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姑娘,但是却有一种让人神怡心醉的氛围,若是提及戴望舒先生的文字,可能过于矫情,然而另一位诗人李商隐还是可以提的,这正如李商隐所说“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那也是雨巷,不过是秦淮雨巷,是我将要去的地方。
三
中国传统美学一直有一种观点,那就是所有的风景必定会出现在清幽僻静之处,往往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是中国人对于大美的最基本看法,在闽越的雨巷里面,我看见了一个高大的宗祠,里面供奉着殷商时代的名臣比干,一看就知道,这是林姓宗祠。
余秋雨先生曾如是说,中国的古镇是藏龙卧虎的所在,特别是江南的一片水乡。我一直认为林姓的发衍地应该是候官或是更远的地方,然而却没有想到林氏宗祠竟然会在闽北。比干是林姓的始祖,这个历史早已考证,晋室南下导致山东、山西两省的林氏家族分散到江南一代,然而福建林姓的滥觞,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晋安世谱校正序曾这样说:“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赐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战国时,有相赵者,始居九门。秦并赵,徙齐郡、邹郡,汉定三秦,分邹郡,置济南,遂为济南人;下邳林氏其后也。”这里很显然表明了一点,在先秦时期,林氏家族就已经到达了江苏一带。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补充一点我的题外话,在中国,文化散文始终存在着一种畸形的读者群,这些读者会从作者的文字中企图寻找某些学术上的差错或是学理上的乖讹之处,然后猛然拉起“批判”大旗,对于作者口诛笔伐。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读到文化散文的精义,再艰深的文化散文,它也注定只是纯文学创作,而不是学术论文,更不是圭臬范本。
晋安世谱校正序目前通行的是中华书局的版本,香港出版,错漏之处确实偏多。所以对于这种观点,我一直持保留态度,但是另一部权威著作左传有如下的记载:
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林楚之先,皆季氏之良也。
这就很明确了,从整部史书来看,林氏从北往南迁徙大概是在晋室南渡的时候,这种整个民族的移民在徽州附近可谓是数不胜数,东闽西川大概就是被人称为好的避难之所。一旦有了天灾人祸,所有的人都云集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山水水之中,常常就会产生着让人惊羡的神话。
我早就知道福建的林家是中国近代史的扛鼎拔山之名门望族,可惜一直认为是在侯官,巧合的是,在我还没有去侯官的时候就已经在一个深深的雨巷中邂逅到了这样一个贵族的宗祠,彷佛是被束缚了千百年的思想在那一刻猛然爆发一般,挣脱了桎梏,获得了思想上的文明和新生。
走进林氏宗祠,我有些惊惶,委实不敢相信这里的文化氛围和思想重压,每一个林氏族人的名字都被镌刻在灰黑的墙壁上,时间久远的都已经出现了黑乎乎的印记,模模糊糊的国画、装饰、略带昏暗的屋顶,灰白的光线斜斜的从天井斜射下来,映射在房屋里的女主人的脸上,清晰或是模糊,总是变得甚是不明朗。
里面卖书,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没有任何的图书经营许可证,几本书摆在桌子上,可看可买,显得无助而又单薄,来武夷去古镇的少,去古镇者未必去宗祠,到宗祠买书者,更是凤毛麟角。
显然女主人不是靠卖书挣钱,那些书有的已经破旧,书里面都是林氏家族的一些事情,写的很详细,学术价值也很高,随后买了几本,也不算贵。在买书的时候忽然看见柜子里面的家谱,是侯官林氏家族送来的,不远千里送家谱,我实在疑惑不解。
“这些家谱是原始版本么?”我问。
“是的。”女主人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林氏家族最早迁闽,我们是第一站,至于侯官、福州、泉州都是分支。”
“为什么要综合在一起呢?”我想把那些厚厚的族谱拿出来看个清楚“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还要汇聚在一起。”
“因为我们都姓林。”女主人如是回答。
四
从古镇出来,雨仍旧在下,我抬头,屋檐的水滴落在我的身上,凉凉的意味从我的身上蔓延到四周。
在那样一条深深的巷子里,走出了如此多的民族精英,比起走出拜伦唐璜的巷子,要高明许多。可惜,知之之人甚少。
重新回到雨巷,巷依旧,雨也依旧。巷子旁的河流潺潺而下,那是武夷山的河流,有漂流,有悬棺,都是千百年前的东西,现在似乎仍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放眼四周,处处翠绿,山如隐士,这也是江南的雨,只是没有乌篷船上的雨点声出名罢了。
回到成都之后,燕南学术网的一个朋友给了我一副对子,他说那是一副绝对,所谓绝对,就是千百年来无人可对下联的独联。1542年,明代文学家罗洪先从徽州启程,去九江访友。沿途经过了闽越古镇、婺源,那时正式徽商繁华之际,目睹沿途漕运和淮运的兴盛,诗人一时诗兴勃发,在乌篷船上就随口吟咏出了上联:
一扁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时隔五个世纪之后,我重新经过这片土地,昔日的码头船坞、高堂广院,在我眼里居然都变成了博大深邃的历史风景。那些根植于心的风景,足以使我的思想贯穿始终,那是东方的威尼斯,是中世纪中国的利物浦,更是五百年前儒家文化的牛津剑桥斯坦福。只是可惜威尼斯尚在,利物浦也在,牛津剑桥斯坦福仍执世界学术之牛耳,中国没有贵族,中国的文化底蕴都从一个朝代走来,走向另一个朝代,千白年以来,该被淡忘的终将淡忘,时间冲淡了一切,徽州商人手里的算盘、绍兴师爷碗里的绿茶、红顶富商的豪言壮语,民族英雄的先知先觉,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惘然。
“对联可对么?”那位朋友笑着问我“不是很好对。”
我的眼前出现了婺源的匈奴后代的聚居地,出现了深邃的李坑,出现了朱熹的坟墓,出现了林家的雨巷——窗外仍然是雨,成都的雨,难道就不是福建之雨么?
“十王侯九败寇八七六五兴亡话说四三卷史书难二分终成一统。”
键盘清脆敲响,指尖宛若流水一般顺畅。
也许,是我自己太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