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南方日报看到24岁的韩寒,他正谈笑风生地在中大附中推销小说。岁月如梭,转眼间,十七岁著书立说的韩寒已快慢慢步入中年。人,三十而立,而我身为同龄人,有这同样的志向,同样的理想的文学青年,却踌躇不前,无情的等待着衰老。
我总幻想着“明天会更好”著书立说的美梦,一天天、一年年地推移,总是找各种荒谬的借口来敷衍。事实上,逃避生活,拖延的往往是生命。
韩寒有句话:“每年要出一本十万字的小说”又补充说“每天发的信息就不止300字啦”我觉得十分羞愧,我每天发的信息也不止300字,但却有始终没有动笔墨写过一字。每天都看电视、下象棋,或者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观看别人如何实现自己目标上。时间匆匆,读书万卷,文章不写一场空。近来,我总是认为时间不够,时机尚没有成熟,为找一段比较长的空闲时间而在等待。蓦然回首,我竟然发觉错过许许多多短暂的时间片段,但将这些点滴的时间片段凝聚起来,却是“蛮多”的时间。假如注意运用的这些点滴时间“路”可能已经走了很远。鲁迅说:时间就是海棉里的水,只要肯挤是有的。一路走来,我只看着伟大的梦想,忽略了大梦是由无数细小梦组成的,忘记了海棉里的那点水就可以去编织细小梦想。
琼瑶也说过,她也有失去信心、失去斗志的时候,很多“腹稿”写了开头就无法吸引自己写下去,终日徘徊在书房,久久不能成一字。每个人都有“难言之苦”我忏悔自己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无兴致而放弃翻腾已久的写作愿望。前辈琼瑶说,写作是一件最寂寞最孤独的工作,需要最大的“毅力”去“进行”去“完成”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挑战,痛苦比快乐多,不能自欺欺人的说成一种享受。
事非经过方知难。韩寒轻描淡写的说:“每天三百字”但是要使前天的三百字跟后天的三百字连贯起来,并持之以恒下去,就不是很轻松洒脱的事了。每天用手指按按手机,三百字很容易就出了,但每天三百字的短信能很好的相互连贯成篇,就一种绞尽脑汁痛苦过程。
我害怕那绞尽脑汁痛苦过程,害怕抽点点滴滴的时间来写三百字,总想等到足够长的时间才铺张纸墨,一气而成。蓦然发现,这样的等待,是一种更大的损失。当有足够时间,很多“腹稿”已经烟销云散。一时间变成更大痛苦,却始终写不下一字。我发现错过了点滴的时间,更是错过了将“腹稿”成文刻在纸上的过程。假如写一部长篇小说是一种痛苦,把它分割在每天完成几百字,那么就等于把痛苦分到几百天来承担了。因为害怕每天承担的小痛苦,为自己逃避找理由,而去等待。等待来的往往是更艰巨的任务,是一种更大的痛苦。
等待并不能解决问题,是逃避任务,为明天酿成更大的痛苦。等待,其实是一种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