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白水,酷爱文学,就不能不因为仓颉而自豪。仓颉据说是黄帝的史官,发明了鸟虫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
仓颉,复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享年110岁。据传,仓颉造字成,惊天地,泣鬼神,天上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里哭泣,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黄帝为感仓颉造字的伟大功绩,所以赐姓“仓”即“倉”君上一人的意思,仓颉谦逊不敢用此姓,仓上加一草字头,意为草民一个。还传,仓颉曾造字十斗,到孔圣人时,圣人仅识得六斗,就将剩余四斗扔了出去,结果扔到国外变成了外国文字。
仓颉太过遥远,太过神秘,太过伟大,如果真如历史记载,如果要把孔子能称为圣人的话,我们只能称仓颉为神人了。更可喜的是,这么一个神人,生在我们白水县史官镇杨武村。
而代表仓颉文化的仓颉庙就坐落在史官镇史官镇中的西侧。
说实话,仓颉庙对于我的吸引是恒久不变的。从知道这个庙宇开始,到现在已有20多年时间,每每有机会我就想走进。我也不止一次去过这里,庙宇虽然不大,也不繁华,但是每次走进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在2002年。当时在杜康一中教书,团上组织团员到仓颉庙参观。那个时候很是惊奇,惊奇之一是仓颉竟然是四眉四眼,感觉到我们白水人终于将一个历史人物杜撰成了传说故事。惊奇之二是仓颉庙中柏树林立,形态各异,所谓大自然鬼斧神工可见一斑,更有宝莲灯柏,能在古时灯光通明照至杨武村。
第二次去的时候,是在今年9月份。其实在这之间,我也去过几次史官镇,每每也路过仓颉庙,每次路过心中都充满期待,充满敬仰,都想进去拜谒一番。但是自己很难做自己的主,而且同行的人都是去的不爱去的人,我每每提及,都说自己一次也没有去过,也往往引来一阵嘲笑。所以一直搁浅到今年9月份,当时一个同事的父亲去世,我们一行人到史官镇前去吊丧。借这机会,我跟同行的人又提起这个事情,也是下午没事,加之相隔不远,我们就去了。这次去认真的停了一下讲解员的讲解。应该这样说,所有的历史古迹都应该是有故事的,尤其是这4、5千年前的古迹,故事更是丰富。跟着导游同志,匆匆一路走过,竟然不到20分钟。走完后,记下的东西少之又少,处理柏抱槐和不进柏的故事意外,竟然一无所知,心中又不免生出很多遗憾。
第三次去的时候,是在今年12月份。我们单位组织河北片走看评活动,早上最后一家就是史官镇中,走开结束后,李局长就安排大家到仓颉庙去感受一下。其实说到感受,是最为切切的词语,我们一直在提倡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就应该是一种内在的修为,苍天不语,自见期大。仓颉庙也是这样,你一走进,你一看到那些苍苍的树干,那些古老的石碑,那些古老的、寓意深刻、似有似无的壁画你就会感到一种强大的文化魅力。这次拜谒仓颉庙,给我们担任讲解的是史官镇中的一位女教师,教师口齿伶俐,讲解深刻到位,我也一下记下了更多的内容,像飞檐走壁柏,二龙戏珠柏,仓颉手植柏、垂枝柏我都历历在目。只不过,我觉得很多故事并非尽善尽美,根本不能说清心中的那种希夷和惊奇。我就告诉赵老师,麻烦他给我要一下那老师的讲解词,一则学习学习,二则修改修改。电话中更让我惊奇的是,那个老师竟然是宝鸡籍的一位教师。
今天去仓颉庙,完全是因为弟弟的回来。弟弟现在定居云南,四年多时间都没有回过家。这次回家,他叮嘱我一定要带着她们夫妻好好游玩一番。一说到游玩我想到的就是仓颉庙。我打电话把父亲从家里叫了下来,父亲开着车载着我们五个人就去了仓颉庙。到了仓颉庙,门口立着一位老人,老人形容亲切,因知道我们是朋友介绍,就很容易让我们进去了。我知道就我的了解和想象水平,能在这里看出些文化的端倪实在太难,就赶紧去找一名讲解员。可是,年关将近,讲解员上了街。我就想着大胆的承担一次讲解任务。我带着父亲、英子、弟弟、妹妹、女儿四个人开始讲解,先说的是照壁和门口的护庙柏,可是我对壁上的动物,修建的年月,柏树的历史和传说故事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我突然从内心深处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说实话,多少年了,我往往张口都会将一件事情想的清清楚楚,从未这么生疏咬嘴过。我的讲解在门口就结束了。
我们进了庙门,自由的观赏,我们的观赏只能借助简答的树底下的文字简介。这样的参观使仓颉庙大大逊色,我赶紧想尽了一切办法联系讲解员。但是事与愿违,我们参观完了,当要走出庙门的时候,突然一个讲解员回来了。我就像见到救星一样,赶紧过去邀请她。她说了讲解费,我并没有还价,赶紧就答应了。我觉得参观庙宇的可贵之处就是要它的故事。或者说,这些流传了几千年的故事,也是庙宇的精华,那能用金钱来衡量?
讲解员开始带着我们参观,她的每一句话我突然觉得耳熟能详,所有的故事情境也历历在目,但是我又马上觉得这些只是浅薄的了解。突然我在一棵“知音柏”前驻足停留,心中马上生出了很多期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常常在想,倘若真有一天,我愿只身一人,温一壶酒,或者静静地那怕捧一杯茶,坐在柏抱槐的树下,从昼到夜,从夜到昼,深刻感受那仓颉庙给我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