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时翻阅水浒,当读至第十六回,看到晁盖等人不用吹灰之力便劫取了生辰纲。对吴用妙计大加赞赏的同时,我也在思考着谁应对生辰纲失陷负责的问题。表面上看是由于杨志手下那帮“军汉”的无知,导致押运任务的失败。其实不然,押运失败真正的原因正是由博得我们“同情”的杨志引起的。
且看在完成任务的路上,杨志一意孤行全不把手下当人看待。烈日当空,路途遥遥,他一味“崔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搞得怨声载道。不体恤下属是他犯的第一个错误。他好像全然没有想到,押运工作他虽是头领,但实际工作还得靠下属来完成。
由此,我想到一些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做法。学生稍有失误,轻则嘲讽,重则责骂。虽是一翻苦心,实质却使师生关系日渐疏离。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如生辰纲需军汉来运),教师是主导(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促进者)。有经验、懂心理的老师知道,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占有上,而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知识不能恩赐、不能奉送,更不能“牛不吃草强按头”说白了一句话:学习任务还得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心理上首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发自内心的关怀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杨志所犯的第二个错误是他不团结同事。出了人烟稠密之处后,两个虞侯对日程安排不甚理解,问道:“前日只趁早凉,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杨志对此不是阐明自己的想法,而是开口便骂“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云云。本来押运任务是大家的事,如此讲话,怎么能激发起众人的责任心?众人当然也就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了。
我们知道,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代好自己所任学科,还应协调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孤芳自赏,而应与同事坦诚交流。不可否认,有很多教师说到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便是教育家、名师,而往往对自己身边现有的宝藏视而不见。对教育家的经验固然不可等闲视之,对共处一个校园,生源相同学情相近的同事亦不可忽视。实际上,与同事面对面交流探讨更有利于促进实际工作的开展,形成独特的教师文化,进而使整个学校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不注意维护形象,树立威信,是杨志所犯的第三个错误。梁中书抬举他从配军做到提辖众人本就不服,态度再这样蛮横,不体恤人,不团结同事。因此在黄泥岗,众人的表现便不难理解了“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外加两个虞侯一个老都管掣肘。结果空有一身本领、一个好的行路计划还是眼睁睁地钻入了晁盖等人的圈套。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威信,对于形成正常的师生关系,建立正常学校秩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教师威信不能单靠行政手段来建立(杨志的作法是“体罚”“谩骂”),那样只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反抗。教师威信如何建立?首先要依靠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要具有自制力。自制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无论学生犯有多么明显的错误,又多么无理,也无论学生如何“顶撞”或“冒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不允许也没有权利对学生发脾气,以致做出失去理智的感情发作。
当然,杨志也并非一无事处。比如在上路之前,他预想到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因此两次驳了上司梁中书的话。当推辞不掉时,他又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空子。这也说明杨志英雄精明,并且事实也证明他的顾虑和准备都是必要的。然而有好的计划,最终却还是失败了,这就愈发值得我们深思、借鉴和学习。
愿所有老师都能从杨志失败的教训中受到启发,作一名令领导赏识、同事喜欢、学生爱戴的成功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