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对于西南少数民族的附庸者,给予的一种称号。”
“当然,那时候不叫土司,而是叫做宣慰司或者宣抚司,土司就是从这两个称号演变而来的。”
“而明朝又继承了元朝的的部分制度,于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云南设立布政使司,永乐十一年,明成祖朱棣在贵州也设立了布政使司。”
“明朝用布政使司,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比如说,在比较落后的地区保留了元朝时期设置的土司制度,任命当地的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作为土司进行统治。”
“好,说正事儿,唐朝末年,杨端设计击败了南诏的穆星天,之后被唐朝册封播州,官职世袭罔替。”
“历经北宋南宋和元朝统治之后,洪武五年,首领杨锵投降,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播州宣慰司使。”
“从杨锵开始,到后来的杨应龙,历经二十九代,杨家人世代统治播州,接受明朝皇帝的任命。”
“到了万历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86年,朝鲜之役爆发的前两年,朱翊钧又赐杨应龙都指挥使的职位。”
“之后成为播州的宣慰司使,其人嚣张跋扈,作恶多端,并且于万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公开跟朝廷对着干。”
“杨应龙作乱那年,正值朝鲜之役爆发,明朝将军事重心都放到了朝鲜半岛上去了,无暇顾及西南地区的杨应龙。”
“这也给杨应龙创造了一些机会,比如说,一边向朝廷示好,一边又进攻四川贵州湖广的数十个城池和屯堡,滥杀无辜,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起初,杨应龙再西南也没闹出多大的动静,直到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开春,杨应龙和朝廷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注意,这是杨应龙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因为在这儿之前,朝廷根本没把杨应龙放在眼里,因此也就任他胡作非为。”
“1593年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朝鲜之役已经快要结束了,而且明朝和RB有意议和,这让朝廷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杨应龙了。”
“那一年,朝廷命令王继光,刘承司,还有郭成兵分三路,打算合围杨应龙部之后,直接歼灭。”
“哎,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朝堂派出的这三个人,只有刘承司和郭成是武将,而王继光是个文臣。”
“好!继续说,面对朝廷的围剿,杨应龙倒也不慌,他采取了声东击西的计策,以佯令约降为幌子,暗中却纠集士兵,冲击明军关卡。”
“结果一路明军大败,死伤大半,而其他分兵而进的明军亦是无功而返。”
“这个消息传到朝廷里后,朝野震惊啊,说杨应龙一个小小土司竟然击败了明军,正规军嘛,闻所未闻啊!”
“于是王继光等人因此被撤职,朝廷也转变了对待杨应龙的态度,从快速围剿到择时进剿,接任王继光的官员更是想要招抚杨应龙。”