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太君,您看要不要托个人找那位先生说说情儿……”
“不用不用。”不等红玉把话儿说完,于氏便急急忙忙地解释,“不用那样麻烦,松儿并不曾缺课,是趁休沐的时候在我床边尽孝的。”
红玉压着嘴角,装作松了一口气,“那就好,表少爷若叫逐了,可再寻不着这样好的馆子和这样有名望的先生了。”
于氏虚应几句,又说起他们家松儿如何勤恳上进,如何谦逊知礼,来得京城这些日子,已经有好几家子托了人来打听,透出意思想要跟他们结亲。
安老太君只不接茬,等她说够了,才淡淡地开了口,“既有人看中了松哥儿,你觉着合适,便早些给他定下吧。定了亲收了心,才能好好读书不是?免得跟那不成器的东西学坏了,净做些不三不四的事情。”
这话儿说得便有些重了,连于氏脸皮这样厚的人都有些吃不住,笑容一僵,“姑母,您这是什么意思?”
“红玉。”安老太君吩咐一声,红玉便将那封信拿出来,重重地拍在于氏跟前,“表舅太太自个儿看吧。”
于氏不识几个大字,看不懂信上写了什么,却认得出儿子的笔迹。再加上那对儿耳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没想到儿子真个照着她说的做了,先是为儿子开了窍而欢喜,后又因眼前的气氛悬了心。
眼珠子转了又转,便装糊涂道:“姑母,这是什么?”
“是什么,表舅太太拿回去问一问表少爷就知道了。”红玉替安老太君答道。
“为什么要问松儿?”于氏强撑着笑脸,“这跟我们松儿有什么关系?”
红玉见她这会儿了还要装,忍不住冷笑道:“表舅太太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们国公府门上严着呢,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进门的。便是进得大门,也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和眼查验了,才入得二门,想在我们老太君眼皮子底下弄鬼,门儿都没有。”
言下之意,这封信压根儿就没递到沐兰的手上。
于氏脸上的笑险险挂不住,还要狡赖,安老太君紧跟着开了口,“回去好生教育孩子,将那不该有的想头都收起来,往后尚可作为亲戚走动一二,否则莫怪我不顾念亲情。
我同你们那一支子人,本也没有什么亲情可言。”
说罢站起身来,吩咐红玉道,“送客。”
于氏每回从国公府回去,都带着大包小裹的,这回却连盒点心都没有。
门上的人平日里对她客气便是装的,眼见她两手空空的出来,装都懒得装了,“咣当”一声关上门,还有意啐一口,骂一声“晦气”。
于氏气得脸儿都绿了,在心里拿了“短命”、“绝户”的话儿骂了安老太君十七八遍。她不怪自个儿教唆儿子弄巧成拙,倒怪儿子无用。
越想越不甘心,恰好瞧见街边有卖绣件儿的,停下来挑挑拣拣,买下一方绣着兰草的帕子。寻个无人地方,将那封信撕个粉碎,那对白玉耳环也拿到当铺当了死当。
袖着帕子回去,见着儿子作出个欢喜的模样儿,“松儿,快瞧瞧,沐兰叫我给你带了什么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