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教育台的一段访谈录,被一名大学生的发言深深吸引,他说“虽然我们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后的胜利者,但我们也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除了学习,我们什么也不懂,不懂人情世故,不懂适应社会,心理极不成熟。”他的话虽然偏激,却不无道理。
现在学校里高分低能的孩子真是不少,成绩不错,却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报上登的消息,也足以让人触目惊心。
想想我们国家实施应试教育几十年,一纸(文凭)定终身的现状,使得“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成为共识。一味地追求高分数,一味地考虑升学率,学校除了文化课,其他科目都形同虚设“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老师们废寝忘食地不光是授业解惑,还多了挖空心思猜题、孤注一掷押题等项目,结果教出的学生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呆子。中国的教育事业真是陷入了一个怪圈。
前不久看还是学生的韩寒创作的小说三重门,这种体会就更深了。为什么只有上大学才有出路?我想,人才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一种模式的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其他方面的特长。
如今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负担,对社会的发展也是一种积极地促进。不过,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改革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课余时间多了,有些孩子不是用空出的时间充电,而是进了游艺厅。对此我想说,素质教育不仅是学生家长老师们的事情,它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经营和维护。 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在学校给孩子腾出时间的同时,家长们更要密切配合,合理安排时间,督促孩子完成自己的课业,培养他们更多的兴趣爱好。其他一切与此相关的部门、单位、个人,都要为此大开绿灯。我想,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素质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