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又因为日军攻击太过猛烈,导致史儒直接被日军的火炮击中,当场身亡。”
“而祖承训又见日军人数太多,便赶紧下令撤退,经过一番激战,祖承训虽然逃出了平壤,可损失也非常严重,来时两千人,归去两百人。”
“话说祖承训逃出来之后,便带着残兵败将一路狂奔越过了大定江。”
“朝廷当面得知祖承训兵败而逃的时候,赶紧派人来到了九连城,希望总兵杨绍勋能够命令祖承训暂时留在朝鲜境内。”
“可这时候已经晚了,祖承训跑得太快,杨绍勋的命令还没下达,祖承训便已经逃回了鸭绿江,直接从朝鲜境内撤了回来。”
“事后,朝廷追问其责,祖承训便写了一封奏章,述说自己打了败仗的原因。”
“祖承训在奏章里说,第一,军粮不足,朝鲜方面能够提供的军粮实在有限,供不起那么多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第二,军情有误,朝鲜方面之前说驻扎平壤的日军不过千人,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驻扎平壤的日军至少上万人。”
“第三,指挥不一,说是朝鲜大臣一直在争夺对明军的控制权,导致明军无法做到统一调度和指挥。”
“在这份奏章,祖承训还特别提及了一个问题,说是出兵平壤的时候,朝鲜也出了五百名朝鲜士兵。”
“可是一遇到日军,五百名朝鲜士兵顿时就跑了四百多个,剩下的竟然还与日军交谈,不知在商议什么。”
“后来经过调查,又有了一个新发现,说是朝鲜方面提供给明军的情报之中,日军只有铁剑和火炮,没有弓箭。”
“可问题在于,经过调查,发现战死的明军有一些都是被弓箭射死或者射伤的,所以祖承训怀疑朝鲜方面跟日军有勾结。”
“这份奏章呈上去之后,引起朝廷震动,朱翊钧更是命令辽东总兵杨绍勋彻查此事。”
“朝鲜大臣得知这个情况之后,赶紧派人找到了杨绍勋,说这事儿绝对不是他们干的,肯定是日军干的。”
“起初杨绍勋不信,可是后来使节解释了两个原因之后,这才选择相信朝鲜方面。”
“朝鲜使节说,发生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日军缴获了朝鲜的武器装备,然后用来对付明军。”
“还有就是,日军很可能抓获了部分投降的朝鲜士兵,迫使他们用弓箭对明军进行攻击。”
“哎,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没有可能的,相反,可信度还极其高,因此杨绍勋最后选择往相信了朝鲜方面,并且给朝廷写了份奏章说明原委。”
“没多久,李如松率领的五万援军到达辽东,朝廷晋升他为主帅,主导朝鲜战事,另外,辽东境内的中央军都由李如松统一调度。”
“当朝鲜方面得知明军增援到达,哎,又出来搞事情了,他们想说服李如松,再次南下进攻平壤。”
“不过这次,朝鲜派来的使者那压根就见不到李如松,因为李如松拒绝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