,依你之见,长安的管理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首先要解决交通秩序,相向而行,一律从右,这样就不会发生冲撞,也能减少拥挤,提高速度。另外,官员行驶,也按照右侧方法的话,也不会发生冲突了。过去啊,常有争路的,这样也会减少。”
马周娓娓道来,李世民听着频频点头。
“朕也常常出行,怎么没有发现这些问题?”
马周淡笑,“陛下出行,有制度规定,卫士开道,路人回避,自然见不到这样的情况。”
李世民点点头,“嗯,是这样。建立制度,强调下情上达,用意就在于此啊。”
“陛下,我还有一些建议……”
“请说!”
双方又一番畅谈之后,李世民发现马周果然是满腹经纶,见识深远,顿生相见恨晚之感,随即让他当天就到门下省报到。
如果不是碰到李世民这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皇帝,马周又怎么会一夜之间从一介平民变成朝廷命官,从社会最底层直接进入大唐帝国的政治中枢呢!
两仪殿,李世民请几位大臣喝酒,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都在座。内侍逐一为他们斟酒,君臣共饮。
李世民看了看房玄龄,说道:“我最近看《汉书》,看到上面记载了《子虚赋》、《上林赋》,文字浮华,没什么用处。玄龄,你现在兼修国史,议论时政的奏章,好的,无论我认为对与不对,都要记载下来。”
“是。”房玄龄回道。
“诸位知道,我们一路继承北朝一直到隋,文职、武职,都和隋朝甚至更早是一样的称呼。朕每想到这些,就恐怕大唐好也像前朝,坏也像前朝,尤其是隋,隋朝亡在眼前,大唐如何保住江山,一定要仔细读读前朝啊。两年前,我就想要修撰前朝的史书,那个时候,乱事如麻,顾不上;现在好了,可以提这个事情。”李世民看向魏征,“魏征,你来总领这个事情。”
魏征道:“还是由陛下来总领吧。”
李世民摇摇头,笑道:“不行不行,我呀,只想撰写《王羲之传》。”
众人欢笑,李世民举杯,大家齐饮。
------题外话------
我重新考证,李世民在贞观三年李渊搬出大兴宫以后,只是到大兴宫来听政,并没有直接搬过来住,一直到贞观六年才由东宫搬到大兴宫来住。所以,前面有些宫殿名有些许改动。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