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喝酒,与生俱来。但我的祖祖辈辈,却都是有名的酒坛子。也许是小时候见多了醉酒者的丑态,抑或是父亲常常酒后打我,总之,我从小就讨厌酒。
然而中国是一个酒文化浓郁的国家。特别是社交中,酒更是作为一种礼仪,生生不息地繁衍,古人所谓“无酒不成礼仪”可见酒之重要;而文人骚客,似乎更是与酒并生,李白“斗酒诗百篇”其诗中大都有“酒味”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甚至“将进酒,杯莫停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没钱喝酒,连儿子也可以不要,先拿去换几斤酒再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更是将酒与人生等同起来;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出了酒与友情的密切程度。
而当代,酒文化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一切公共关系中,酒的作用可能名列第一。君不见,谈判桌上,杯觥交错;红白喜事,猜拳划令;逢年过节,一醉方休;亲友相聚,不醉不散
看来,喝酒不仅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时尚和文化。“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想在社会扬名立万,想要千古流芳万代景仰,如我辈不善饮者就别做梦了。留不留名也就罢了,但要命的是,由于不喝酒,活在现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亲戚朋友来访,作为主人的你不喝酒,别人觉得很没意思;去参加别人的宴会,免不了被人敬酒,你举起茶杯和人碰杯,有涵养一点的人,尽管心里不怎么地,表面上会宽怀地给你面子,而自己觉得很歉疚,甚至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倘遇见一个热情过度者,杯举到你面前:“来来来,瞧得起我就把这杯喝下去!”嘿,你不喝,那就是瞧不起别人了,这时候你怎么解释都苍白无力,若其他人也来一个起哄:“喝喝,醉不死你的!”你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种情况很常见,因此,我最怕赴宴,也因此很少请客——一是惧怕喝酒,二呢,我还得算一个小账:别人请我了,我得回请别人,现在吃饭,主要消费的不是饭菜,而是酒。我吃别人的饭菜,别人喝我的酒,不划算是吧——各位,别告诉别人我心里这点小九九啊,不然别人说我小气鬼。
人为什么要喝酒?这问题太深奥了,我懒得去研究。但现实中我却是常常要与喝酒的人同桌就餐,见到了不少喝酒的“壮观”场面,想来大家都见过,我就不复述了。喝酒无处不在,酒鬼、酒徒、酒疯子随处可见,星级酒店有之,排挡饭馆有之,山野村庄亦有之。我想,人们在不喝酒的时候,是不是很累?人在清醒时,说话做事总都要提防:怕说错话,怕做错事,怕暴露出自己底细,怕别人笑话自己、轻视自己而喝酒了,神经就麻木了,思想理智的围栏撤防了,胆子冒出来了,面子不要了,平时的矜持见鬼去了,敏感的问题敢说了,天南海北的牛吹得山响了,哥啊妹啊的也不腻了
于是,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不再是人,话,当然不再是人话。
但酒必须是要喝的。立足于当今商业环境,要想生存,就得赚钱;赚钱就是商务活动。商务活动第一要点,就是公共关系、社交,公共关系、社交的第一内容,就是喝酒(不知这种关系成立与否?请商务专家和各位读者不要揪我辫子,嘿嘿)。如我辈不喝酒的人,想在社会上混,难啦!如果还有什么更高的目标追求,嘿,来来来,先干完这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