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专题 茶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感荣耀。至千利休的出现,日本茶道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千利休原名千宗易,1522年出生于商人家庭。1538年,16岁的千利休开始拜师学习茶道,随后又追随最著名的茶师之一武野绍鸥。1555年,千利休开设了自己的茶室,此后,千利休不仅频频举行茶会,而且也经常联合其他茶师举行联合茶会。每场茶会都有诸多显要出席,千利休因而名声大噪,成为最有名望的茶师。每次举办茶会,千利休总是会将作为禅茶合一的代表物,也是茶具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挂轴放在茶室正中,这些书法挂轴大多为禅师书写,体现了茶道所追求的超脱世俗、洁心净身的意境。

    由于千利休茶道技艺及声名的不断提升,与茶道相关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千利休之前,沏茶是低阶身份的人所做的差事,而在他成为“天下一宗匠”之后,沏茶也被视作茶道的重要内容而开始受人重视。因此,沏茶、煮茶从室外移到了室内,茶室里也便出现了煮茶的炉子,起先放在茶屋的一隅,称为“隅炉”;后来将炉子摆于客人面前称为“向炉”;最后炉子被放到了草垫外面,称为“出炉”。

    1571年,千利休为织田信长表演茶道,两年后,千利休成为织田信长的茶头,负责与茶会有关的一切事务。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害死后,继承其衣钵的是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一样,丰臣秀吉也酷爱茶道,时常把玩织田信长遗留下的各种名贵茶具,并继续任用千利休为茶头。1585年,丰臣秀吉建造了黄金茶室,并将千利休招至这里,天天与其谈禅论茶。然而两人的关系也因为这座富丽堂皇的茶室而渐渐出现了裂痕。

    作为统治者,丰臣秀吉追求堂皇的场面和压倒一切的权势感,体现自己无人可比的地位。而在千利休看来,茶道所体现的是孤独清闲的心境,是以修身养性为目的,而不是为了炫耀权势,因此,茶室只需建筑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清静优美的山林中即可。因为两人思想上的冲突,丰臣秀吉对千利休产生了不满。1587年9月,丰臣秀吉在箱崎举行了规模浩大的茶会,但没有邀请千利休。喜好奢华的丰臣秀吉和钟情清淡的千利休之间的关系于1951年正式破裂,这年2月,丰臣秀吉命千利休切腹而死。

    追求清淡趣味的千利休在多年的茶道生涯中总结出茶道的根本。他认为和、敬、清、寂这“四言真谛”是茶道最高妙的意境,是天地人三者最完美的统一。所谓和,指的是人际之间的平顺关系,主客之间,相互谦卑礼让,使气氛融洽;敬,是指对于尊长的敬重,这主要表现在饮茶的顺序和规范上;清,指的是茶具的清洁干净和内心的沉稳纯明,不存一丝杂念,内外合一,才能达到“心安外凝”的境界;寂是“四言真谛”最高也是最理想的境界。寂不仅是安静清淡素雅,更多的是能时时沉思内心,在沉思中观察、反省自我,以求得人生的智慧,拨开云雾见日月。实际上和、敬、清、寂是禅道在茶道上的最直接的体现。所以,在茶道之人看来,修禅与品茶是一回事。

    时至今日,茶道已成为日本人培养情操的重要方式,对于女子而言,更成了人生入世的必修课。多数学校都开设有茶道课,社会上的新娘学校也有专门的茶道课程。在日常生活中,茶道依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