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平,你会想到丝网、生猪、滹沱河、圣姑庙?或者同学、战友、亲朋?或者这方人的质朴、豁达、自得其乐?是否有人对你提起过博陵崔氏?我极力想从你困惑不解的眼神中读到肯定的答案,而你无可奈何的表情让我怅然若失。是的,博陵崔氏!一个自汉迄宋称雄华夏的千年旧族,一个谱写在安平土地上的生生不息的人的传奇。
安平县志载:安平于汉高祖年间(前206年——前195年)置县。
延熹元年(158年)博陵郡徙治安平。
明弘治元年(1488年)安平唐贝产绢。
享誉华夏的金丝银网在这块土地上经纬交错五百余年,而在此之前一千多年的漫漫光阴中,这块广袤富庶的原野却是崔氏家族博亦腾达的故园。
史载博陵崔氏“自汉迄唐蜚声延誉,甚盛益兴,与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并为千年旧族闻人达士先后相望也。”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东汉,崔氏之祚发轫之初。他们震动国人的基点是治学,继而成就一代大儒。后汉书载崔骃少与班固齐名“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其子崔瑗“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与学者马融、张衡特相友善。”史称其“高于文辞,尤善书、记、箴、铭。”瑗子崔实亦好典籍,所著政论“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在东汉士人特重名节的氛围濡染下,学而优则仕的博陵崔氏在任上注重实绩,督劝百姓开垦、耕织,使“民得以免寒苦。”由于儒学和政绩日渐卓著,使博陵崔氏跻身东汉名门。后汉书作者范晔称其“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沈论典籍,遂为儒家文林。”
自东汉之后,及至宋代,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崔氏高官显宦不替,涌现出崔暹、崔季舒、崔昂等众多风云人物。北魏一朝,崔氏为相者竟有六人,获得爵位者十六人;累至盛唐,为相者竟不可思议的多达十二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员400余人,堪为一时之盛,其他家族无出其右。从这个意义上说,盛唐的历史,有相当一部分是安平人写就的,成为一方郡望自是情理之中。
华夏民族九流同源,向来关注家族的盛衰荣辱。崔氏治学功书,进可齐家治国平天下,世乱之时,或躬耕,或交游,或著述,自有一番冰雪寒、梅花香。寻其宗谱,知其堂号为“噤李堂”“噤李”为何?“噤”“使发不出声”之义。想必我们都能背诵唐朝诗人崔灏的黄鹤楼诗吧,传李白游至此,突发诗兴,笔墨取来,而又不能著一字,众问何故,李白无奈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
面对危难陷重,北魏崔孝演毅然辞官归家,开仓赈灾,训练乡民,熔金锻铁,同仇敌忾,英勇抗击北方鲜于族人的入侵,从而避免了这方热土被异族蹂躏、践踏。崔寔任五原太守时,胡人常侵略云中、朔方等地,崔寔严明法度,整饬冗员,训练士卒,严密侦察,一举挫败了胡人,使五原成为最好的边防。
说到才子佳人,吟风弄雪,你可能想到红楼梦,想到烟雨迷茫的江南水乡,而忽略了脚下这方黄土衰草。博陵崔护却在一扇暮春时节的门扉上吟了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离愁别绪,淡淡相思,依桃花而毓秀的少女定格成一幅千年经典;“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笔宕来,险中有奇,甘中带涩,雨打芭蕉,柔情痴情多情才情力透纸背。人面桃花、题门记、桃花吟等众多传奇、杂剧由此而来。相国之女崔莺莺从京城回安平老家省亲,途径普救寺演绎了一出似嗔似怨的西厢记,迷得宝二哥、林妹妹月下偷看,消魄失魂。西厢记从文学价值上讲,丝毫不逊于红楼梦,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却拿安平的女儿做足了旅游文章,普救寺日进斗金
自魏晋以来,由于敕命或外出游宦,博陵崔氏族人开始揖别安平,迁居他乡。至宋末,有据可查的外迁有几十次,涉及山、陕、折、闽、沪、粤、赣、台等十余省。至今,崔氏后人已遍布祖国内地,港澳台及海外。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崔氏分支至今保存有族谱、宗谱,同荥阳郑氏一样,为文史研究和寻根问祖、经贸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料。在信息高度共享的今天,作为郡望之地的安平也适时把崔氏墓群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方祖茔必将唤起远方游子沉甸甸的乡愁和荣耀感、责任感。博陵崔氏这棵千年奇葩必将对滋养、呵护她的这方热土以关爱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