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医院内,一直都有他的人,故而他对延德帝的病情也略知大概。但他却万万没有料到,延德帝这病发作的竟这般快,又这般来势凶猛。他心中默默想着,面上终究不免现出戚容。
眼前的这个人,乃是他的亲生父亲,早年更曾一心扶持、疼爱过他。虽说这几年,父子关系生疏了许多,但过往种种,他又岂能全不萦怀、感念。
他这里目注延德帝,面现戚容,延德帝又何尝不在仔细的观察着他。百里肇虽是他的次子,但却是他huā费了最多心力、也是最令他感到骄傲的儿子。甚至在百里聿身上,他也不曾费过那么多的心思。从他甫一出生,他便将他视为大周皇位继承的不二人选,而他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事实上,无论是哪一方面,他所做的,都比他想的更要出色太多。
就好比——当年的北疆一战。那时候,所以遣了百里肇去,只是因为他希望他能如他当年一样,去北疆看看、走走,了解一下北狄的情况。当时北疆虽是情势告急,但他心中却很清楚,告急只是一时,依着往日的情况,只要援兵一到,北狄便会撤走,毕竟他们已占了不小的便宜,甚至可以说,已达成了他们所想要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拿各部族勇士的性命,去继续拼杀,而致加大伤亡,反而削弱了部族本身的实力。游牧民族的特性,与他们打了二十余年交道的延德帝,早已烂熟于心。
然而他这一趟去,却彻底改变了大周与北狄之间的情势。以往,总是北狄前来侵扰,而大周被动防御,这种情况,百五十年来,从未改变。然而百里肇却反其道而行之,他遣了一支精兵,绕背奔袭草原,这本是一个危险的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居然成功了。
草原的消息传入北狄军中,狄人顿时人心浮动,各部落坚拒再战,却在撤退之时遭遇埋伏,只一仗便损失了十余万精壮儿郎,从此势力大为衰减。而百里肇也因之确立了他在军中的地位。大周军方,几乎只在一夜之间,便被他全数折服,那些骄兵悍将,对着他时,无一不是服服帖帖。而与他一道长大的蒋琓三人,也都在这次大战中崭露头角。
当时,他也曾欣喜如狂,甚至不曾考虑的便厚厚封赏了蒋琓等人。数年之后,一些风言风语开始渐次传入他的耳中,他也逐渐对百里肇生出了疑忌之心。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当日的举动,已等若是将北疆的半壁江山尽数交到了百里肇的手中。
在这个世上,最不易坐得稳当的尊贵位置,那是非太子之位莫属。无能则兄弟窥视,其位不稳;能力太过,行事雷厉风行,却又容易招来疑忌,闹得父子失和。
延德帝也是在太子之位上苦熬出来的,自然不会不知个中滋味。然而事情一旦换在了他自己的身上,他却仍难免当局者迷。流言愈传愈烈,他心中的猜忌便也愈发的重。
他甚至因此特为唤了百里肇来,有意无意的提点了他几句,想让他自己开口,调了蒋琓等人回京。然而百里肇对此,却仿佛全无所觉,蒋琓等人,更是迟迟不见动静。
他不是不想动蒋琓等人,只是这几人如今正是如日中天的势头,若妄自随心,却不免引得众将士寒心,所以即便他贵为大周君主,却也不敢随意动他们。
于是父子间的猜忌,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愈发的加重。延德帝不相信百里肇全无察觉,然而他却只是一径的沉默。这种沉默,渐渐让他无法忍受。而就在此时,北疆那面,却又传来了一些看似确凿的证据,证明百里肇已有取他而代之之心。
这些事儿,令他的心情愈发的烦躁难安。一日在凤仪宫多饮了几杯后,忍不住便与萧后多说了几句。而后发生的一切,他虽明知其中有萧后的影子,却也无法怪责于她。
然而由此,他对萧后也不由的生出了忌惮之心,觉得这个与自己同床共枕了近乎二十年的女子,比他想的更要有手段、也狠辣的多。百里肇并没有死,这一点,倒是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事实上,萧后若真敢下手杀了百里肇,他又怎能容得下她。
然而纵是如此,他也依然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待她。他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于她,后宫之中,环肥燕瘦,应有尽有,他倒也不愁寂寞。然而几年下来,他的那些新宠们,居然没有一个能够再为皇室开枝散叶。如此种种,让他不得不再添心事。
怔怔的目视百里肇,半日,延德帝不觉长长的叹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