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赢下比赛,挺进第二轮。
福王卫队派出的是那两个侏儒和两个普通的侍卫。这两个侏儒一上场,顿时引起阵阵骚动,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形体样貌,而是双胞胎哥俩各骑了一头驴子一般大小的黄色矮马,人马一起登场,甚是般配,只是与其他选手比起来,却显得颇为滑稽。
孙乾光骑着一匹白色骏马,当前而立,等待主持比赛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抛球,他的对面,则是马矮人更矮的双胞胎之一,他手中拎着一个临时弄来的长长的球杖,就像一个小孩在玩大刀一般,本来还有些激动紧张的孙乾光差点忍不住想要笑出来,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
王体乾和魏忠贤同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却没有他同皇上那般的关系,于是早早就奉了魏忠贤为主,和另外一个秉笔太监李永贞一道成为了魏忠贤最得力的助手。既然叫秉笔太监,自然得有文化不是,魏忠贤目不识丁,所以抄抄写写的事情便都由这两人包办了,他只管像原先一样伺候好皇上便是。因为魏忠贤喜爱击鞠,王体乾和李永贞自然也跟着学着玩,技术虽然不咋地,但对规则却了解得甚是透彻,于是皇上一旦举办击鞠比赛,这俩人必定是裁判的不二人选。
随着王体乾的木球高高抛起,孙乾光微微一笑,举起球杖向半空中的木球捞取,他身高臂长,占了很大优势,争到这个球应该十拿九稳。
然而,他的球杖还未触及木球,却见另一根球杖早先一步,半路截胡,将木球勾走了,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那个侏儒早有计算,球一抛出,便双足发力,从马上离鞍腾空而起,抢在孙乾光之前将木球拦截下来,顺势击出,交给了另外一个侏儒。
孙乾光大意之下,失了先机,有些发愣,而其身后的赵一朗、刘玄则和叶孤烟也和他一样有些轻敌,手忙脚乱中,开局仅仅几秒钟就被福王卫队进了一球。
完全被打懵了的刘玄则等人在孙乾光的召集下,聚拢在一起,稍事商量,便重新开始了比赛。由轻视变成了重视,国子监队果然不一样了,很快便由孙乾光和赵一朗配合拿下一城,将比分扳平。
看台上,天启帝看得手舞足蹈,笑着对福王朱常洵道:“皇叔啊,看来你在洛阳也没有把击鞠荒废哦!”
福王笑得肥肉乱颤,道:“那是当然,圣上了解我的爱好,要不是越长越胖,我还真想上场呢!这次进京因为没有准备,除了这周大周二,其他击鞠的好手没有带来,要不会更加好看!”
福王世子朱由崧则安安静静坐在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球场上的比赛,似乎完全没有听到皇上和父亲的对话。
唐太宗将以前的马披重甲慢慢取消,用快速灵活机动的轻骑兵代替了重骑兵,为击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自从唐代有了完备的马鞍马镫等装备,大大提高了骑手们驾驭马匹的能力,于是骑手们能够稳稳坐在马上完成剧烈的击打动作,马儿也因为没有了重甲,可以轻松地左旋右转。所以,击鞠不但是项娱乐游戏,反过来还大大提高了轻骑兵的骑术,在唐代成为了重要的军训手段。
击鞠场周围有矮墙环护,以免木球滚出太远去;球场地面虽是泥土,却被压制得十分平整、坚硬,平滑如镜面一般,唐诗中曾有云:“筑场千步平如削”、“平望若砥,下看如镜”,所以对球场的保养也十分的耗时耗力,好的球场要求不能有一根杂草冒出,在唐中宗景龙年间,驸马杨慎交甚至用油浇地的方式来铺制击鞠场的地面,可见其维护费用有多高昂,这也是击鞠之所以成为贵族运动的原因之一。
高杰前世基本没有关注过马球比赛,今日亲临现场,举目望去,只见在一片平坦光滑的球场上,在战鼓阵阵、号角声声之中,四周旌旗招展,观众热烈。
场上的骑手们驾驭着骏马,手持的球杖,时而俯身扫击、时而衔尾急追、时而旁敲侧击、时而百步穿杨,在马上时左时右、上下翻腾,疾如流星、往来如风,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那个拳头大小的涂着红色彩漆的镂空木球,大家拼尽全力,力求将其击入对方的球门。
比赛紧张而激烈,观众们也早就一片混乱,文武百官此时哪还记得有圣上在场,尽皆起身挥舞双拳,为场上骑手们呐喊,为漂亮的进球喝彩。看着这热烈喧闹的一幕,高杰恍惚间,好似回到了前世篮球、足球的赛场中一般。
在击鞠四人赛中,两人为前锋,两人为后卫。一般来说,有一人为主要的射门手,另一个前锋,则经常埋伏在对方的禁区,伺机而动,更像一个影子杀手,要求击球准确,主要负责组织进攻,传球给主要的射门手得分,也可以自己射门得分;而两个后卫一般比较强壮,其中稍站前面一点的那个,在阻碍对方传球的同时还要回球给队友,所以必须攻防兼备,是场上的灵魂人物;站位最后的则是场上的组织后卫,主要通过用球杆干扰对方球员射门得分。
孙乾光这一队和福王护卫队的比赛,本来被认为是一场一边倒的局面,由“京师双骄”领队的国子监队轻松击败仓促组队、临时参赛的福王护卫队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xiabook.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